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19925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S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师教案深度解教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一个做起事来经常丢三落四,一个总是跟别人反着干,结果经常吃苦头,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的“没头脑”做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但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毛病,给别人带来了害处,造成了苦恼。之后,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好习惯。本文旨在让学生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害处。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所以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知识与能力:1. 默读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 会认“咒、暂” 2 个生字,积累词语“满不在乎、垂头丧气、热闹非凡”。突破重难点: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变”字理清课文的线索,再总结各部分内容,进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突破方法: 分析主人公的特点及造成的后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通过朗读法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学法:利用快速阅读法掌握课文内容;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造成的危害

3、;用联系实际法总结、体会启示。师生齐准备:教师:作者的资料,自主学习的提纲,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作者的其他童话作品。课时巧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导入法一:1. 提问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是不是有过一些失误的或者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学生交流,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失误或者错事。2. 揭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可能闹过这样那样的笑话或者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类似问题的一篇童话,看看同学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板书课题)导入法二:1. 课件出示作者任溶溶的资料,指名读。2. 介绍作者。任溶溶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著有童话

4、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童话。(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日常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介绍作者的资料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1.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1)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3)提出不懂的问题。2. 师生交流,讨论收获。(1)检查字词。指名读字词:咒、暂、满不在乎、垂头丧气、热闹非凡。(强调:“暂”是平舌,不要读成卷舌。)指导重点词语。满不在乎:满,全;在乎

5、,在意。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2)引导学生抓住“变”字理清课文脉络。思考:哪一部分讲了变化前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哪一部分讲了变化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哪一部分讲了变回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学生讨论,理清脉络。第一部分(第 111 自然段):“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好朋友。“没头脑”想什么都不周全,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经常闹脾气。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做了建筑师,“不高兴”做了演员。第二部分(第 12 20 自然段):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请

6、求仙人把他们变回来。第三部分(第 21 自然段):“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3)用简练的语言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示:利用“连接段意法”,再把句子说通顺。小组合作,练习概括主要内容。教师明确:课文讲了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他们一个做起事来经常丢三落四,一个总是跟别人反着干,结果经常吃苦头,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没头脑”做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但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毛病,给别人带来了害处,造成了苦恼。之后,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好习惯,并决心改正坏习惯。【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放手让学生自学,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变”字理清课

7、文脉络,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学会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 教师出示探究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提示: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1)“没头脑”和“不高兴”各有什么性格特点?(2)他们的这些特点带来了哪些害处?(3)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小组探究,交流答案。(1)“没头脑”:他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不周全,想到这个,就忘了那个。“不高兴”:他脾气有点儿怪,什么事都要跟别人反着干。大伙儿向东,他偏要向西;大伙儿向西了,他又要向东。(2)“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漏洞百出,“不高兴”演的武松打虎人们没法看。(3)出示句子:他说不管是不是梦

8、,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3. 引导: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应从小养成好习惯。【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缺点及造成的害处,让学生明白课文的道理。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1. 角色换位,加深体会。引导:此时,如果你就是“没头脑”,看着自己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兴”,你有什么想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理:从小要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长大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会给别人带来烦恼。2. 追问:你喜欢这个童话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提示:引导学生结合童话的想象力、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回答。)3. 拓展

9、延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与“不高兴”?他们会遇到什么麻烦?学生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回答提示: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设计意图】利用角色换位和联系实际谈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坏毛病的危害,懂得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道理。五、课堂小结。1. 课件出示:故事讲了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他们一个经常丢三落四,一个总跟别人反着干,结果经常吃苦头,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没头脑”做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但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害处,造成了苦恼。从此他们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全班齐

10、读。)2. 结束语: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希望大家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设计意图】利用测试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梳理、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同时培养及时总结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3 “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他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不周全,想到这个,就忘了那个。“不高兴”:他脾气有点儿怪,什么事都要跟别人反着干。从小养成好习惯课时作业设计一、根据意思写词语。1. 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2.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3. 形容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答案: 1. 满不在乎2.人山人海3.垂头丧气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通过学习这篇童话,我认识了_的“没头脑”和_的“不高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答案:经常丢三落四什么事都要和别人反着干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