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10929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8加几|西师大版(2014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 3 课时8加几【教学内容】教材第 7475 页内容。【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况,体会8 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8 加几。2. 在熟练计算 9 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3. 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形成自主探究和迁移类推的能力。4. 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想学、乐学、会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 8 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 加几的口算。难点:在熟练计算 9 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推导新算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师:数学小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挑战闯关”。1.

2、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利用口算卡片来进行 9 加几的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2. 同桌间复习数的组成。教师鼓励学生勇闯第一关。3. 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 刚才同学们说的计算9 加几的方法能否用在 8 加几上面呢?下面我们来挑战第二关学习8 加几,教师随即板书课题:8 加几。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1. 课件出示例 1 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上,小文、小丽、小明等 8 个小朋友正在玩套圈游戏。他们正玩得高兴时,又来了 5 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计算呢?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3、2)学生小组汇报交流。我们是数的,数了数一共有 13 个小朋友。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刚开始有 8 个小朋友,然后接着往下数, 9、10、11、12、13,一共有 13 个小朋友。我们是把又来的5 个小朋友中的 2 个小朋友先和 8 个小朋友凑成 10 个小朋友,10 个小朋友再加上剩下的3 个小朋友,一共是13 个小朋友。我们是把 8 个小朋友分成 5 个小朋友和 3 个小朋友这两组,然后把这 5 个小朋友和又来的 5 个小朋友凑成 10 个小朋友, 10 个小朋友再加上剩下的 3 个小朋友,一共是 13 个小朋友。师: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其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能说明原因吗?学生根

4、据自己的喜好回答。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 8 加几的方法与计算 9 加几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学生思考发言,会发现它们的方法是相同的。师小结:这些计算方法都是能普遍使用的, 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计算一些类似的题目。“试一试”:算一算例 1 下面的两道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纠正。2. 课件出示例 2 主题图。师:认真观察这幅图, 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并提出数学问题?你能列出一道数学算式吗?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4+8 或 8+4。师:我们都已经学会怎样计算 8+4,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它的得数。 (8+4=12)师:那 4+8 等于多少呢?学生自己算,并说方法。 (小组讨论

5、)师:你的方法和书上哪种方法一样?你喜欢哪种方法?“试一试”: 8+8=6+8=学生独立练习,口述方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闯过了第二关,大家可真了不起!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第 75 页“课堂活动”第 1、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间订正。2. 学生完成教材第 75 页“课堂活动”都 3 题。观察排列后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四、课堂小结同学们真是闯关小勇士,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喝彩吧!师:你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的?五、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2. 课后作业板书笔记8 加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 “凑十法” 计算 9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情境中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握 “凑十法”。最后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 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