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4.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328544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题西林壁人教新课标4.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

2、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二、初学感知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三、理解感悟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师生共同概括:(一 )、解诗题,知作者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二 )、抓字眼,明 意指名 古 。从 首 中 懂了什么。 : 来 你从 首 中 懂了什么? : 山只有一座,怎么在 的眼中会呈 出 么多种形 呢? :你 真是 思考的好孩子。 ,我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

3、的。假如你 在就面 着 山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 山是_;从上往下看, 山是_;从 看 山,像_;从近 看 山,像_;从高 (山 )看 山,像_;从低 (山脚)看 山,像_。 :作者 了 山,不只是看,而是 心 察 山的特点:横看成岭 成峰, 近高低各不同, 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不 山真(重 )面目: “我”没有 清 山的真面目(全景)只 身在此山中:只因 我站在 山中想象一下 ,怎 才能看清 山的“真面目”呢?(三 )、多 ,悟 情 :作者 什么要描写 山? :作者从多个角度, 致地 察了 山, 而生 地描 了 山的奇特景象,可 他 山的奇 景色流 忘返。表达了他 山那 美之情。你能不

4、能用 美的 把你 山的情感朗 出来?生:用各种方法 古 提供背景音 : : 才同学 非常有感情地朗 了 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 人理解: 什么 自己“不 山真面目”呢?他不是 已 山“横看成岭 成峰”了 ? :学 了 首 你有什么收 ?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 , 于比 复 的事物,如果不能客 地、冷静地 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 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 个事物。也就是人 常 的“当局者迷,旁 者清” (板 )。所以我 要想 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 。四、升 与拓展、 看成 故事片盲人摸象 。、 后的感受。、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