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准备课人教新课标2014.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11641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6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准备课人教新课标20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准备课人教新课标20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准备课人教新课标2014.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准备课教学建议本节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 教材安排了一幅新学期开学图。 通过此图, 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主体图后面还单设了两页抽象出数的物品和数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 1 10 各数的含义。主题图 借助主题图“美丽的校园”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 产生并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 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

2、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数学,喜欢上学。教材还将“美丽的校园”中的人或物抽取出来放在集合圈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 各数。值得注意的是对情境图的观察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用集合图表示事物到出示相应的数,教学时体现这样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看到主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 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学化的过程, 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110 各数的时候要了解学生认数和读书的情况为后续学习做准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认数的情况。初步了解物体计数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和倾听能力,建立课堂常规。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认数的情况以及计数的基本方法突破建议:(1)精心制作好教具、学具、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使学生经历唱数到点数的过程,感受到点数与物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全面观察主题图的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 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数出图中人物、物品的数量,用集合的方式从主题逐一抽象而出,并逐一抽象出各数。学生要经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过程,经历从数到抽象出集合圈再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建立课堂常规突破建议:( 1)构建问题体系。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问题 1:图中有什么?问题 2:你能看到图中有几只鸽子吗?请你数一数。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数的?问题 3:图中还有什么,有多少呢?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吧?问题 4:让我们按照顺序找一找,数一数吧。(2)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提问或者回答问题。例如,学生看图之后会说“有 3 个小朋友在玩”。教师要抓住学生说的“ 3”,引导学生说出“有 3 个小朋友在玩,可应用 3 表示”。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就实现了初步用数学语言回答问题,长期训练学生对数就有了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