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63193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 析 特征码 uRyMsuvaigZuaHfXPdrn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摘要】网络信息传播的普及对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生活方 式及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的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手段、教学能力等也产生了不可忽 视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在网络信息传播 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网络 舆情的引导能力、提高职业认同感、努力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 规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 影响 对策 第 2

2、 页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 地和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 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 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许多新事物、新情况的出现,比如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不知 不觉的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网 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不可避

3、免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即网络信息传播时代。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 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是继报纸、广 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播方式,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它 在促进传统信息传播媒体变革与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广大民众 获取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渠道。 第 3 页 (一)信息资源的海量性和共享性 具有强大存储能力的计算机与网络连在一起,完全颠覆了传统 的信息储存和传播方式。网络产生之前,对于浩瀚的信息,曾 经采取通过词典、百科全书以及档案馆、图书馆等方式

4、来储存 和管理。人们想要获取相关信息,需要查阅图书、报纸,或者 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达到目的。然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 得海量的信息资源集中于互联网载体上,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任 意选择取而用之。比如在百度上随便打上“网络传播”几个字, 就能找到相关结果约 100,000,000 个(20XX 年 4 月 12 日搜索 结果) 。同时,网络时代不仅可以使硬件资源供无数人完整的分 享,也可以使软件资源供无数人充分地享用。人们可以足不出 户,只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充分地共同享用各种各样的信息 资源,真正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 ,大大节约了人们选 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以及储存信息的空间成本。 (二)强

5、大的交互性和传播形态的多样性 强大的交互性是网络信息传播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最大的不同 之处。相互性是指传播数据的双向传送,它结束了传统单向传 播的历史,模糊了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对于传播 者,他们的角色位置可以方便地、频繁地交替互换网上的 第 4 页 传播者往往也充当接受者,接受者也往往充当传播者,此时此 地是传播者,彼时彼地又是接受者。人们在浏览信息时,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对象,并将自己的意见、建议、看法 等反馈给信息提供者或传播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实现 了交互。网络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除向全社会进行开放性的大众传播之 外

6、,而且可以作“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可以一对一的传播, 也可以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比如邮件、QQ、MSN、BBS、博 客、微信、易信、网络论坛、个人网页等都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并且网络是各种传统传播媒介的大熔炉,它将各自独立、单一 的传播方式综合在一起,又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各种 传播形式汇于一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 种形式,实现文、图、声、像等相结合的真正的多媒体传播。 (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传统媒体一般都是由专业传播机构中的专业人士来运作,有一 套较为复杂的流程,传播信息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要做到 随时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几乎不可能。而网络传播具

7、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的 事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 将所见、所想的信息传播出去。同样,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 第 5 页 脑或手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收到自己想 了解的信息资讯,也可以同其他任何人交流任何信息。而诸如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则是以共时性、同步性为特点的,人们 在接受信息时必须与它的播送同步,要按照它们的节目播送时 间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同时,网络信息具有灵活性,表现在这 种传播允许实时同步和非实时异步的自由选择和转换。参与者 既可以处于同步接收状态,如 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 也可以不同时处在传播的

8、情境中,如过时信息的检索、电子邮 件的使用等,于是人们有了在使用网络时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 同时网络信息的灵活性还表现在信息接受者有自主选择权,信 息接受者可以不用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推”来的信息,而是可 以主动地从网上任意“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传播的自 由与灵活是传统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四)传播技术与经营的垄断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与网络的核心技术却掌握在个别人 手里,主要是外国人手里,其结果是网络的传播与经营被技术 力量雄厚的电脑公司和网络公司所垄断。所以,网络话语权被 以技术见长的西方国家所掌控。比如微软公司,其在电

