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355511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具体技巧一、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

2、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这样的方法称做“关联推演法”。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假设的条件未确定)上海人不是医生。(否定的条件未确定)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A.甲不是湖北人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D.湖北人年龄最小答案:D解析:(1)先根据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条件:甲和河南人不同

3、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推断: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继续推断:丙是河南人。(2)通过题干中两个“否定的条件”,推断出确定条件“丙是河南人”。再从这个确定的条件入手,找相关的条件推演。(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龄大,比乙年龄小,可推出D:湖北人年龄最小。如图:湖北人丙乙右侧为年龄大者(甲)(河南人)(山东人)以上排列可见,甲是湖北人,年龄最小。提示:关联推演法在逻辑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决分析问题从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概念关系推理、充分命题推理等都要用到这个方法。总结:快读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快解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二、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试题:甲说

4、:我会游泳;乙说:甲不会游泳;丙说:乙不会游泳;丁说: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究竟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这类试题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这就是典型的利用矛盾解析的试题。解析这类试题,关键是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矛盾的。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

5、的马呢?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那么,无论是只有“一真”或是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在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反之亦然。了解了这些常识,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根据:甲说:我会游泳乙说:甲不会游泳这两个人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和“一假”,再根据题干条件: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这个说假话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说真话的。根据丙的真话“乙不会游泳”,断定:乙不会游泳;再根据丁的真话“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断定:除乙外,其余人都会游泳。至此,所有的疑问都清楚

6、了:甲、丙、丁都说真话,也都会游泳;只有乙说假话,且不会游泳。这是为说明矛盾类型题的“解析原理”设计的一个简单例题。三、确定条件多排除做首选。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逻辑判断题只给出一个确定的条件,只要“盯住”这个条件,快速寻找与条件相关联的其他条件。可有些题给出的确定条件有两个以上,甚至更多,这就有可能在四个选项中有不符合条件的选项。若能直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则不必运用其他方法。只要把条件代入,并排除与条件不符的选项,就可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关于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见下文实例讲解。例1.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

7、事的专业领域。已知: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画家曾为乙和作家画过肖像。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甲从来没有见过丙。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C.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答案:B考点:排除法解析:(1)根据条件“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推知甲和丙不是歌唱家,排除A和C。(2)根据条件“画家曾为乙和作家画过肖像”,推知画家不是乙,排除D。答案为B。四、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对于没有确

8、定条件的试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那就是假设法。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测试中,利用假设方法完成推理的试题越来越多。面对试题,在不能确定题干条件真或假的情况下,运用“假设”是重要方法。假设方法要遵照以下原则:假设某条件为真,依据这个真能推出系列的结论,否则,这个假设就没有应用意义;从假设为真的条件推出矛盾,则可断定这个条件为假。例1.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有如下对话: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丁说:乙说的是事实。经调查,证实这4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由此推出()。A.是甲做

9、的好事B.是乙做的好事C.是丙做的好事D.是丁做的好事答案:B考点:假设【解一】(1)此题似乎像矛盾解析题型,但题干中条件并没显现出矛盾。题干条件不确定,采用假设法。(2)假设乙真,则甲和丁都真,推出三个真,与条件两真两假不符,故乙必假。推出是乙做的好事。答案为B。【解二】假设丁真,那么甲和乙都真,出现三个真了,与条件两真两假不符,故丁必假。丁说“乙说的是事实”为假,推出:乙假。即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不是事实,实际是乙做的好事。因为只有一个人做好事,所以其他人都没有做。答案为B。提示:如果先假设甲为真,则乙、丙、丁的真假不能确定,解析试题要果断放弃这样的假设。总结:快读题中条件不明,不必再读

10、多遍;快解设真不成则假,设真成立立断。(当机立断是结论甚至就是答案)五、阅读要分清论据和论点。所谓论据,就是得到结论的根据,也称前提、例证、证据、假设、支持句、加强句等,统称为分句。分句对结论或观点具有说明、支持和加强的作用。所谓论点,也就是在论述中要表述的观点,也称论题、结论、看法等,具有结论性、概括性的作用。统称为主句。通俗地说,论据(分句)是“前提”,或称“原因”,是论述的依据;论点(主句)是“结论观点”,或称“结果”。在“必考”的论证类试题中,通常要求找前提或求结论,这个原因或结论都是作为答案混杂在选项中的,阅读的重要任务是分清论点和论据,也就是分清主句和分句。分句和主句的关系:分句是

