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析数字,培养学生语感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31852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析数字,培养学生语感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论文-析数字,培养学生语感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析数字,培养学生语感人教版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析数字,培养学生语感人教版新课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 -析数字,培养学生语感人教版新课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数字经常以有整数、分数、确数、概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涉及数量、长度、体积、重量、时间、年代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往往隐含着精彩感人的故事, 蕴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体现着无比丰富的情感, 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帮助学生处理难点、 解决重点, 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一、析数字,激发读书兴趣趣味性来自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解读课文时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要有创造性思维, 能化平淡的数字为新奇的意象。 解说数字时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拿校园中路途上能看到的事物作比, 赋平日之所见以新意, 学生每有新得,趣

2、味自然而生。同时,这也收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效果。如赤壁之战一文,讲的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交战双方,一方人马不足3万,另一方却号称 80 万。如果我们重视对“ 3 万”和“ 80 万”的数字对比分析,学生就不难看出“ 80 万”是“ 3 万”的近 27 倍。按常理推算,“ 80 万”必胜,而“ 3 万”必败。可结果为什么正好相反呢?将这两个数字进行对比,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长城一文中的“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假如我们一个人一天到晚不停地走,每天估计能走40 里的话,那么也要300 多天,差不多要一

3、年的时间, 你们说长城长不长?于是学生的情绪又被他调动了起来。 如果每节课都能在开心一笑中学到知识, 学生对语文学习自然会产生兴趣, 爱上语文课,学生便爱上了语文。二、析数字,深入感悟文本语文即是生活, 数字也不例外, 它来自作者的生活。 教师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思维表象, 要通过指导阅读使之进入学生的生活, 加深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居里夫人一文中“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 0.1 镭。” “三年又九个月”那就是一千三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一吨是 1000 千克,是 100 万克,是 1000 万个 0.1 克。我们的居里夫人是在一千三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里

4、,在 1000 万个 0.1 克的矿渣里,通过冶炼、溶解、沉淀、分析,找到了那一个 0.1 克的镭!而 0.1 克的镭又只有我们圆珠笔尖上的小圆点那么大! 作者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了居里夫人在三年又九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只提取出了 0.1 克的镭,可想是提炼的过程是多么的漫长,从中体会到居里夫人是多么的坚定执著。三、析数字,拓展学生想象力形象化是学生深入理解数字深意的重要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对课文中出现的数字可以变枯燥无味的解释为抽象的数字具体化、 形象化理解,不但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讲到:大坝有 40 层楼那么

5、高。“ 40”这个数字比较抽象,同学们只能模糊地想到大坝很高, 很难感受到大坝的真正高度。 上课时,我们利用熟悉的教学楼、 住宅楼、商业大厦等高层建筑为参照物加以比较, 这样,40 层楼房那么高的大坝就会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活生生地立起来,他们就会真正感受到大坝的雄伟壮观。 再如课文描写泄洪道开闸放水的情景: “万马奔腾”“发出一阵阵轰鸣,掀起一团团水雾”。多么壮观的景象!若非耳闻目睹,恐怕很难想象到它的具体景象。但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表现数量的词语“万马、一阵阵、一团团”,再让同学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想, 同学们就能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四、析数字,端正科学态度课文中的数字有些是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说明,教师在解说时一定要符合事实,教学语言当属主动说明,应遵循说明文真实性的要求。如赵州桥一文中关于桥的长和宽等数字; 太阳一文中关于太阳的大小、离我们的距离及表面和中心温度等数字,都不带夸张色彩,是作者做了大量科学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对这些数字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有助于学生今后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 表述事物,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语文学习中重视数字分析,无论是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还是对体会情感、 学习修辞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并自觉地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