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49452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组织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组织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学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名词解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组织学名词解释1. HE染色(原理)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间质中的成分呈红色。因此,HE染色法可将组织中各种细胞和细胞间质成分显示出来。2. 异染性当用蓝色碱性染料甲苯胺蓝进行染色时,组织中的糖胺多糖成分被染成紫红色,并非染成蓝色,这种色变现象称为异染性。3. 微绒毛(定义、结构、功能)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光镜下的纹状缘和刷状缘即由微绒毛构成。电镜下,可见微绒毛的表面为细胞膜,中轴的细胞质含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上端伸到微绒毛顶部

2、,下端插入细胞质中并附着于细胞质的终末网。其收缩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促进细胞的吸收功能。4. 连接复合体(定义)在相邻细胞间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同时存在,则成为连接复合体。各种细胞连接常可同时存在。5. 浆细胞(光电镜结构特点、功能)光镜下,浆细胞大多数呈锥体形或柱状,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靠近基底部。细胞基底部的细胞质呈强嗜碱性,顶部细胞质内聚集着许多圆形分泌颗粒,HE染色呈红色。电镜下,细胞基底部有密集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并有许多线粒体分布于内质网扁囊之间,细胞核上方具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有分泌蛋白质的功能。6.分子筛(具体分子组成、功能)以蛋

3、白多糖的立体构型为主体。糖蛋白在基质中形成许多有微孔隙的结构,称为分子筛。分子筛具有屏障作用,小于其孔径的物质(如O2、CO2及营养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而大于其孔径的物质(如细菌)不能通过。7. 软骨囊(组成、特点)在软骨陷窝的周缘,特别是在新生的软骨中,包围在一组陷窝或陷窝外,呈强嗜碱性(并具有异染性的特点)的部分称软骨囊,它是新生的软骨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8. 骨单位(别称、定义、结构组成)又称哈佛斯系统,由哈佛斯骨板与哈佛斯管共同组成。哈佛斯骨板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它们以哈佛斯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哈佛斯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的结缔组织。9. 网织红细胞(定

4、义、数量、结构特点)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用煌焦油蓝做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们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在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10. 造血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形态类似于小淋巴细胞,即细胞体小,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富含核糖体。有很强的增殖潜能,有多向分化能力,有自我复制能力。11. 肌节(定义、组成、意义)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都由1/2 I带+A带+1/2 I带所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结

5、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2. 闰盘(位置、结构特点)闰盘即心肌纤维的连接结构。光镜下,在HE染色标本中呈横行或阶梯状粗线。电镜下,闰盘位于z线水平,由相邻心肌细胞纤维的突起嵌合而成,在横向连接的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纵向连接部分有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信息传导,保证心肌纤维同步收缩。13. 化学突触(定义和功能)14. 运动终板(定义、光镜特点)位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到达所支配的肌肉后失去髓鞘,发出许多分支,每一分支终末形成呈葡萄状膨大,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形成化学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为运动终板。15. 周细胞(位置、功能特点)周细胞是毛细血管管壁中,紧贴内皮之外

6、的一种扁平而有突起的细胞,称为周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在血管损伤时修复,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16. 血-胸腺屏障(定义、组成、意义)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主要由以下5层组成: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2)内皮基膜 3)血管周间隙,间隙中可有巨噬细胞等 4)胸腺上皮细胞的基膜 5)最外面包裹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该结构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很难与胸腺细胞接触,避免引起直接的免疫应答,是保证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的结构之一。17. 淋巴小结(细胞组成、结构特点)是由B细胞为主(B细胞占95%,其余为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细胞、辅助性T细胞)密集而成的球状淋巴组织。功能活跃的淋巴小

7、结中心浅染,称生发中心,是聚集抗原并引起B细胞增殖的部位。生发中心可分为明区和暗区,其周围为小淋巴细胞,而且近被膜侧的小淋巴细胞常聚集成帽状结构,称小结帽。18. 肝小叶(定义、组成)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与贮脂细胞以及胆小管组成。19. 门管区(定义、组成)位于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中,内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是肝动脉的分支,小叶间静脉是门静脉的分支,小叶间胆管是肝管的分支。20. 肺呼吸部(组成)终末细支气管再继续分支为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由于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各段均出现肺泡,故构成肺的呼吸部。21. 气-血

8、屏障(定义、结构组成)是指肺泡腔内的O2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CO2之间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22. 滤过膜(别称、组成和功能)又称滤过屏障。有血管球毛细血管的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可滤过血液形成滤液(即原尿)。滤过膜对血浆成分有选择性通透作用。23. 致密斑(定义、结构和功能)远端小管直部末端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增高、变窄,形成一椭圆形斑,称为致密斑。致密斑的细胞呈高柱状。细胞质色浅,细胞核椭圆形,排列紧密,靠近细胞顶部。致密斑的基膜非常不完整,细胞基底部有细小而分支的突起,并可与临近的球旁细胞

9、和球外系膜细胞连接。致密斑细胞有细胞间隙,细胞表面缺乏酸性糖蛋白,是髓袢升支中唯一能通透水的上皮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敏锐的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的Na+浓度变化。当滤液内Na+浓度降低时,致密斑的细胞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促进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强远端小管储Na+排Ka+作用。24. 精子发生(定义、所含阶段)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精子发生包括3各阶段:1)精元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母细胞 2)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 3)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25. 精子形成(定义)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由圆形变为蝌蚪形精子的过程,称为精子形成。26. 排卵(定义、时间)成熟卵泡的卵泡液剧增,使卵泡壁、白膜和表面上皮变薄并局部缺血,形成透明的乱跑小斑。在酶的作用下,卵泡小斑处的胶原解聚,导致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透明带、放射冠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排卵时间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27. 黄体(形成,细胞组成)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深入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体积均增大,颗粒细胞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