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31633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人教版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人教版新课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师不是课堂的垄断者, 而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引导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充分结合,注重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遇到学生理解有误区的地方时,不是粗暴地制止或者简单地给出定论。 比如在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曾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骗子也挺聪明的。”对此,我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把学生的问题暂时搁置,随着学生对课文学习和理解的不断深入, 我又借机回到了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引导 “因为他的骗术, 让所有的大臣们围绕着皇帝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让整个国民围绕他演出这出闹剧,你觉得现

2、在还能用聪明来形容这个骗子么?”教师这样的礼遇, 有效地促使学生拨开了迷雾, 重新对课文产生思考。前面的质疑在无声无息的文字和情感体验中被悄然化解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生命完整成长为落脚点,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张扬学生的个性与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二、以学生的“插话”现象为例,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话”的现象,在低段年级课堂中是比较突出、常见的一种现象。课堂中学生的 “插话” 是无法预料的, 有的教师为了维护师道尊严会竭力制止学生“插话” ,杜绝“冒犯” 之举;有的则是不加控制或无法控制, 生嚷师吼,在哄闹声中艰难上课。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失偏颇,皆不可取。面对学生的“

3、插话”,教师不可全盘否定,更不可听之任之,要能巧妙利用“插话”,机敏地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生成资源,这才是最佳的做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跟着学情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善待学生的“插话”,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就是即兴创作。”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 专心听他人讲话, 是我们给予他人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教师要会听取学生的 “插话”,做个虚心的倾听者, 倾听学生“插话”,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与真诚,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呵护。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具体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三、小学语文教学教

4、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培养。一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提前不做好充分准备, 等上课时随便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 选择几道作业题就算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 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 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教学中发挥自觉性和能动性。 在每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都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 必要时还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增加各种训练活动。三是训练方式要从

5、实际出发, 精心安排,灵活多样,还要加强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比较有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规律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四是发挥教学民主,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例如,我在教学生字的环节中, 侧重让学生自学: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和画出词语,然后再读课文,边读边理解,并提出不懂的生字词。之后,让学生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分析字形,找出规律,牢牢记住字形, 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 在以后的预习中都能自学生字,受益良多。五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多练。教师可采取如自由读、分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方式, 让学生在熟读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有的课文可让学生自由组合、 分角色上台表演,让他们体会自主创作的快乐,使学习学习充满乐趣,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从而从心底愿意参加语文学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