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0066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路难教案9(八年级语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0行路难教案09(说课)一、教材分析“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结合写作背景 , 体会诗人的情感。2.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领悟意境,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人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课标要

2、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感悟诗歌情境。难点:体味诗人复杂变化的感情。四、教法分析本文语言凝练,意蕴含蓄,立意深远,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五、学法分析1. 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

3、、感知质疑进行预习;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读、思、品、说、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文本走进课堂, 从课堂走进生活; 课后要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2. 这正符合了新课标所主张的 “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的教学理念。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让学生诵读自己最喜欢的李白的诗,并说说对诗人的了解。(展示学生积累,激发阅读兴趣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

4、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二)朗读感知1. 听读,创设良好情景播放名家朗读录音,让学生掌握字音,朗读节奏,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那第 1 页共 3 页种震撼人心、气韵流畅的朗读,会把学生带入到那场充满离愁别绪的宴席之中,在朗读的感染下学生会逐渐进入情境。2. 练读,指名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字音、节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然后指名朗读,师生点评,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3. 思读,感受作品的精妙出示问题组,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内交流。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

5、中仍怀有希望)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明确: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c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此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通过一组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品味重点诗句,体味作者情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品味,并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4. 赏读,找出最欣赏的诗句,并陈述喜欢的理由用 “我最喜欢诗句,因为它”的句式发言。5. 背读,当堂成诵(教学中,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让学生从语言、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6、, “明其意,诵其情,懂其理” ,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感悟诗歌的意蕴,并拓展到现实生活获得教益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以各抒己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看法,不做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三)点击生活、拓展延伸1. 让学生感悟李白的自信、豁达、乐观,从他的经历出发,调动生活积累,搜集具备同样精神品质的人物资料,并简述其事迹。2. 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自信或正确对待挫折的名言警句, 及其他使自己可以获得教益的古诗句。3. 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写一句话作为鼓励自己战胜困难的座右铭。(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口、动脑、动心地进行学习,在积累素材、能力发展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人生教益)(四)布置作业1、积累2、用上诗中的某一诗句,写一段话。(在作业中通过积累名言警句和化用诗句的形式, 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朗读感知、拓展延伸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第 2 页共 3 页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其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达到了这堂课的预期效果。第 3 页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