9、脑硬件 和软件上的垄断地位众所周知但却无人能动摇。 “微软的操作系 第 6 页 统占据了台式电脑市场的 96%,而在中国,它占有的市场份 额还要高 。 ”2“美国掌握了 13 个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的 10 个”3,是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真正掌控者。 “目前国际互联 网上访问量最大的 100 个网站中,有 94 个在美国境内”4, 集中了全球 80%以上的数据库。国际互联网的全部网页中占 81% 的是英语,大量打着美国烙印的新闻、影视、广告和网络游戏 充斥着网络空间,成为美国推行文化渗透与扩张战略的新媒介。 有时候浏览某些网站时,会自动弹跳出一些黄色网页或反动网 页,这些反动网页要么大肆宣传西方的

10、价值观,要么散布歪曲 事实的报道,以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可见,掌握核心网络技 术的国家在向其他国家输出技术和装备的时候,往往把他们的 文化和价值观念连同装备包括软件一起输出了。通过强势的文 化来征服人心的战略甚至比军事征服更有效、更可怕。 二、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马克思主 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 学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教师。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师的 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水平、教学能力等因素对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然而,网络传播

11、对高校思想政治 第 7 页 课教师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模式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一)积极影响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网络信息传播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终身学习意识,提 高了教学水平。中国有句常用的谚语叫“活到老,学到老” ,表 达的是一种“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进取精神。网络信息传 播时代便捷、迅速的信息传播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前几 年社会上曾经流行一句话“21 世纪不懂计算机的人就是新式的 文盲” ,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其实很真实。时代的变迁、社会的 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化社会必然是学习型社会,

12、人人都必须是终 身学习者,任何人都概莫能外。如果不主动学习新事物就会落 伍,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更 应该率先垂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源源不断的汲取新知识、 新理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反之,如果教师不能经常更 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 在学生眼里就会变成“老古董”式的教师,师生关系就很容易 疏远。因此,网络信息传播促使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重视 第 8 页 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终 身学习既是满足知识更新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思想观念不 断更新的需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于学习的 渴望、信心

13、以及旺盛的精神面貌也会感染到学生而使教学效果 悄然发生良性的变化,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2. 网络信息传播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 学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同时又需 要借鉴吸取比如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 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有 完善的知识结构,同时又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互联网由于实 现了所有联网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信息可以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其丰富性远非任何一种传统媒介可比。作为一种新 兴媒体的网络,网络信息传播内容具有海量性,中国域内的信 息仅是整个互联网信息中的沧海一粟,在同等的时间与空间

14、条 件下,它比任何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信息都更多。网络信息传 播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素材,在思 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想要的各种信息可以很便捷的通过网 络获取,不用去翻阅大量的图书、报纸等传统信息获得途径。 所以,网络为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而大大 节约了精力、物力和财力,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和教学负担。 第 9 页 3. 网络时代开启了多媒体教学,更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手段。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给人们的印象是“严肃、说教、乏味” ,课 程还未开始,学生心理上早已经有了莫名的抵触情绪。网络技 术的普及,无疑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辟 了新的途径,提供

15、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实现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立体传递, 这就使高校思想课的教学手段得以更新,由原来的单一手段变 为了全方位的手段,使得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更形象。多媒 体教学的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 和兴趣,减轻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更容易 接受教育。同时,多媒体教学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思想 政治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 不再需要传统教学中的在黑板上板书,表现出大信息量、大容 量性的特点,既节省了老师的体力,实现了轻松教学;又节约 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4. 网络信息传播便捷

16、的沟通方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和感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 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 任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想要教好这门课, 一是要研究政治教育的规律,二是研究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 发展的规律。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可以在我们施加的思想政治 第 10 页 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也可以在社会自发因素影响下形成”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不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 展的规律,便不可能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控制社会自发影响,协调社会积极影响,使大学生思想品德向 “应有水平”转换。网络时代提供了便

17、捷的交流方式,实现了 信息的即时互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 Email、QQ、微信等方便快捷的联系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 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便于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网络的便捷性和互 动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拘泥于课堂,也不必面对面沟通, 而是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平台随时随地的沟通和交流,便于及时 解答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在网络上,老师和学生 可以用各自的网络代号相互称呼,很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增 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二)消极影响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产生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但 其消极影响

