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304075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自然事物成因大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对地理事物成因进行分析一、地形成因分析(主要从内力作作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1内力作用与地形:( 1)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地垒 -庐山、泰山;地堑 -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2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 (喀斯特地貌 )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3湖泊的成因:构造湖:内力作用使

2、地表断裂凹陷,积水成湖,如日月潭、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些湖泊、贝加尔湖等火山湖:火山口积水成湖河成湖:一些平原地区的河流由于河道摆动、 淤积等情况, 在河道上形成湖泊堰塞湖:由于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或外力作用等引起山崩,造成河道或河床堵塞,形成湖泊。冰川湖: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如北美的五大湖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一些湖泊人工湖4岛屿的成因大陆岛:由于地壳运动大陆的一部分沉降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大、 海岸线曲折、地势陡峻。如台湾岛、海南岛;珊瑚岛: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遗体沉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海拔低,如大堡礁,我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等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地势

3、陡,如夏威夷群岛沉积岛: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其特征是地势低平,如崇明岛三角洲成因分析:形成三角洲的条件: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 ;泥沙沉积(河流动力减弱 ,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 ) 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典型例题:刚果河口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呢?( 2008 年全国卷一第 36 题)参考答案:泥沙来源方面:刚果河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水土流失较轻。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时,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入海泥沙量较少。 泥沙沉积方面:刚果河入海口附近因地形高差大, 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因此在入海口地区未形成明显的三角洲。;.二、气候类型及相关气候

4、要素的成因分析1气候类型相关成因的分析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地形、海陆分布、洋流) 、人类活动等2主要气候要素的分析(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地形、地势;下垫面性质 (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 );天气状况(降雨多,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低) ;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太阳高度 (取决于纬度高低 );天气状况;地

5、势三、与河流有关的问题成因分析1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落差 (位于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河流落差大 ); 二是径流量大 ( 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2河流航运条件的分析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 冰期短;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需求量大3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 人为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分析如下:(一)自然原

6、因:水系特征方面:(1)流域广,支流多; (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3)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水文特征方面: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气候特征方面: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二)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4河流断流的原因:一般可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支流汇入少、冬季河流结冰、中上游用水量大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分析黄河下流断流的原因: 由于中游流

7、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小;中下游工农业用水量大;蒸发旺盛;人口、城镇密集,生活用水量大;水源浪费严重。;.5沼泽形成的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容易积水;纬度高,蒸发量小;冻土层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网密布、容易洪水泛滥地区6湖泊萎缩的原因:(1)湿润地区的淡水湖:流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从而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内陆干旱地区的咸水湖:气候干旱,蒸发加剧;由于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围湖开垦、泥沙淤积等7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成因分析: 气候(降水季节变化的大小) ;湖泊、水库的调节作用;气温的变化(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8、的河流) ;8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稳;人为原因: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不合理人类活动(砍伐森林、排干湖泊等)使水的时空分布朝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9咸潮产生的原因:自然方面: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人为原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四、其它自然地理成因分析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山地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另外,影响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热量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纬

9、度(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降水量(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地形坡度(越平缓,雪线越低) ;同一山体向阳坡比阴坡雪线要高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源等4渔场的形成原因分析位于大陆架上,光照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类提供饵料);上升流(原因同)五、环境问题成因分析1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冷暖交替,目前处于间冰期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 等温室气体;毁林2酸雨人类使用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SO2 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3臭氧层空洞人类使用

10、致冷剂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4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冰雪融化引发洪涝);土壤特征:如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云贵高原土层浅薄;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毁林、陡坡开垦(人地矛盾) 、过度放牧、樵采、不合理开矿、滥用土地等5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干旱加剧蒸发 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6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类过度捕杀7泥石流的成因 地质条件:一般多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或地质构造脆弱地区;地形条件:一般地形起伏大的山区;气候条件:水源(如特大暴雨、冰雪融水或大量地下水

11、;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加剧泥石流的形成8滑坡的成因 地形和物质条件: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动力条件:雨水的大量渗透、地震等;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爆破、矿山开采、水库蓄水等六、人文地理成因分析1交通线布局的成因分析 地形(平原地区建设成本低,且有利于通行) ;人口、城镇分布(便于人们出行) ;资源分布(便于资源开发、运输) ;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保护良田、名胜古迹等) ;水文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沼泽地、沙漠等环境恶劣地带,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 避开断层带、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2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成因分析 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水平低,单产低;生产成

12、本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高) ;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受损失大)1、分析黄山云海的形成 : 黄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日照时间短, 湿度大,水汽多易成云致雾。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快,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2、分析黄山温泉的的形成: (1)黄山千岭万壑, 断裂和垂直节理发育;(2)雨量充沛,当地表水或地下水与炽热的岩体相接触, 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 (3) 地下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3、黄山的形成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数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13、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由此而成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4 河漫滩形成的过程: 河流的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5 山麓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当水流流出山口时, 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 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 形成扇状堆积地貌。;.6 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加之潮水顶托作用,动能显著减弱, 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 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

14、为三角洲。7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8 雾 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 多出现在晴朗、 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气象上叫辐射雾; 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 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9、意大利大理石形成的过程 意大利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海洋生物遗体)经过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 意大利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频繁, 石灰岩受岩浆等活动的影响, 在高温、高压条

15、件下变质成为大理岩。10 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土质疏松,在多雨季节,使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使黄河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11、风成湖的形成风成湖是因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地而形成。 1、广阔沙漠中的沙丘,有流动的,也有半固定的。 2、众多沙丘逐渐流动,形成沙丘链。 3、沙丘链和沙丘链之间,形成链间盆地或洼地。4、如果这些沙丘间的盆地或洼地有降水或地下水补给,便形成风成湖。12、岩溶湖的形成1、岩溶地区,地表上长草并有沙碎石覆盖,草和沙碎石底下是很厚的一

16、层碳酸盐类地层。2、岩溶 -碳酸盐类地层很容易受水的溶蚀,无3、论来自地表渗透下来的水, 还是地下水, 迂到此类地层都会起着溶蚀作用。岩层经溶蚀后成空洞,溶蚀愈来愈严重,空洞相应就愈来愈大,大到一定程度,因承受不了地上植被与泥沙碎石的压力时, 便发生溶洞崩塌。 4、崩塌后的溶洞,逐渐的积水、储水,从而形成岩溶湖高山流石滩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冻融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 ,此处写到冰劈、冻融风化作用也可以 );流水搬运,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流水沉积 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丹霞地貌 是由红色砂砾岩

17、在水作用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 沿垂直节理面不断流水侵蚀、磨蚀、风化,岩石破碎,流水搬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 土层浅薄 两侧植被稀少 其中以广东韶关丹霞地区发育最为完善 , 因此命名为丹霞地貌 .但是丹霞地貌产生的基础是红色砂砾岩 , 属於喜马拉雅山第三纪沉积岩 , 这种岩石会产生特殊的垂直节理面 , 水流作用后不断切割垂直节理面 , 最後呈现出独特;.的红色“峰林”景观 , 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喀斯特地貌 广布石灰岩,岩石的透水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发生流水溶蚀作用。容易出现石漠化,热带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人为活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土地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