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314386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2、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教学难点: 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一张圆形纸教学过程一、抛出问题,引入新课1观图质疑,引发思考。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请大家看一看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出示教材24 页滑梯情境图)提问:你能用“角

2、”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观察后反馈: 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2引入新课:角有大有小,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角的度量的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进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尝试探究,建构知识1自主探究,比较测量方法,引发思考。(1)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实践后进行汇报)预设小组 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小组 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

3、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小组 3:我们是用课前做好的与1 一样大的角去度量 2,结果 2 是 1 的 2 倍多一些, 3 是 1 的 3 倍多一些,也不够准确。(2)质疑:看来大家的测量结果都不够准确,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如果用来度量的角再小一点就能更准确了)(3)总结:要想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必须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角的单位。2认识度量角的单位。(1)说明:在数学王国中,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把其中的 1 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1 度(记作 1),通常用 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2)(课件出示圆中的5 份、10 份)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是多

4、少度吗?(5 10 )(3)请大家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直角、平角和周角。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角,观察后发现:1 直角 90, 1 平角 180, 1 周角 360)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度量角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引发思考,引出度量角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三、深入实践,感受方法1估一估。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度量角的单位是1,现在请大家估一估三个滑梯中的角分别是多少度。(学生尝试估计三个角的度数)2折一折,剪一剪。组织学生利用教材附页中的图1 剪出不同度数的角,感知角的大小。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明确度量角的单位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角的大小,通过估一估、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为进一步学习量角、画角做好铺垫和准备。四、巩固练习,提升反馈完成教材 25 页“练一练” 1、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角,并估计一下角的度数。板书设计角的度量(一)将圆平均分成 360 份,其中的 1 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 度(记作 1),通常用 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1 周角 360 1 平角 180 1 直角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