18、也不容忽视。 1.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理想信仰的影响。报刊、 书籍和网络,尤其网络是目前高校教师了解各种信息的主要渠 第 11 页 道。网络连接了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世界变成了真 正的“地球村” ,大大方便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和文化的交流。 但是,西方国家以网络传播媒介作为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宣传其政治主张、人生观、价值观等,有些是直言不讳的美化 和宣传,如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博爱、人权等;有些则采 取比较隐蔽的手段,比如通过大量的影视娱乐形式进行渗透。 当代主要的社会思潮如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 普世价值、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也都在尽力寻找自己的

19、 听众,网络以其便捷性、及时性和受众的多样性,而成为各种 社会思潮传播自己的声音,寻找信众的主要平台之一。面对铺 天盖地、纷繁复杂的网络宣传,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能认 识到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价值观、西方多党制度不适合中国、 西方的“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等。 但也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 至动摇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比如一篇关于社会思潮的里,在 针对全国主要高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竟然有 61%的人认为 “社会思想丰富多样,不应该只是一种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6;在普世价值思潮调查中的结果是:“只要老百姓日子过得 好,姓资姓社的问题不重要(43.4%

20、) ;西方自由、 平等、博爱、人权就是人类的普世价值(31.0%) ;社会主义国 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将来都差不多(26.3%) ;中国改革就是向西 方价值观念靠拢(10.7%) 。 ”7作为引导大学生“三观”教育 第 12 页 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都如此混乱和不统一,又如何能 教育出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大学生?可想而知这 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2.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所谓职业 认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 评价,即指个体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 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愿意一直坚持自己的职业。高校思想 政治教师

21、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意 义和价值持肯定态度,从内心深处认可、喜欢思想政治教育教 学的工作。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需要建构坚 定的职业认同。因为教师的职业认同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满 意度,而工作的满意度又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 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到 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中,有 相当一部分人一直忠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思想理论事业,并且 兢兢业业、勇于进取。但是,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政 课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 存在职业认同缺失的问题。这种影响表现在:首先,网

22、络信息 传播中金钱至上观点的影响,使部分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赚钱 的手段而非必须坚持的事业,把自己跟其他专业的老师或其他 职业的人群相比较,挣钱少就不好好干或者想转行,或者干脆 第 13 页 开辟了能挣钱的第二职业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赚钱上这些教 师已经异化为把挣钱当作唯一追求的“钱奴”了。其次,网络 信息传播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 教育是被边缘的学科,思想政治教师是被边缘化的人,认为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很丢人的职业,从而使教师的工作热情降 低,甚至无心钻研本职业务。最后,网络信息传播对教师、学 生以及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是网络信息传播对思想政

23、治教师自身价值观产生冲击,当思政 课教师自己都不能真正理顺价值追求时,又如何会有职业认同 呢。二是网络信息传播对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怀疑态度,因而很难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老 师的教育和灌输,教师就会因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产生力不从心 的失落感,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这一职业无认同感。三是 网络信息传播给社会氛围的冲击,整个社会受价值多元化的冲 击较大,对思想政治教师要么是寄予太高的期望,要么觉得思 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这种几乎完 全不同的评价中承担着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 元化的社会价值的重要任务,往往会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从 而降低

24、了职业认同。 3.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挑战。 网络舆情是指互联网上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 第 14 页 所持有的有较强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情一般直接以新闻 评论、BBS 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新闻跟帖及转帖等 方式出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XX 年 1 月 16 日发布 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XX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 ”8由 于众多的网民数量,中国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同时,中国网民人数众多,网民素质良莠不齐,而加上网络舆 情具有突发性、随意

25、性、多元性、隐蔽性和偏差性等特点,导 致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认定、取证等都没有明确规定,网络舆 情较难监管。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如妖言惑众、偏激、甚至反 社会倾向等不负责任的非理性的言论组成的网络舆情极有可能 会影响公众的判断,扭曲甚至绑架主流舆论,诱发民众的不良 情绪,引发民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扰乱社会秩序,进而对社 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同时,在一些交互性较强的网站,网络 信息可能由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进行人为操控,通过提供虚假 信息、煽动网民情绪,使信息向不良趋势发展,给社会造成极 大危害。大学生特定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导致他们更容易情绪激 动和被误导,历来也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非理性的 网

