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2).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336616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2).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一、设计说明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是选于本单元的一篇赠序。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在学习本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了解作者及文体; 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本文的对比、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学习古人克服困难、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 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教学时,可采用诵读法复述法品读法等相结合展开教学,也可直接采用讨论法组织教学。(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

2、词,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学习本文的对比、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3学习古人克服困难、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方案一:以古代一些经典的“嗜学 ”故事导入。通过故事的交流可以引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期待。例: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人们“嗜学 ”的故事有许许多多,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 你能讲述一例来与大家分享吗?今天, 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讲述古人的 “嗜学 ”,让我们一起走进送东阳马生序 。方案二: 从简介作者宋濂的生平引人, 引起学生对宋濂学习精神的敬佩之情,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方案三:

3、 由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苦乐观引入通过短时间的争辩,水到渠成的引入到文中的苦乐观。2教学切入点:方案一:从讨论文章的主旨切入。宋濂幼年求学时的条件是那样的艰难困苦,最终业有所精, 德有所成, 而当今太学生处于优越环境却业不精,德不成,何也?(引领学生深人文本,把握全文的脉络: 作者年少时求学艰难,但其用心诚恳专一,只觉 “以中有足乐者 ”,因此业精德成。 )方案二:从文章写作目的切入。作为明代的 “开国文臣之首 ”的宋濂,何以屈尊降驾, 为一个区区后生写赠序?在赠序中, 作者虽没有以尊长的教训的口吻来大做文章,却收到令人服膺的效果,其奥妙何在呢?(让学生反复咀嚼,吃透文本,就能感受到宋濂不是以长

4、辈和重臣的身份在说教,而是以先贤、 学者的情怀感受到马生的求学精神和敦厚人品, 并发自肺腑的现身说法, 以叙事代说理,融情于事,收到了极佳的效果。3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本文阅读的重难点:作者幼年时的学习条件怎样?而今的太学生的学习环境如何?二者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其目的是什么?我们将如何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苦与乐 ”?4.学法指导:第 1 页共 4 页 法。本文文 兼美,表达上繁而不密,疏而不松,情感上 而不密,略而不空,可 是字字 珠, 句句真情。通 反复 方能品味其中之妙 。教学中, 考 将 穿始 ,个 ,集体 ,分 ,分段 ,

5、 出其中道理, 出其 其中真情。 法。 本文是以篇自 文,同 其中内容又与学 密切相关,有 多 得学生 探究: 身 地地想:宋濂幼 求学真可 辛, 什么他 得“以中有足 者 ”?你从中能得出苦 的 生之由或苦与 的辨 关系 ?比 法。 由于本文在写法上运用了大量的 比,所以我 可以 学生通 比 来把握文章。 如:文章是通 哪些方面来体 自己当年学 条件同当今太学生有差异?从全文看,他 是在学 条件上存有区 ?五、拓展延伸:1 列 古人在 苦条件下勤 学 、以苦 的事例。 三 梁刺股囊 映雪 壁 光画荻教子2学完本文, 合 , 自己的学 条件、自己的收 及 意 。少年 因斯坦的教学 一、教学 想

6、(学情 估)少年 因斯坦是安排在人物 元的最后一篇 文,是一篇自 文。本文从文体上看是他 , 文章所 的人物是外国的著名的科学家, 然篇幅 , 但由于所 人物是学生 熟悉、 敬佩的人,文章 言也自然平 ,因此,学生 文章 喜 。本文 致而自然地叙述了 因斯坦从1 到 12 的学 ,着重凸 位 大的科学家在少年 期的一些突出特点。我 不妨 由 者的意 ,教学中, 重点引 学生去把握文中 因斯坦的具体典型事例, 去 因斯坦小 候的学 特点, 而去学 因斯坦身上具有的 秀精神品 。二、教学步 (一) 前准 搜集有关 因斯坦的故事, 取所喜 的,准 在 堂上复述。(二) 述故事, 入新 由学生 述有关

7、 因斯坦故事 入新 。相关 料:第三只小板凳世界 名的大科学家 因斯坦 小学的 候,有一次上 作 , 同学 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 、布娃娃等等, 惟独 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 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 看了很不 意, :“我想,世上不会有比 更坏的小板凳了” 因斯坦回答 :“有的。 ”他不慌不忙地从 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 起左手 :“ 是我第一次做的。”又 起右手 : “ 是我第二次做的 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然它 不能使人 意,但 比 两只 一些。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文章 目是少年 因斯坦 , 全文,文中具体地写了少年 期的 因斯坦哪几件事情?2.所写的

8、事件分 体 所 人物哪些方面的特点?(小 ,个人 言)板 :3 :陶醉于 琴曲(音 早慧)4 5 :迷住 “ ”( 求自然)5 :被老 反 (独立思考)第 2 页共 4 页6 岁:要求拉小提琴7 岁:还没学会说话10 岁:反对暴力专制制度(反对暴力)12 岁:阅读书籍证明数学定理(爱提问、刻苦钻研)3.归纳起来看,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爱因斯坦小时候最大特点就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4.从前边的分析来看,本文是按什么思路和主旨行文的?本文以时间为序, 将爱因斯坦少年时成长的几个小故事串连成文, 揭示了积极、 自主学习对一个人成长十分有利的道理。(四

9、)品味语言,精析文本。1.文章在刻画爱因斯坦时,着重在于描写他的“眼睛 ”,找出文中的这些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他们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 流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 他那小脑袋一歪, 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得多认真啊!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小阿尔伯特长得很不匀称,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因此家人担心他是低能儿,但“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 ”流露出来的光彩,又给人以希望:还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见他歪着头,闪着聪明的眼睛, 在那儿认真地听呢。 从那变化的眼神和表情中,显然被其中的音乐陶醉了。难道他理解了吗?三岁的阿尔

10、伯特,能够被音乐所吸引,“闪着聪明的眼睛”“认真地听 ”,并且 “眼神和表情 ”随着音乐而变化,说明他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表现出了他在这方面的早慧。父亲给他一个袖珍罗盘玩, 这个小玩艺可把他迷住了。 他爱不释手,把盘子转过来调过去,可那根针仍然指北。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寻思着,这是为什么呢?“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 ”,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写出了这孩子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 12 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一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见到小阿尔伯特 “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11、 ”时,就断定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果然,小阿尔伯特对大学生所教的物理学表现了不可遏止的热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一个人眼睛的描写可以起到表现一个人心灵的作用。2.课文中有不少句子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找出这些句子加以体会。尽管如此,这个小孩子对音乐的早慧却使他的母亲大为吃惊。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 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 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叔叔每次来都给他讲讲代数和几何。(五)拓展延伸1.你对少年爱因斯坦做的哪件事印象最深?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2.本文在突出爱因斯坦时,善于画他的“眼睛 ”,请你给你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画眼睛 ”。(注: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已在语文建设第206 期上发表;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也将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第 3 页共 4 页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