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30277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第四单元课题:积的近似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 页的例 5 及“做一做” ,练习二十一的第14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具准备:教师在小黑板上画出下面的表格,以备复习时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说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指名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可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新课1学习例5。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学习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出示例 5。指名读题,说

2、计算方法,列式。教师板书; 0.667 492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分 )“用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哪个数位?” (百分位。 )我们算出的积有几位小数?” (三位小数。 )教师说明: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然后问:精确到分该怎么办 ?” (保留两位小数。)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38.16 元。 )教师板书答案。注意提醒学生,由于最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约等号。2基本练习。(1)做第 90 页“做一做”的第1 题。教师提醒学生先看清题目的要求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集体订正。(2)做“做一做”的第2 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 2 题的第一小题。第105 页共 16页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4 题。教师引导学生看懂发票中文字。告诉学生发票中的“金额”就是总价。并向学生说明填写的方法。教师带领学生读两遍大写数字。教师带着学生算出“白粉笔”和“彩色粉笔”的金额,并就如何填写做出示范。其它的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填写的。四、小结 (略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1、 2 题的其它小题,第3 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4、,可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 题。板书设计:积的近似值例:食堂到菜场买青菜492 千克, 每千克价钱是0.667 元。应付款多少元?0.667492 328.16(元)答:应付采款328.16 元。课后附记:第106 页共 16页课题六: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2 页的例 6 及后面的“做一做” ,练习二十二的第 1 3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师把教科书第 92 页的“复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想每题的运算

5、顺序,再计算。每题都让学生说一说含有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该怎样计算。可以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学习新知1自学例6。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看哪位同学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快又好。”然后让学生独立算完。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计算的过程。再强调一遍运算的顺序。2基本练习。做例 6 后面的“做一做” 。做题前,提醒学生要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 题。教师

6、提醒学生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小数乘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集体订正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错的。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 题。此题可以结合学生做题的情况,让学生分析计算中的错误,是怎么错了,应该怎样计算。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3 题。第107 页共 16页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以及列式和计算的方法。四、小结 (略 )板书设计:连乘乘加乘减例: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棵蓖麻, 平均每棵收蓖麻籽 0.18 千克,每千克蓖麻子可榨油 0.45 千克,一共可榨油多

7、少千克?0.45 0.18300 0.081 300 24.3(千克)答:一共可榨油 24.3 千克。教学设计:本课内容是前几课知识的综合运用,比较容易接受,所以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后附记:第108 页共 16页课题七: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2 页下半页的内容,第 93 页的例 7 和例 7 后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 4 8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的计算。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让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说:1运算定律的内容;2运算定律的

8、字母表达式;3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有关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写在黑板上。二、学习新知1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自学教科书第92 页下半页的例子,看看每组算式是不是相等。2学习例7。教师:“在整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小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出示例 7。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同座位的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第 (1) 题时,可以提问:“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先做 0.25 4 比较简便。 )“第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 应用乘法交换律把原来的算式改写成0.25 44.78。 )第二步应该怎样做,应

9、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结合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的每一步写在黑板上。最后,用虚线把可以省略的步骤框起来。学习第 (2) 题时,可以仿照第 (1)题先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整数乘法计算中,这样的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基本练习。做例 7 后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要让两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用简便运第109 页共 16页算的就用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做练习二十二的第4 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个别

10、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可有意识地让一些中、差生回答。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的第一行的三个小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遭题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应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时,注意了解学生是否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运算。集体订正时,对于用简便方法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4做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用不同解法的学生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教师提醒学生: “不仅在计算式题时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解答

11、应用题时也同样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 ”对于学有余力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7题。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提醒学生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五、作业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的其余习题,第7 题。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计算() 0.25 4.78 4() 0.65 201 0.254 4.78 0.65( 200+1) 1 4.78 130+0.65 4.78 130.65课后附记:第 110页共 16页课题:查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 页的例 8,练习二十二的第9 12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用查表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12、教具准备:教师把例8 的价格表画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教师记时间,看 3 分内有多少学生没有做完。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集体订正时,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师:一个数扩大 10 倍、 100 倍、 1000 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 (小数点向右移动。 )“分别移动几位 ?” (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二、学习新知、教学例8。教师:“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售货员把某些商品的售价根据数量的不同排出售价表,这样在卖东西时就可以很快

