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评课-圆柱的表面积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25777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数学评课-圆柱的表面积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数学评课-圆柱的表面积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数学评课-圆柱的表面积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数学评课-圆柱的表面积人教新课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数学评课 - 圆柱的表面积人教新课标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 -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线图形的过程中, 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图

2、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 只有结合生活, 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层次非常清晰。第一层次:巩固上节所学圆柱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能正确地说出圆柱体的特征。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 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 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 在会求侧面积这

3、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 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 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 分析能力。第三层次: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些基本应用题。 安排有:求圆柱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巩固。郑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 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 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帽子、通风管表面积的计算等,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 在六年级的课堂上, 郑老师注重

4、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 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 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 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 也正是操作活动, 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最后,郑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 “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 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话整理和知识的重组。整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语言的衔接稍有跳跃。 课堂的连接语是课堂驾驭能力的表现,也反映了教师设计课堂, 生成课堂之间的一种应变。 同时,这也与教师对于教学设计过程的熟悉程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