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9570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新版)粤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 物质溶解的量【培优训练题】1.下列操作或现象不能作为判断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A. 不断蒸发溶剂时,有溶解不了的溶质出现B. 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有溶解不了的溶质存在,并且其质量不再减少C. 改变条件有溶质析出后所得的溶液D. 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再加入极少量溶质也不能再溶解2( 2012,上海)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3有一份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 g 水,冷却到20时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

2、掉 10 g 水,再冷却到20时,析出3 g 晶体;第三次仍蒸发掉10 g 水,再次冷却到20时,则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一定等于3 gB一定小于 3 gC一定大于3 gD可能大于或等于 3 g4. (全国复赛,多选题)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M、 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 都升温10后, M、N 点均向右平移B 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 N点均不动C 都降温 10后, 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 N 点向左平移D蒸发溶剂(假设

3、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 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 N点都不动5.学完溶液知识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 植物油、 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有关。( 2)设计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除( 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有关。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3)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6( 2012,天津竞赛) KNO3和 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 010203040

4、506070溶解度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g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8.3( 1)依据上表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 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 和 KCl 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10时,质量为x,则 x 的取值范围是131g 饱和 KCl 溶液,蒸发。10 g 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 晶体的【情景创新题】7. 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

5、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1) 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2) “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_ 。(3) 不用其他试剂,检查NH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_。参考答案1A 【解析】不饱和溶液不断蒸发溶剂形成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溶剂溶质才会析出,蒸发一定量的溶剂才有溶质析出的溶液应是不饱和溶液。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析出溶质的溶液、加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2 D 【解析】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加入一定质量的水, 仅有部分晶体溶解,形

6、成的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的颜色不变;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也不变,3D 【解析】第一次蒸发水没有晶体析出,形成的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 g 水析出3 g 晶体,第三次蒸发10 g 水也会析出 3 g 晶体,如果是不饱和溶液,第二次对不饱和溶液蒸发10 g 水析出3 g 晶体,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第三次是对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会大于3 g 。4 BD 【解析】加水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故B 错误;恒温蒸发溶剂M点不动, N 点垂直移动至曲线上,故D错误。5( 1)溶剂的种类( 2)蔗糖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 3)温度溶剂的量【解析

7、】蔗糖易溶于水, 难溶于植物油, 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 说明溶解能力与溶剂的种类有关;蔗糖易溶于水, 碳酸钙不能溶于水,即同种溶剂, 不同的溶质溶解能力不同,说明溶解能力与溶质的种类有关;温度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影响,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时,除了控制溶质、溶剂的种类,还需控制溶剂的量, 溶解能力的大小要看最终溶解的质量的多少,溶剂的质量不同, 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也会不同。6( 1) m ( 2) 34.0 g x 37.0 g( 3) 3.1 g【解析】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为硝酸钾的溶解度m曲线;温度由 20升高到 30时,硝酸

8、钾的溶解度从31.6 g 变化到45.8 g ,氯化钾的溶解度从 34.0 g变化到37.0 g ,都经过34.0 g 37.0 g,所以在 20到 30之间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溶解度x 的取值范围在 34.0 g 37.0 g之间; 1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1.0 g,即 100g 水中溶解 31.0g 氯化钾形成饱和溶液131g,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为 3.1 g 。7( 1)蒸发皿( 2)3545( 3)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解析】 蒸发操作中盛放溶液的容器是蒸发皿,因此蒸发操作除了酒精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蒸发皿。问题( 2)分析题给溶解度曲线发现,硫酸钠溶解度在3545之间最大,故要想析出氯化铵晶体应使高温饱和氯化铵溶液降温到3545之间最合适。问题( 3)由题给提示得到启发,可用加热氯化铵方法来检验氯化铵是否纯净,因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而硫酸钠受热是不分解的, 看看加热后是否有剩余固体进而确定氯化铵是否纯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