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69909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1混合运算顺序.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混合运算顺序。(教材第 4749 页 )1. 结合具体练习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 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件。师 :同学们 ,我们以前学过100 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 ,你们还记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吗?生 :100 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回忆100 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的顺序合运算顺序的教学做准备】,为混1. 教学例 1。师 :你还记得53-24+38 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生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先算减法再算

2、加法。师 :好。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后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其实是两级不同的运算 ,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的运算 ,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的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师 :计算 53-24+38 ,为了便于看出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采用脱式计算,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 (边讲解边板书 )师 :现在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把综合算式15 3 5的计算过程写下来。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 :接下来我们进

3、行一场比赛 ,用刚才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 :教材第 47 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 ,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后组织交流汇报,对完全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2. 教学例 2。师 :请看题目 ,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教材第 48 页例 2)生 1:在跷跷板乐园里,有 3 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 4 人。生 2:还有 7 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 ,问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师 :想一想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 1:我先算跷跷板上有多少人 ,4 3=12(人 );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12+7=19(人 )。生

4、2:我也是这么算的 ,不过我列的是综合算式 ,4 3+7=19(人 )。生 3:在我列的算式里 ,7+( 4 3)=19(人 ),因为要先求 4 3,就用小括号了。师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棒 ! 其中 7+(4 3)可以写成 7+4 3,因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既有乘法 (或除法 ),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法 (或除法 ),后算加减法。也可以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要先乘除后加减。师 :现在请同学们把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圈出来。(课件出示 :教材第 48 页“做一做” )(教师逐一出示,学生逐一回答 ,教师及时做出评价,以鼓励为主 )师 :现在同学们运用这个规则完成例2 的计算 ,好吗

5、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明运算顺序。教师结合反馈情况,进行强调讲解。3. 教学例 3。师 :刚才我们说的两种情况也可以归纳为一种情况,它们都是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在有括号的算式里 ,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教材第 49 页最上面一句话 )学生齐读 :算式里有括号的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师 :运用这个规则 ,你能完成下面的习题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 49 页例 3)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明运算顺序。【设计意图 :层层深入 ,由扶到放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告诉学生运算法则的情况下

6、,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既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点掌握牢固】师 :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同级运算,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设计意图:课末总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 条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 ,不断产生惊喜。要经常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以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与心、情与情的真诚交流。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A 类(考查知识点 :混合运算 ;能力要求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B 类在括号里填数。88- ( ) =56 84+8=8 ( ) 28- ( )=72 (考查知识点 :混合运算 ;能力要求 :会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 :73+5=26(桶 )B 类 :852教材习题第 49 页“做一做”1. 39 21 8 19 54 42.39 6 863704相同点 :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不同点 :计算的顺序不同3. 303565- 567321 (43-3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