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2014.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67078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20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20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20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2014.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6 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2014蜜蜂引路第二课时主要目标是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的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通过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理解,同时通过理解蜜蜂、蜂房、养蜂人的房子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在简单的复习生字之后, 我让学生齐读第一、 二自然段,理清了文本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接着提问:“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最后有没有找到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们读了第四自然段很快就都找到答案,我便出示列宁找到

2、养蜂人后说的话: “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导这儿来的。 ” 我紧跟着提出一个问题, “蜜蜂不会说话,怎么能当向导给列宁引路呢?让我们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问题是整节课的重点问题,也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设的一个大问题。学生通过自由地反复朗读第三自然段,基本上能按着课文的内容说出“列宁看到蜜蜂在花丛里,又仔细观察到蜜蜂飞进附近的园子里,就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我顺着孩子们的回答问:“列宁看见花丛里的蜜蜂,又观察到蜜蜂飞进附近的园子里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主要是训练孩子合理想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大多能回答出“这里怎么这么多蜜蜂呢?这些蜜蜂为什么都飞到园子里呢?养蜂人应

3、该就在园子附近吧。”但为什么列宁会这样想就不清楚。这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句子填空: “1、蜜蜂采了蜜就要飞回 ()。2、养蜂人往往住在()附近。 3、列宁跟着采了蜜的蜜蜂走就可以找到()”。第一、二个空孩子们都回答是“园子”。这就是说孩子们对于养蜂的一些知识并不了解,当我解释说蜜蜂采了蜜回到“蜂房”时,孩子们也是有点懵懂,但是基本上知道那是蜜蜂的家。通过这几句话的填空和我的板书,同学们基本上了解了这三者的关系。 我进一步问:“列宁果然找到了养蜂人, 说明列宁的猜想是对的,也说明我们同学的猜想是对的。从这件事里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有了前面的铺垫和对课文的熟练朗读,孩子

4、都能说除“聪明、细心、善于观察”这些词语,但是“认真思考”这一点倒说不出来。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引导,直接就小结了,“列宁不但非常细心,观察很仔细,而且还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了蜜蜂、蜂房、养蜂人的房子这三者的关系,才能准确的找到养蜂人。”课后,我回想整节课的环节,觉得孩子们领悟不到“除了要仔细观察之外,还要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一点,是因为在理解“蜜蜂、蜂房、养蜂人”三者关系上不够透彻,对养蜂的这些常识不大清楚,这也是因为我对学情分析不够透彻造成的。如果能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搜索并了解有关养蜂的知识,对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应该会有帮助。就整节课提问的有效性而言,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多,而且有递进性,但是又觉得问题都是老师提出来的,而学生对于这篇课文有没有自己的疑问,我没有设计学生质疑的环节。但我想,可能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学生可能也不够明白,比如“向导”,而这个词语也是比较关键的。对于“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这点自己的思考也非常不成熟,希望各位老师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