13、求出总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查表进行计算的方法。 ”出示小黑板上的面粉售价表。教师告诉学生:这个面粉售价表上标明的是每千克2.14 元的面粉从1 千克到9 千克的售价。教师引导学生看售价表。指名说出1 千克到 9 千克的售价各是多少元。教师:“我们要买1 到 9 千克的面粉,就可以从表上直接查出应付多少钱。现在我们看一看要买9 千克以上的面粉,怎样用这个售价表很快算出要付的钱数。”教师:“如果要买 10 千克的面粉,应付多少元 ?同学们能根据售价表很快算出得数吗 ?”让学生适当讨论。如果学生说出用加法进行计算,教师应肯定是对的。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可以指一下1 千克的售

14、价对学生做适当的启发。使学生明确:用1 千克的售价乘以10 就是 10 千克面粉应付的钱数,也就是2.14 10 21.4 元。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教师:“如果要买 40 千克的面粉,应付多少元 ?” (应付 85.6 元。 ) “你是怎样想的 ?” (先在售价表中查出 4 千克的售价 8.56 元,然后再把 8.56第 111页共16页扩大 10 倍,就可以求出应付的85.6 元。 )“这是利用什么规律?”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师;“如果买70 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 (应付 149.8 元 )“如果买100 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 (应付 214 元。 )教师:“

15、如果买25 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计算。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指名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学生中没有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可启发学生:“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查表的方法计算整十、整百千克面粉的价钱,能不能利用前面的知识使这道题的计算简单一些呢?”“25 可以看成几十与几的和?” (20 与 5 的和。 )“5 千克面粉应付多少钱会求吗?” ( 在表中可以直接查到。)“那么, 25 千克面粉应付多少钱该怎样求呢 ?”(把 20 千克的价钱与 5 千克的价钱合起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2基本练习。做例 8 后面的做一做。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

16、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对求3.6 米花布的总价怎样算可以进行讨论。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8题。四、小结 (略 )五、作业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课后附记:第 112页共 16页课题九:小数乘法的混合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二的第13 16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会按照要求正确地截取积的近似值。教

17、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法的 十算法则。先让中、差生回答,说得不完全,再让其他同学补充。2复习乘法运算定律。让学生说说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有哪些。(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每个运算定律的内容各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3复习小数乘法中截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说按什么方法截取积的近似值。二、混合练习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的方法。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讨论。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4 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 有意识地让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进行适

18、当讨论,帮助有错误的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再让他们说一说应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5 题。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限时3 分。计算前,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能只图快,要认真计算,不要出错误。教师注意检查3 分内有多少学生不能完成。集体订正时。应有意识地让做得比较慢的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如果他们做的正确应给予表扬:同时,也要对他们提出今后的希望还可以让算得比较快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学习的经验,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4。计算下瞄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16 3.64.8 0.420.7 2.31.24 0.53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19、,让四名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 可多让中、 差生进行回答, 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必要时,第 113页共 16页可再复习一下积的近似值的取法。5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6 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如果有不同的解法, 让学生进行讨论, 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学生中没有不同的解法,教师也不必要求学生想出其它解法。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9 题。三、小结教师: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要按擅数乘法的计算方

20、法进行计算,算出积以后,要特别注意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在以后的计算中,要随时注意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简便运算的要用简便算法。四、作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回家思考练习二十二后面的思考题第 114页共 16页小数除法课题:小数除法的意义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8 页的内容, 第 99 页的例 1,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以及练习二十三的第 1 3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初步学会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

21、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科书第98 页上 3 筒奶粉桶的挂图或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师让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并作必要的提示。学生回答后,再要求学生举出简单的例子。二、学习新知1、教学小数除法的意义。教师出示3 个奶粉筒的挂图或用投影片映出,指出每筒奶粉500 克。在黑板的左边写出三道整数应用题,让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第二、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接着,让学生把题里奶粉的克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小数,对着左边的三个算式,在右边写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500 3 1500(克)0.5 3=1.5(千克 )1500

