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课件.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346135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食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食疗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食疗,概 念,饮食养生基础,饮食养生的目的,食物的分类,不同需要的食养,概 念,壹,标题 文本,概 念,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膳食在人体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食物疗法和药膳疗法。 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早在1400多年前,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食疗”二字,首见于食疗本草。历代有关饮食疗法多以“食养”、“食治”、“食疗”的名称出现。 “药膳”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药物和食物相配伍,采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制作成的特殊食品。其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女传。,中医食疗学发展简史,萌芽时期,奠基时期,发展时期,兴盛成熟时期,完善时

2、期,远古至周朝 “药食同源“”最早的药物都是食物,最早的医疗正是饮食疗法 “火”、 “酒”,晋唐 孙思邈千金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近现代 中医食疗学 中医药膳大全 科学饮食强身大全,宋元明清 宋-李杲脾胃论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汉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养生基础,贰,标题 文本,饮食养生基础,标题 文本,饮食养生基础,食疗的基本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整体原则,夏季-多食西瓜、绿豆 冬季-多食羊肉、狗肉 秋季-多食梨,沿海地区-潮湿温暖

3、:清淡、除湿 西北高原-寒冷干燥:温热,散寒、生津、润燥,根据不同体质选择性的摄入食物,食疗的基本原则,辨病施食,平衡膳食,辩证施食,虚证-补益之品 实证-祛邪之品 表证-发散之品 里实证-通泄之品 里寒证-温里之品 里热证-清泄之品,消渴病,宜食用南瓜、山药 夜盲症,宜食用羊肝、猪肝 遗精病,无论何证均宜食用莲子,素问五脏生成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食物的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杀,食物配伍,标题 文本,食物的选择,四气作用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温热:温经、散寒、通络、助阳、活血 五味作用

4、 辛: 辛散-发散,行气活血 酸: 酸收-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 甘: 甘补-补益、和中、缓急 苦: 苦降-清热泻火,通泄大便,燥湿 咸: 软坚-泻下通便,软坚散结,食疗禁忌原则,热性病-忌辛辣、油腻 寒性病-忌生冷瓜果 皮肤病-忌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猪肝与豆腐、荞麦同食,引发痼疾 蜂蜜与莴苣同食-腹泻,产前宜凉、产后宜温,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肉生痰 鱼生火,所食之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人参与萝卜茶叶 茯苓忌醋,饮食养生的目的,叁,标题 文本,饮食养生的目的,滋 养 保 健 调 整 偏 衰 预 防 疾 病 延 缓 衰 老 辅 助 治 疗,标题 文本,滋养保健:

5、多选用味甘,性平的食物或药物 调整偏衰:选用寒凉或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以纠正身体的寒热温凉之性。 预防疾病:按目的选择不同食物或药物。如:提高人体正气、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预防肠道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延缓衰老:长寿的重要环节。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多从补益肺、脾、肾入手。 辅助治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确定食物和药物配合的方法、剂量、制作方法,饮食养生的目的,食物的分类,肆,标题 文本,饮食养生的分类,顺应自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四季五补: 春-升补、夏-清补、长夏-平补、秋- 滋补、冬-温补,食物的分类,1,5,4,2,3,常用食物,6,谷物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禽蛋

6、类 水产类 造酿品,食品的分类,甘平:粳米、玉米、地瓜、土豆、山药、芋艿(辛)、荞麦(微酸) 甘凉:小麦、大麦、粟米(咸)、苡米(淡、微寒) 甘温:糯米、高梁(涩),谷物类,甘平:黑豆、白扁豆(淡)、豌豆、蚕豆(微辛)、 豇豆(咸) 甘凉:赤小豆(酸、微寒)、绿豆(寒)、绿豆芽、豆腐 甘温:刀豆,豆类,食品的分类,1.我国人民的主食,是能量的基础 2.功效:补益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3.餐餐有谷物 4.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50-15og,薯类50-100g 5.粗细搭配(1:1;1:2),谷物类,粳 米,【别称】大米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经 【