26、络舆情极易造成青年大学生国家和民族意识淡化、道德意识 趋于薄弱、人格心理异化和行为失范等。这种非理性网络舆情 的出现与公民意识不断提升、社会压力亟待释放、政府公信力 欠缺以及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对我国进行“西化” 、 “分 第 15 页 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信息传 播与交互空前快捷,网络舆论日益多元化,再加上网络的话语 权主要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 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 监测、有效引导,既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高校思政课 教师的任务之一。但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大部分对网络舆 情引导的重视严重不足,

27、而且引导能力薄弱。 4.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的挑战。网络 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已经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首先,网络信息传播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 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开放意识等时代 精神。当代大学生希望与老师之间不再是传统师生间的“一日 为师,终身为父”的关系,而是平等或者对等的关系,不满足 于被动的“接受式”教育,也想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去。其次,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知识信息量可能比老师还要多,思想政治 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经验优势将在某种程度上逐渐丧失,在教 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也随之部分丧失。最后,网络信息传播使 得某些西方理论和思想

28、在大学生中流行,比如实用主义、功利 主义,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 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被一些大学生认为“无用”而排除在外,成 为大学生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从而大大影响其教学效果。所 第 16 页 以,由于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 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等都提出了不 同程度的挑战。在教育理念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习惯 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负责“讲授” , 学生是教学的客体负责“接受” ,没有照顾到学生课堂参与的积 极性。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思想政治理

29、论课教师比较重视教材 教学内容,重视完成教学任务量,忽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因为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网络时代信息和知识的无限性;重 视本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课程的综合化,没有把思想政治教 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有的老师不 太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有的尽管 熟练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但也只限于把文字和图片呈现出来, 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很多高校思政课老师 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和学生及时沟通和 交流。 三、克服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消极影响的对策 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逐渐趋于饱和,互联网发展主题从 “数量”向“质量”

30、转换,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 升,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的影响力度逐渐加深。高 第 17 页 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努力克服消极及不利影响,重视思想政 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守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 位。 (一)坚持理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 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 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都缺乏理想 信念,精神上缺钙、底气不足肯定是不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在中国

31、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 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开学典礼上说:“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 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做到虔诚而执着, 至信而深厚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第一位的标准。 ”9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教学的双重任务,更应该以此为标准,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 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然后才能引导大 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原因除了受到来自 互联网络传播的影响外,还有自身的原因和问题。其中最大的 第 18 页 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教师的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对马克思主 义的原著读的很少,或者根本没有

32、真正读过原著,对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认识仅限于原来上学时的知识储备或者教材上概括性 的表述,没有真正弄懂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精髓。中国 有句俗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如果老师自己 理论功底薄弱,有些问题自己都迷迷糊糊搞不清楚,怎么会有 说服力?而且没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又怎么能 够“真信”马克思主义?如果思想政治课老师自己都不信,又 如何引导学生信?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以自己 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实现 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重视网络阵地的守护,增强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 一个人如果走错了路,走得越远就

33、会离目标越远。大学生的教 育是人才的教育,大学生的培养是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培养, 缺乏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任何专业的教育都是失败的。青年 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具有激情,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不丰富, 思想比较单纯,对有些事情的认识容易陷入理想化和片面化。 尤其是网络上众多负面的价值观念、理想判断以及虚假信息、 不良信息的传播,经常会影响大学生们的价值判断和对社会、 政府的认识,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果引导不 第 19 页 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所以,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传播对大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影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网

34、络阵地的守护。 为了守护网络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网络舆情 的引导能力。网络世界里不同价值意识、传统习俗、行为方式 等的碰撞,背后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 从理论到实践都企图用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其他民族文化。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己的 专业水平外,还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应用技术,比如参加“网络 舆情分析”等相关培训。最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就准备举办 “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班”10,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该 通过参加诸如此类的专业性的网络技能培训,增强网络舆情的 引导能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世界的主流地位和 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