11、支持证明主句的理由,具有前提性、条件性;主句是叙述的中心和主旨,具有结论性。在阅读试题中,一段并列关系的论述,其实是有主句和分句层次的。阅读中,分清主句和分句,是快速、正确解析逻辑论证试题的关键。例1.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

12、案:B考点:削弱主句解析:(1)整合题干:主句:专家观点,由于雨水冲刷,将先秦陶片冲入唐代古墓;分句:唐代古墓中发现先秦夔文陶片。提问要求:削弱“专家观点”,即主句。(2)选项B“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直接反驳专家观点“雨水冲刷带入陶片”。答案为B。(3)选项A“唐代古墓发现西汉文物”不能说明这里没有先秦文物。(4)选项C“除了先秦用夔文,唐代也书写夔文”以及选项D“古墓文物是墓主生前之物”不能说明“墓中没有被冲刷而来的文物”,因此不应入选。六、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要考查从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证据确证度。由A推出A的证据确证度是100%

13、,这种试题被称做“直观”题。“直观”题的特征是:从几个并列的条件中直接推出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如:雨亭学习好、身体好、事业心强。那么可以直接单独推出“雨亭事业心强”。亦可“重复式”地全部推出。这样的推理在普通逻辑中被称做“联言推理”。例1.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以上论述,可以推导出的是

14、()。2009年福建省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3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只能申请行政复议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只能提起行政诉讼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行政诉讼答案:D考点:联言推理解析:(1)整合题干:公民等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服复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2)根据“不服复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推出D,“对行政复议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选项A、B都不全面,和题干条件“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5、,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不符,排除。(4)选项C“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与题干“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矛盾,排除。例2.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又难以自然降解,于是形成环境污染的现象。由此可以推出()。2009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8A.白色环境污染难以消除B.高分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C.制止乱丢乱扔就能消除环境污染D.容易自然降解的固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B考点:联言推理解析:(1)根据题干“高分子化合物被乱丢,且难以

16、自然降解,形成环境污染”,可以直接推出选项B“高分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2)选项A与题无关,题干没有给出白色污染难以消除的条件。(3)选项C和D属于“非黑即白”,是错误选项。提示:此类题型容易受常识干扰,想当然地虚构了非题干的条件,因此就会误选一个与常识最为接近的选项,必须注意。例3.去年,广州市出台了对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验收规范,其中对漂浮类水生植物凤眼莲和浮萍的种植适宜水深不设限制,这意味着来自南美洲的外来物种凤眼莲可全方位用于该城市的水体绿化工程。根据以上信息,现有三个命题:.未来几年,该市水体绿化工程将大量种植凤眼莲和浮萍。.未来几年,该市与南美洲的凤眼莲贸易将急剧增加。.该市对种

17、植凤眼莲和浮萍的水域深度没作具体要求。以下选项中,哪项一定为真?()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8A.、和B.只有和C.只有和D.只有答案:D考点:联言推理解析:(1)试题要求对“结论性命题”作选答。首先概括题干分句:分句1:规范对漂浮类水生植物凤眼莲和浮萍的种植适宜水深不设限制;分句2:这意味着凤眼莲可全方位用于该城市的水体绿化工程。(2)备选项是对分句1的同义转述,在逻辑上是同一命题的完全重复,必然真。根据A推A公理,答案为D(只有)。(3)、两项都是没有确凿证据的猜测或想象,万万不可做推断出的真命题。提示:公务员试题中,从“水深不受限制”推出“水深不受限制”,从“有

18、基因组”推出“有基因组”,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公务员试题遵循着“A=A”这个逻辑公理。直观型试题比较好理解。从“有基因组”推出“有基因组”是可靠的逻辑结论。有些考生往往觉得:会这么简单吗?于是就选择无根据而受暗示的、却不合逻辑的推测、想象等错误选项。例4.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因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十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由此推断不出的是()。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7A.今后更多的人

19、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B.今后更多的人将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C.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D.发现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答案:D考点:归纳概括解析:(1)根据“人类基因组测试完成”,以及其他多个涉及“人类基因”的前提,已经确认人类拥有自己的基因组,可直接推出A: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2)根据“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对比,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可直接推出B:今后更多的人将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3)根据“绘制(人类个体)碱基因上的小差异”可直推出C: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4)D项说:发现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题干中只指出“个体差异”,没有提及“集合体差异”。答案为D。总结:快读简明理解题干;(简化语句如:有“基因组”“不限制”等)快解重复条件必选。(注:A=A是逻辑公理,证据确证度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