7、功效】 补中益气、除烦渴、止泻痢 大米比药好一书中就详细阐述了如何食用米饭、米粥、米汤能够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失眠、肥胖、鼻炎、过敏等常见病的方法,带你走出不正确吃饭的误区。,薏苡仁,【性味归经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利湿除痹 【适应症】脾虚泄泻、水肿 寒湿生姜 湿热绿豆 脾虚者生姜+山药 【临床应用】1.糖尿病、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 2. 抗肿瘤,绿 豆,【性味归经 】甘,寒。归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1.痱子,痈肿疮毒:内服、外用 2.暑热烦渴,尿赤,小便不利 3.解药食毒:药物、农药、食物,黄 豆,【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

8、功效】补益脾气、 清热解毒 “豆中之王” “田中之肉” “绿色的牛乳”,食品的分类,根茎类 甘 凉: 藕(寒)、百合(微苦) 辛甘凉:萝卜、胡萝卜、慈菇(微苦) 叶茎花类 甘平:白菜、卷心菜、菠菜 甘凉:芹菜(辛、微苦)、苋菜(寒)、小青菜、 蕹菜(寒)、金针菜、莴笋(苦)、茭白、 茼蒿(辛)、笋(寒)、芦笋、枸杞叶(苦、野菜类)、荠菜(淡、野菜类) 甘温:韭菜、芥菜、香菜、洋葱(辛)、大葱 食用菌类 甘平: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银耳(淡),蔬菜类,1.每天摄入生重300-500g 2.餐餐有 3.颜色:绿、黄、红、紫、黑 4. 新鲜 5.泡-洗-切 6.武火快炒,能凉拌尽量凉拌,蔬菜类,

9、韭 菜,【别称1】壮阳草、起阳草 【功效】补肾助养 【应用】 肾阳虚之腰其酸软、阳痿遗精、遗尿等 【别称2】洗肠草 【功效】通便粗纤维 【应用】便秘,清除肠道异物,土 豆,【性味归经 】甘,平。归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益气健脾、缓急止痛、解毒 脾胃虚弱之胃痛、便秘:蜂蜜土豆饮 小儿水痘、痄腮、湿疹:车前土豆薏仁粥,土 豆,【应用】治疗湿疹 外用:土豆泥 内服:车前土豆薏仁粥,治疗方法:取料:土豆100g,车前草15g薏米30g。制法:将土豆削洗干净,切成小块,加入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熬成粥,然后再调入车前草,即可食用。每日1剂,连服3-5剂,土 豆,【应用】治疗静脉炎 【现代研究】

10、治疗皮肤疾病 龙葵碱(茄碱)具有兴奋平滑肌,加强血液流通 维生素B2保护皮肤受炎症的侵害 维生素B1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抗神经炎的作用,从而防 止皮肤受损,山 药,【性味归经 】甘,平。归胃、脾、肾经 【功效】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应用】 1.补脾肺肾:脾胃虚弱证;肺虚咳喘证;肾虚腰酸证 2.养阴生津:阴虚内热,口渴多饮糖尿病 3.固精止带:肾虚不固,遗精带下,食品的分类,鲜果类 甘平: 青梅(酸)、橘(酸)、大枣、葡萄(酸)、菠萝(酸)、 椰子、橄榄 (酸、涩)、 栗子 (咸) 甘温: 桃(酸)、杏(酸)、石榴(酸、涩)、山楂(酸)、 樱桃(酸)、桂圆、荔枝 (酸) 甘凉: 梨(

11、酸)、柿子(涩)、枇杷(酸)、无花果、苹果(酸)、香蕉(寒)、草莓(酸)、柠檬(酸)、甘蔗(寒)、 桑椹(酸、寒)、芒果(酸)、菱、香瓜(寒)、西瓜(寒)、 猕猴桃(酸、寒)、柚 (酸、寒),果品类,食品的分类,干果类 甘平:黑芝麻、落花生、白果(苦、涩)、 莲子(涩)、 芡实(涩)、南瓜子 甘温:胡桃仁(涩) 甘凉:罗汉果,果品类,1较前减量,含糖量大 2.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果品类,食品的分类,大 枣,【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胃、脾经 【功效】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和药性 【适应症】 1.妇女脏燥:甘麦大枣汤 2.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 鲜枣的维生素含量居水果之首,被誉为“百果王”“

