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王献之练字教科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16535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王献之练字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王献之练字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王献之练字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王献之练字教科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王献之练字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体现语文特点 ,以“读”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为我们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 ,即通过以读为本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理解 ,这正是新理念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通读、细读、品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以达到

2、感知课文 ,理解课文 ,体悟情感 ,积累语言的目的 ,完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全过程。在初读感知的阶段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了自由读 ,目的是为了扫清生字词障碍 , 接着又组织学生默读 ,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最后又组织学生分段朗读。就这样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中,张老师就已经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了三个来回,达到了读通课文的目的。在细读感悟的环节中 ,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品读训练 ,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重点词句的诵读训练 ,此外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游览读、 比赛读、师生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训练 ,让学生读中感悟 ,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又将 “一边读一边想 ”这一读书方法

3、进行了细化 ,归纳总结出 “内容、情景、心理 ”3种不同的想象内容,使学生达到了会读的目的。正所谓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中 , 学生自然读得有情有趣 ,读得津津有味 ,实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把握训练重点,一课一得“一课一得 ”即让学生每上一堂课都有一定的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理想追求。一课一得就是在一堂课中,安排教学一个知识点 ,将这一知识点的内部联系 ,外部延伸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搞清楚 ,反对贪多求全 ,与其十鸟在林 ,不如一鸟在手 ,让一堂课的内容尽可能单纯 ,一堂课的目标尽可能集中 ,一堂课的重点尽

4、可能突出。这样才能达到一课一得的目的。张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就做到了 “一课一得 ”,那就是整堂课都围绕着 “一边读一边想”这一读书方法来设计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活动。 从初读感知的概括课文内容 ,到细读感悟的想象课文情景,再到重点品读的体会人物心理,无不以此为载体。“一边读一边想 ”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读书方法。 然而落到教学实际中 ,具体让学生想什么 ,怎样想 ,却常常被老师忽略。它的关键就在于针对不同的读书目的 ,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 ,想象的方法与内容就有所不同。比如本课中 ,初读环节教师便提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于 3 年级学生来讲 ,这是以前就掌握的读

5、书方法,属于复习旧知。而在细读环节中 ,教师通过引导又让学生学会了怎样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情景以及一边读一边想人物的心理,这是在前一能力基础上的学习与提升,属于本课新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则完全可以让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自学课文,理解内容 ,这就是对知识的运用与延伸,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巧妙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王献之练字 这篇课文是按起因 经过 结果的顺序讲述了一个王献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 ,层次清楚 ,脉络分明。第1 自然段就是故事的起因,写了王献之由于聪明好,学 ,渐渐自满了。 2 至 5 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 ,写了王献之在父亲

6、帮助下改掉自满的缺点。最后一段是故事的结果 ,写了王献之通过勤学苦练成为了大书法家。对于脉络如此清晰的文章 ,张老师并没有从起因讲起 ,而是打破常规 ,直入重点 ,从精读感悟伊始 ,便进入了课文最后一段重点段的学习。 那是因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是理解父亲那句 “秘诀 ”的含义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 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学生必须要联系下文进行 ,也就是必须在学生理解了 “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这几个重点词的基础上进行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加之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对于3 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因此张老师先从文题中的“练 ”字入手 ,直奔主题 ,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

7、段中四个重点词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坚持不懈、 勤学苦练 ”,一边读一边想象王献之刻苦练字的情景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王献之成功的基础就是勤学苦练。 在深入理解这一段内容的基础上 ,再来理解父亲那句秘诀的含义 ,便水到渠成 ,学生自然而然会联系到下文 ,体会到“写完 18 口大水缸的水 ”实际就是要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同时明白了要想成功其实没有捷径可走 ,更无秘诀可言 ,脚踏实地才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关键。如此一来 ,便轻松的突破了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达成了教学目标。总之 ,张老师执教的这节王献之练字一课 ,是一堂充满人文关怀 ,充满语文特色 , 充满新课程理念的语文课 ,真正做到了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促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