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矛盾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2499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矛盾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矛盾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矛盾西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矛盾西师大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矛盾教学设计以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的含义。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了解成语故事1、出示三组成语:(或者让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成语,并进行归类)画蛇添足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寓言故事)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开天辟地(神话故事)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历史故事)2、小结:上面三组成语有的来

2、至于寓言故事,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故事,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3、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是个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二、初步了解内容1、出示“自相矛盾”的原文。(课件)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注释 鬻( y)卖。誉赞美。 (课文为什么用“夸口”一词)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课文中用的是什么词语戳穿)或曰有的人说。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课文说说古文的大意。(随机学习生字词“戳”)(目的是驱使学生能静心读文,为理解寓意打下基础。)三、深入理解寓意

3、1、“其人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描绘的?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卖矛和盾人的言行举止;围观人的言行举止。2、引导学生在观图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说说他为什么“张口结舌”?如果你是围观人又会说些什么呢?3、小结:文中那个人说的什么话,前后抵触,相互矛盾了?四、延伸拓展1、找一找下列句子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2)我们班基本上一半同学达到体育锻炼标准。( 3)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4)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错了。( 5)全班所有同学基本上都制定了学习计划。( 6)店主说: “本店的钢笔写字特别清晰,什么改正液也涂不掉。”又推销改正液说,“用本店的改

4、正液什么笔写的都能涂掉。”2、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扩写。一天中午,小明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店主向他推销钢笔和改正液。板书:自相矛盾矛 什么盾都能戳穿盾 什么矛都戳不穿说话前后抵触教后反思:课文自相矛盾简短易懂,对于这样的课文如何教学?我的想法是:成语故事只不过是个引子, 目的是通过该文的学习,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 引导学生走进浩瀚的成语故事世界之中,了解祖国的文化,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对成语故事进行了复习归类,并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接着出示自相矛盾的原文,让学生对照课文进行阅读理解。 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 接着,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张口结舌” ,引导学生

5、再次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品味出寓意。最后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意的感悟。反思一:课堂中要能引导学生潜心读文。对于这样的课文, 内容学生早已熟知, 那么如何使学生能静下心来通过读书、 品味语言呢?我以故事原文为引子,让学生再次静下心来阅读课文。并随机品味文中的语言:“誉”是赞美的意思,课文中作者却用了“夸口”,这是为什么呢?以此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感悟作者用词的考究。反思二: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本文虽然通俗易懂,但要真正的把寓意说清楚,说明白,还是有点难度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张口结舌”一词,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思三:语文教学要能和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是很多的,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还是有点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知道但不知如何表达。 为此,我先出示了一些范例, 引导学生表达,而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表达。但由于的时间的问题,学生说的时间不够充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