12、活维生素丸” 山楂的6-8倍,弥核桃的10倍,橘子的13倍,苹果的70-100倍,梨的140倍,葡 萄,【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 补益气血、生津除烦、滋补肝肾、强筋骨 【现代研究】 1.抗自由基-葡萄多酚 2.改善心脑血管循环 3.保肝 4.抗癌 5.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食品的分类,甘平:乌骨鸡、鹅、鸭(咸)、鸽(咸)、鹌鹑、猪心 (咸)、猪肺、猪肾(咸)、猪血(咸)、猪蹄 (咸)、驴肉(酸) 甘凉:水牛肉、猪肉(咸、寒)、兔肉(寒) 甘温:鸡肉、山鸡、牛肚、猪肝(苦)、猪肚、羊肉 (热)、羊骨、狗肉(咸)、鹿肉,禽肉类,肉食类食物性能大多温和,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

13、能补益脾胃、滋补肝肾,补血,凡一切虚损病症均可以扶助正气,肉禽类,食品的分类,食品的分类,奶蛋类 甘平:鸡蛋、鸭蛋、鹌鹑蛋(淡)、 鸽蛋(咸) 甘凉:牛奶、马奶 甘温:羊奶、鹅蛋 水产类 咸寒:蟹、海带、紫菜(甘) 咸平:海参(甘)、乌贼鱼、海蜇、牡蛎(甘) 甘凉:墨鱼 甘温:对虾(咸)、鳝鱼 甘平:黄花鱼、带鱼、泥鳅、桂鱼、鲫鱼、鲤鱼、甲鱼、龟(咸)、燕窝,鳝 鱼,【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肝、肾经 【功效】补益气血、强状筋骨、止血、祛除风湿 【应用】鳝鱼主消渴,黄鳝鱼素可以双向调节血糖 气血不足、虚赢瘦弱、体倦乏力,食品的分类,调味品类 辛温:大蒜、生姜、胡椒(热)、花椒(小毒)、 茴香

14、(甘)、桂枝(甘)赤砂糖、醋(酸) 酒(甘、苦)、 味精(甘、温) 甘平:蜂蜜、白砂糖、花生油、菜子油(辛) 甘凉:麻油 咸寒:酱油,生 姜,【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发汗解表 【适应症】风寒感冒,肺寒咳嗽 脾胃虚寒或胃气不和 解鱼蟹、鸟兽肉毒,食 盐,【性味归经 】咸、寒。归胃、肾、大肠、小肠经 【功效】涌吐、清火、凉血、解毒 【适应症】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浓盐水催吐 慢性咽炎 慢性鼻炎,不同需要的食养,伍,增强免疫力类,不同需要的食养,润肤养颜类,健美减肥类,延年益寿类,美发乌发类,强身健体类,增强记忆力类,1,2,3,4,润肤养颜类,黄精、甲鱼、海

15、参、枸杞子、薏苡仁、肉皮、杏薏双仁茶,延年益寿类,人参、黄芪、山药、鸽、鳖、鱼、苹果、贝类,健美减肥类,薏苡仁、冬瓜、荷叶、莴苣、山楂、枸杞、菊花,美发乌发,何首乌、当归、黑芝麻、核桃、黑豆、 大麦、动物肝、肾等内脏,不同需要的食养,强身健体类,增加免疫力类,增强记忆力类,人参、当归、山药、小麦、糯米、动物蹄筋、骨骼,蛋黄、芝麻、花生、核桃、黄花菜、蘑菇、大豆、牛奶、鱼、木耳、香蕉等,冬虫夏草、山楂、大蒜、螺旋藻、芦荟、香菇、蜂胶、灵芝、薏苡仁,不同需要的食养,美白祛斑,苦瓜美白保湿,木瓜美肤面膜,苦瓜粉2匙、薏苡仁粉1匙、珍珠粉适量,加适量牛奶或凉水搅拌成糊状,敷于面部,15-20分钟温水洗净,每周2-3次,木瓜粉、鲜奶拌匀,加适量蜂蜜,敷于面部10-15分钟清水洗净。,润肤养颜面膜,薏苡仁粉、白芷粉各1匙,加适量蜂蜜和牛奶拌匀,敷于面部,15分钟温水洗净。,面膜,八音魔琴中国风系列作品之“虚竹”,这里输入您的副标题,作者:八音魔琴,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