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293671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岳阳新开 方继良一、指导思想 1、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教育。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前进的意志教育。 4、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道德规范教育。 5、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金钱观。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他们大多来淳朴,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

2、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三、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四年级上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引发学生思

3、考: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植物和动物的朋友?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是关心。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是理解。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四、教学目标: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

4、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

5、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五、教学措施: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