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306243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导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重点词句释义;疏通课文。一 预习提纲: 1 了解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 805 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的改革集团,改革失败 ,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任上,他心情压抑苦闷,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于是寄情山水,写了一组有名的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融合于自然风光的描绘中,抒发抑郁的心情。2文学常识: 柳宗元朝代文学家,与一起推行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他还与、苏轼、王安石、合称为“”。3 给加点字标明注音。篁竹(

2、)珮环()清冽()卷石()为坻 ()为嵁 ()龚古()佁然()俶尔()翕忽()斗折()寂寥 ()悄()怆()幽邃 ()参差 ()()4结合课本注释理解文章重点词句释义。水尤 清冽清冽卷石底以出为坻参差为嵁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鱼可百许 头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翕忽明灭差互竹树环合寂寥隶而从者悄怆幽邃二检查预习三研读探究词类活用西 行百二十步:()活用作()斗 折蛇 行:()活用作()第 1 页共 5 页()活用作()潭西南 而望:()活用作()凄 神寒 骨:()活用作() ()活用作()心乐 之:()活用作()其岸势犬牙 差互:()活用作()四当堂练习: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1 背诵课文并完

3、成下列填空: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影布石上。 _,_, _。似与游者相乐。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 _。2 划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五、当堂检测1)翻译以下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隶而从者水尤清冽世隶耕以其境过清以其境过清第 2 页共 5 页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主设计人:王慧审核:王爱玲曹怀德学习目标: 1 巩固重点词句释义;2 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预习提纲 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

4、来写的?2、根据这一顺序理出作者的行踪。3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4 作者描写了潭中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5 小潭的源流有什么特点?6 潭中的气氛怎样?走进课堂:一)复习巩固:1 解释生词:如鸣佩环心乐之可百许头往来翕忽隶而从者2 背诵默写: _二)检查预习(小组合作讨论,理清预习提纲,师点拨。)三)合作探究:1 你从文中找出了哪些写作手法?2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可从写法、修辞等角度去欣赏)第 3 页共 5 页四)质疑探讨文章前面写 “心乐之 ”,后面又写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一乐一忧是否矛盾,该如何理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当堂练习: 课文是按照顺序

5、来写的,描述小石潭时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来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六)当堂检测: 甲 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甲文和乙

6、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 分)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第 4 页共 5 页参考答案15(3 分 )( 1)因为。(2)离开。(3)返回 ( 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 。( 各占 1 分 )16 (4 分 )(1)( 看到溪水 )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 ( 溪流 ) 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 ( 泉水 ) 曲曲折折, ( 望过去 ) 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水中 )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 ( 水中 )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各占 2 分。意思对即可)17 (4 分 ) 水的特点: 甲 清澈 ( 或:清 ) ;乙 清澈 ( 或:清 ) 和湍急 ( 或:急 ) 。描写角度: 甲 间接描写 ( 或:侧面描写 ) ;乙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 2 分。意思对即可)18 (4 分 )(1) 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 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各占 2 分。意思对即可)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