35、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各级 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 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 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 ”1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 导地位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全国各高校领导应该 第 20 页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宣传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处于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教学一线的 地位,就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努力保持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

36、政治 教育和舆情应对能力,要以疏导而不是封堵的方式,要以正面 宣传、主动解释的方法,培养青年大学生网民的理性精神,提 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客观评判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 力,使大学生不被“假新闻、假事件”以及“假理论”所左右。 列宁曾经说过“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 得不能相比。所以某一个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愈年轻,也就 应当愈积极地同一切巩固非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企图作斗争” 12,我们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认清楚网络上众多错误理论和言 论的能力,还要带领学生坚决的与其做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守 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三

37、)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要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责任 意识。中国有句俗话:“干一行,爱一行” ,意思就是一种工作、 一件事情即使最初不是你的选择、不是你内心自愿做的,但是 你也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这就是责任意识的表现。但是现 第 21 页 在很多人却是“干一行,厌一行” ,缺乏最起码的责任意识。如 果没有责任意识,从心理上就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抗拒,更谈 不上会有相应的职业认同。反之,只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随 着工作经验和工作成绩的不断积累,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继而就会被动变主动,逐渐真正爱上这一行,干好这一行。高 校思政课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

38、的职业有正确、深刻的理解,要 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 人,承担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 历史重任,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才能克服网络信息传播对自己职业认同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无论是上级评级、同行评价还是学 生评价都应该把老师的责任意识放在第一位,实现增强责任意 识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除此之外,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政府、社会、 学校等也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比如政府和学校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研究的支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边缘

39、化的现状;减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 做科研,然后让科研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思想课的教学实 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评定单列,使思政课教师 不会为了职称评定而与其他专业课老师拼“科研成果”而忽略 第 22 页 了教学工作,忽略了思政课教师的本职工作“育人” 。同时, 高校要切实保障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早在 20XX 年中共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指出:“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 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 于

40、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把手以身作则并有力推动班子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很重要。 ” 14高校“一把手”应该把这一要求落实到实处,提高思政课 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四)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规律,增强教学效果 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 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 该努力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规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效果。习近平在 20XX 年 8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 调,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 层工作创新”15。因此,面对新的时代特征,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

41、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使自己具 有深厚的理论根基,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高超的授课艺术,并 且实现课堂教学与课下教育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 23 页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更新教育理念首 要的是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网络信息传播增强了大学 生的民主、平等和参与意识,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强 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能动性,改变传统的容器灌装式教学,把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到主体和主导的有机统一,做到 “以生为本” ,使课堂教育、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 良性互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所谓平等只是师生人 格上的平等尊重,在知识技能上教师当

42、然必须远远高于学生, 民主平等的教学更考验教师对知识和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其 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理论 根基,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高超的授课艺术。在网络信息传时 代,大学生的眼界更开阔、见识更多,思想更容易受网络上纷 繁复杂的负面信息的影响,更容易受网络世界中一些庸俗无聊 东西的影响,更难接受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但是,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具有可塑性,因此是可以被引导 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用深厚的理论根基、用多媒 体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用高超的授课艺术重新树 立教师个人的“魅力权威” ,从而说服甚至征服大学生。第三, 要坚持终身学

43、习,提高思维能力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 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知识量很 大,但是不等于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 第 24 页 是要长期训练的。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掌握思维能力 的优势。第四,要实现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与课下教育相结合。 网络信息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具有连续性、持久性,而仅 限于每周两节或三节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很好的实际效果,所 以,就需要开展课堂外的教育和宣传。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 资源和网络平台,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社会热点、舆 论焦点问题,开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论坛、网络读书会、网 络答疑平台,思政课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每周进行几次辅导答疑 (最好能把辅导时间算成工作量) ,便于及时与大学生互动、沟 通、解惑,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上的不足,形成主动、 正面、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