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9570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一对一教案(第5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备课手册教师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姓名学语文年级七年级上课时间课时科2计划教学教学内容1、课内基础训练;2、朝花夕拾阅读测试目标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掌握两篇文言文基础知识,识记背诵必读名著朝花夕拾重要知识点教学重掌握两篇文言文基础知识,识记背诵必读名著朝花夕拾重要知识点点、难点一、课内文本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柳絮 ()差可拟 ()2.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3) 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尊君在不 ( (2)(4)8 世说新语二则)雪骤 ()太傅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待 君 久 不 至)韫 ()无奕 女 ()(1)俄而

2、 雪骤(2)未若柳絮因风起(3)陈太丘与友期 行(4)去后乃 至(5)元 方时年七岁(6)元方入门不顾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 友人便怒_(2)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_教 5翻译下列句子。学 (1) 白雪纷纷何所似?过程 (2)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7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 _( 一 ) 阅读咏雪,完成题 目。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2)俄而雪骤 _(3)撒盐空中差可拟 _(4)未若柳絮因风起 _9翻译下列句

3、子。(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 _”、人物“ _”、事件“ _”等要素。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二 )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完成题目。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太丘舍 去 ()(2)去后乃至 () (3)相委 而去 () (4)下车引 之()13翻译下列句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 元方入门不顾。16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梁国杨氏子,九岁

4、,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注释】 聪惠:聪明,有智慧。惠,通“慧”。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人,官至侍中、廷尉。诣 (y ) :看望。设:摆放。夫子:对长辈或年高者的敬称。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甚聪惠 ()(2)此是君家果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2)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9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12 论语十二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

5、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 志(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_ (2)吾日三省 吾身三省: _(3)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_(4)温故而知新新: _(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_殆: _(6) 逝者如斯 夫逝: _斯: _(7)曲肱 而枕之肱: _)(8) 博学而笃 志 笃: _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择其善者而从之B 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

6、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5填空。(1) 论语 是 _经典著作,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 体裁 ) 著作。它与 _ _ 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_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_家、 _家,儒家学派创始者。(2)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话是:_(3)论语十二章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5) 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7诸子百家的思想

7、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1)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3)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而 不 学 则 殆。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摘出出自 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12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

8、惑学而时习之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吾日三省吾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 / / B / / C / / D /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注释】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女:通“汝”,你,你们。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角落。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孔文子何 以谓之“文”也()(2)是以 谓之“文”也()15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

9、1) 是 以 谓 之 “文” 也(2)举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16翻译下列句子。(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7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18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二、名著阅读训练朝花夕拾重点知识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玩耍。6、二十四孝图中,、等都是孝道

10、故事的名称。8. “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10、“好。那么 , 走罢 ! ”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篇。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 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16五猖会 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17 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19 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

11、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的愤怒之情。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 ,接触“物竟天择” ,“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的区别。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 , 通过对的描述 , 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25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七年级语文 1023 参考答案一、课内文本训练8

12、 世说新语二则1x nf u zhu f yn y2. (1) 谢太傅 / 寒雪日 / 内集(2) 君与家君 / 期日中(3) 左将军王凝之 / 妻也(4) 待君久 / 不至3.(1)不久,一会儿(2) 不如,不及(3) 约定(4) 才(5) 当时(6) 回头看4.(1)怒不可遏 (2)至死不渝言而有信5. (1)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2)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7. 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8. (1) 聚集(2) 急(3) 相比(4) 趁,乘9. (1)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 道韫 ) 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0.

13、 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11.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12.(1)舍弃 (2)离开 (3) 舍弃 (4) 拉,牵拉13.(1)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2) 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16.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17.(1)很,十分(2) 这18. (1) 孔坦去看望他父亲,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2) 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19. 非常聪明、有礼。可以从他机敏的应答、九岁就能帮父亲招呼客人看出。参考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

14、有一次,孔君平来看望他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他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他不假思索 地答道:“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12 论语十二章1l n yuyn xng wng di dn nd2. (1) 同“悦”, 愉快(2)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 诚信(4) 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5) 罔然无所得, 即没有收获疑惑(6) 往、离去这,指河水(7) 胳膊(8) 坚定3. D(解析: A、 B、 C三项均为代词。 D 项是动词,到。 )4. C5. (1) 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末期思想教育(2) 人不知而不愠,不

15、亦君子乎?(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 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弄破了,原谅我好吗?7. (1) 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2) 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 ( 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3) 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 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10. (1) 别人不了解 ( 自己 ) ,( 自己 ) 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2)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 这一点 ) 做老师了。(3)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

16、读书就会有疑惑。(4)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11.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12. C13. 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14. (1) 什么 (2) 因此15. (1) 是以 / 谓之“文”也(2) 举一隅 / 不以三隅反16. (1)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2)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17. 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 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第一则中, 孔子认为要以

17、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18. 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参考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

18、西,那就不再教他了。”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二、名著阅读训练答案一、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3、天演论4、鉴略5、百草园6、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7.三8.活无常9、江南水师学堂10、琐记11乌烟瘴气12强烈欲望13 生活片段14 弃医从文15“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16迎神赛会17 藤野先生18“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 ,“陆绩怀橘”19“妨害白话者”20琐记21无常,五猖会。22 新学堂与旧学堂23无常 _24藤野先生25范爱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