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0九寨沟苏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28632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0九寨沟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0九寨沟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0九寨沟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0九寨沟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0九寨沟苏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10九寨沟苏教版回顾九寨沟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日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近大自然,置身祖国的秀美景色之中,陶冶身心!这一节课,老师就要带大家去一个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板书:9 九寨沟 ) 这样的导入课题简单又明了,从一上课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对九寨沟产生一种向往,引发他们学习课文、探究知识的兴趣。接下来检查预习,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6 个词语,量比较大,检查的遍数比较多,对于“异兽珍禽”等易

2、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三段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身临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第四段抓住 “体态粗壮”、“机灵的小眼睛”写出金丝猴的特点;抓住“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来描述大熊猫的特点;抓住“行动敏捷”、

3、“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写出了小熊猫的可爱。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三段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文章,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白练腾空”、“银花

4、四溅”,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同时,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异兽珍禽这一部分的教学,在提问充满神奇的九寨沟就这几种珍禽异兽吗?此时你在九寨沟, 一定会见到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充分的机会留给学生,只要求两个学生交流自

5、己知道的动物,这样其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 学有所得。在以后的教学中, 首先,我要注意的是, 在自身方面,课前,要仔细的钻研教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要透彻;然后是在情感态度方面,在讲课时,要有激情一点,这样才能够更充分的吸引学生是注意力,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要多关注学生; 在学习课文时, 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集中突破重点,并要考虑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应把节奏安排得快一点,这样才能抓住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自身是素质上,还要有所加强;在指导学生读书方面,要以读为本,有层次、有目的地读。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