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ppt课件.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6335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口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口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口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口炎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口口 炎炎1概概 述述 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2 好发于婴幼儿。致病原多为病毒、真菌和细菌感染等。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全身其他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临床常见的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等。概概 述述3 鹅鹅 口口 疮疮4鹅鹅 口口 疮疮 常见的一种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口腔疾病。为。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在黏膜表面形成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婴幼儿,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营养不良、

2、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常见。的患儿常见。5 患儿口腔、舌有白屑或白膜,状如鹅口,故名患儿口腔、舌有白屑或白膜,状如鹅口,故名“鹅口疮鹅口疮”。因其色白。因其色白 如雪而称如雪而称“雪口病雪口病”鹅鹅 口口 疮疮6发发 病病 情情 况况 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多见于新生儿(约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多见于新生儿(约2 25 5的的新生儿发病)和婴幼儿。尤其是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新生儿发病)和婴幼儿。尤其是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常见。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常见。7病病 原原 菌菌 白色念珠菌是真菌,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白色念珠菌是真菌,正常人口腔、上呼

3、吸道,肠道及生殖道均有此菌存在,当机体免疫功能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生殖道均有此菌存在,当机体免疫功能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约作用失调,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8 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60约约1 1小时即可死亡。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念珠菌生长最适宜的念珠菌生长最适宜的pHpH值为值为5.55.5。新生儿口腔的。新生儿口腔的PhPh低,低,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病病 原原 菌

4、菌9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白膜,以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白膜,以颊粘膜、舌、牙龈、唇颊粘膜、舌、牙龈、唇及上腭等处多见。及上腭等处多见。10 初起时,点状、小片状,初起时,点状、小片状,微凸起,可渐融合成大片,微凸起,可渐融合成大片,白膜界线清楚,不易拭去。白膜界线清楚,不易拭去。如强行剥落后,可见充血、如强行剥落后,可见充血、糜烂面,局部粘膜潮红、粗糜烂面,局部粘膜潮红、粗 糙,有溢血,但不久又为糙,有溢血,但不久又为 新生白膜覆盖。新生白膜覆盖。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11 偶可波及喉部、气管、肺或食管、肠管,甚至引偶可波及喉部、气管、肺或食管

5、肠管,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起全身性真菌病。蔓延至咽喉部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蔓延至咽喉部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如吸到气管则引起犬吠样咳嗽,甚至呼吸困难、发绀如吸到气管则引起犬吠样咳嗽,甚至呼吸困难、发绀而危及生命。而危及生命。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12诊诊 断断 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及口腔乳凝块样物,不难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及口腔乳凝块样物,不难诊断。诊断困难者,可取少许白膜涂片,加诊断。诊断困难者,可取少许白膜涂片,加10氢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钠溶液1滴,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白色念珠菌孢子滴,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白色念珠菌孢子和菌丝即可确诊。和菌丝即可确诊。13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 残留乳块:残留乳块:与

6、鹅口疮相似,但以温开水或棉签与鹅口疮相似,但以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去之。轻拭,即可去之。14白喉:白喉: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体,渐次蔓延至咽、软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体,渐次蔓延至咽、软腭或鼻腔等处,其色灰白,不腭或鼻腔等处,其色灰白,不易擦去,若强行擦除,可致出血。易擦去,若强行擦除,可致出血。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15溃疡性口炎:细菌感染,口腔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溃疡性口炎:细菌感染,口腔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溃疡,表面有渗出性假膜覆盖,呈灰白色,易拭去。患处溃疡,表面有渗出性假膜覆盖,呈灰白色,易拭去。患处灼热疼痛、流涎、拒食,常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血灼热疼痛、流涎、拒食,常有发热,局

7、部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增多。分泌物涂片、白细胞增多。分泌物涂片、培养可发现细菌。培养可发现细菌。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16治治 疗疗l 保持口腔局部碱性环境,必要时应用抗真菌药物,保持口腔局部碱性环境,必要时应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支持疗法很重支持疗法很重要,多数病人仅用支持疗法即可痊愈。要,多数病人仅用支持疗法即可痊愈。17 不需减少喂哺,注意哺乳前清洗乳头和手,食具煮沸不需减少喂哺,注意哺乳前清洗乳头和手,食具煮沸消毒。消毒。用用2碳酸氢钠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再局部涂药。碳酸氢钠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再局部涂药。常用药有制霉菌素

8、鱼肝油混悬液(常用药有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液(10万万20万万U/ml),),每日每日23次。次。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同时加强营养,适量地增加维生素生长。同时加强营养,适量地增加维生素B2B2和维生素和维生素C C。治治 疗疗18 累及消化道者,可口服制霉菌素,每次累及消化道者,可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 5万万1010万万U U,T Tidid,用药,用药10101414天;天;有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治治 疗疗19预预 后后 本病预后良好;累及食管或下呼吸道者预后本病预后良好;累及食管或

9、下呼吸道者预后差。差。20疱疱 疹疹 性性 口口 炎炎21定定 义义 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herpetic stomatitis)由由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型型感染所致。是以感染所致。是以口腔口腔内出现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22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简称简称HSV)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带菌者的主。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带菌者的水疱液、唾液及粪便中,传播方式主要是直

10、接接触传水疱液、唾液及粪便中,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病病 原原 体体23发发 病病 情情 况况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13岁小儿。传岁小儿。传染性较强,常在卫生条件差和集体托幼机构中染性较强,常在卫生条件差和集体托幼机构中感染,易传播,引起小流行。感染,易传播,引起小流行。24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急性起病,发热可达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部位口腔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部位口腔粘膜发生成簇的小水疱和散在的粘膜发生成簇的小水疱和散在的单个水疱