22、3=500( 克 )1.5 3=0.5(千克 )1500 500=3( 筒 )1.5 0.5=3(筒 )教师先让学生将上面每一横行的两个算式进行对比,看它们的含义是否一样?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说明右边的两个小数除法算式与小数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概括出;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巳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第 115页共 16页最后,让学生对照前面的整数、小数的乘法 、除法算式再次说明小数除法的意义2做第 98 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意独立完成。做完后,让学

23、生对照算式说明小数除法的意义。3,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例1。(1)复习。教师让学生做一道整数除法题;2250 18。做完后,让学生说明在计算除法的过程中,每次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以及除得的每一位商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2)教学例 1。教师出示例 1 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 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做:“被除数的整数部分21 够不够除 ?商几余几 ?”“余下的6 除以 15 不够除,怎么办?能不能仿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把6 个一看作用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再与下一位上原有的数合在一起,同15 除用15除 64 个十分之一商多少?”“求出的这一位商表

24、示多少 ?” (4 个十分之一 )“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 ?”“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被除数的十分位还余 4,应该怎么办 ?” “用 15 除 45 个百分之一,商多少 ?” “应该把这一个商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 ?”让学生观察除法竖式,回答以下问题:“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回答后,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部分 ),除数悬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

25、面。4做第 99 页中间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要个别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十三第1 题中第一横行的题目。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算理。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2 题。做第 (1) 题时,让学生先回答; “题目的含义表示什么 ?”(就是小数除法的意义 ) 四、小结第 116页共 16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并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五、作业练习二十三第1 题中第 2

26、 横行的 3 道小题、第3 题。板书设计:小数除法例:服装小组用21.45 米布做了15 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21.45 15 1.43(米)答:平均每件用布1.43 米。课后附记:第 117页共 16页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9 一 100 页的例 2、例 3 和相应的 “做一做” 中的题目,练习二十三的第 48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复习题:教师先提问: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独立完成后,让

27、学生说一说“做第 2 题时,商中间有零是怎样处理的 ?跟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习新知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36 除 9 不够商l 时,教师提问“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答:36 除 9 不够商 1,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9 的右面添上。看成90 个十分之一再除。90 个十分之一除以36 商2 个十分之一。 由于被除数117 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3 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2 个十分之一。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还余18 个十分之一,“18 个十分之一用36 除,不够除,怎么办 ?”

28、 (不够商 1 个十分之一。把 18 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 0,是 180 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 )算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同时板书:教师说明,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2做第 99 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题,教师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学生。3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例1 后,我们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说的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指着板书,问: “大家看例2 的计算过程,还应该补充什么?” (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

29、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 再继续除。 )教师再叫一个学生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复述一次,并说明这就是除数是整数的第 118页共 16页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默读教科书第100 页上的计算法则。4学习例3。教师板书例3,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例3 的竖式,问,“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够商 1,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想一想,在整数除法中,不够商1 时是怎样处理的?”(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 0”,用 0 来占位。 )“我们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 16 个十分之一。够不够除 ?怎样写商 ?(仍然

30、不够商 1 个十分之一,要在个位商 0 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十分位上写 0 占位。 )“把被除数看作 169 个百分之一,用 26 除,这跟前面的例子是类似的,自己继续往下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 “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被除数比除数小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 占位。 )教师要求学生用乘法验算这道题计算的是否正确。5做第 100 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第 1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2) 小题要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时,要把竖式的错误情况记下来。第 2 题,让学生读题后分小组讨论,讨论后

31、叫几个小组的代表讲述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表达出下面的含义:“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l ,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 小。”第 3 题,让学生仔细审题,把错的改正。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讲出错的原因和改正的理由。还可以把做第1 题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后订正。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4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2、练习二十三的第5 题中第一行的3 道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对典型错误要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3做练习二十三的第7 题。四、总结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例3 的计算过程, 复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再让学生说出被除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商的个位上不够商 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 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 )五、作业练习二十三第5 题的第 2 行的 3 道小题、第6 题和第 8 题。课后附记:第 119页共 16页第120 页共 1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