11、直径约单个水疱,直径约23mm,壁,壁薄而透明,周围绕以红晕。薄而透明,周围绕以红晕。25 水疱很快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上覆黄白色纤维水疱很快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上覆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素性渗出物。由于疼痛剧烈,常伴有拒食、流涎、烦躁、颌下由于疼痛剧烈,常伴有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病程约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病程约1014天。局部淋巴天。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结肿大可持续23周。周。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26实实 验验 室室 检检 查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分类以淋巴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升高。细胞为主,合并细

12、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口腔内溃疡面分泌物检测可分离出单纯疱疹性口腔内溃疡面分泌物检测可分离出单纯疱疹性病毒。病毒。27诊诊 断断 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即可明确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即可明确诊断。28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 疱疹性咽峡炎:大都为柯萨奇疱疹性咽峡炎:大都为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多发组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生于夏秋季。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腭弓、悬雍垂和软腭等处,有时腭弓、悬雍垂和软腭等处,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可肿大。颌下淋巴结可肿大。29 细菌感染性口炎:由链球菌、金黄色葡

13、萄球菌、细菌感染性口炎: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多见于抵抗力低下的婴幼儿。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多见于抵抗力低下的婴幼儿。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继之发生糜烂和溃疡,可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继之发生糜烂和溃疡,可融合成片,覆盖有灰白色、边界清楚的假膜,涂片染融合成片,覆盖有灰白色、边界清楚的假膜,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常伴有流涎、拒食、发热、局部淋色可见大量细菌。常伴有流涎、拒食、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巴结肿大,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30 手足口病:多见于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岁以下儿童,春夏秋季

14、节多见。临床以手掌、足跖和口腔、臀部发生特殊的圆形疱疹为特征,是以手掌、足跖和口腔、臀部发生特殊的圆形疱疹为特征,是肠道病毒异位感染的发疹性疾病,具有传染性。而小儿口炎肠道病毒异位感染的发疹性疾病,具有传染性。而小儿口炎以口舌粘膜上出现黄白色溃疡,局部灼热疼痛为特征。以口舌粘膜上出现黄白色溃疡,局部灼热疼痛为特征。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31治治 疗疗 方方 法法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温凉的流质饮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温凉的流质饮食,多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类。食,多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类。局部可涂疱疹净或碘苷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局部可涂疱疹净或碘苷抑制病

15、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金霉素鱼肝油。症状严重者予全身支持疗法。症状严重者予全身支持疗法。高热时可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用冰袋等降温;合高热时可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用冰袋等降温;合并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并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32预预 后后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一般病程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一般病程12周痊愈。但痊愈后可复发。周痊愈。但痊愈后可复发。33细菌感染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 过去称为急性球菌性口炎。口腔常驻菌在全身抵过去称为急性球菌性口炎。口腔常驻菌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损害,

16、因有损害部位抗力降低时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损害,因有损害部位的假膜,故又称为伪膜性口炎,常见病菌为链球菌和的假膜,故又称为伪膜性口炎,常见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葡萄球菌。34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肿,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界限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肿,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面,并有纤维素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剥脱假膜清楚的糜烂面,并有纤维素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剥脱假膜后可见出血面,不久又有假膜形成、覆盖。也可形成浅溃后可见出血面,不久又有假膜形成、覆盖。也可形成浅溃疡,假膜多为暗灰色。患处疼痛明显,流涎明显,伴轻微疡,假膜多为暗灰色。患处疼痛明显,流涎明显,伴轻微口臭。所属

17、淋巴结肿大,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伴寒战。口臭。所属淋巴结肿大,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伴寒战。全身症状数日消退,但口腔黏膜的炎症要持续一段时间。全身症状数日消退,但口腔黏膜的炎症要持续一段时间。35治治 疗疗 1.口腔护理;口腔护理;2.防腐漱口液,以磺胺类、利凡诺等为好防腐漱口液,以磺胺类、利凡诺等为好(吖啶黄吖啶黄);3.可局部用龙胆紫、锡类散、冰硼散涂;可局部用龙胆紫、锡类散、冰硼散涂;4.金霉素鱼肝油外涂可促进口腔黏膜生长;金霉素鱼肝油外涂可促进口腔黏膜生长;5.全身用药全身用药36坏死性牙龈炎坏死性牙龈炎 本病是由于厌氧菌的梭状杆菌和奋森氏螺旋本病是由于厌氧菌的梭状杆菌和奋森氏螺旋体

18、共同感染所致,未出牙的婴儿不会患此病。体共同感染所致,未出牙的婴儿不会患此病。37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发病特然,有灼痛、自动出血,侵犯牙龈缘,形成坏发病特然,有灼痛、自动出血,侵犯牙龈缘,形成坏死性溃疡,使牙龈乳头坏死、消失,但很少侵犯其他部位死性溃疡,使牙龈乳头坏死、消失,但很少侵犯其他部位粘膜,溃疡边缘不齐,表面覆盖一层灰绿色假膜,周围牙粘膜,溃疡边缘不齐,表面覆盖一层灰绿色假膜,周围牙龈充血、红肿,擦除假膜时,露出极痛的创面,流涎粘稠龈充血、红肿,擦除假膜时,露出极痛的创面,流涎粘稠带血,口腔内有特异的腐臭味。带血,口腔内有特异的腐臭味。38治治 疗疗 局部治疗以氧化剂为主,如局部治疗以氧化剂为主,如1-3%双氧水、双氧水、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彻底冲洗创面后,涂布复发龙胆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彻底冲洗创面后,涂布复发龙胆紫,也可局部用抗生素。紫,也可局部用抗生素。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口腔科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