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356812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四组).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摘要 近年来,由于科技发展和经济速度的提高,全球的信息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蔓延在全球各地的信息技术革命在不断的进行。而中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相比以往,政府和企业也致力投入资金去建设。同时,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也要求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在物流中的发展也亟须提上日程。本文调研的正是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中发展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运用了成本核算、统计数据说明等方法来验证现状的真实性。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流 成本一中国物流现实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

2、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

3、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年份客运量(亿人)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亿吨)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197825.

4、4 1743 24.9 9829 198034.2 2281 54.7 12027 198562.0 4436 74.6 18365 199077.3 5628 97.1 26208 1995117.3 9002 123.5 35909 2000147.9 12261 135.9 44321 2005184.7 17467 186.2 80258 2006202.4 19197 203.7 88840 2007222.8 21593 227.6 101419 2008286.823197258.7110301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

5、问题。二信息技术发展跟不上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1信息技术总体应用水平较低,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我国多数工商企业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已开始起步,但总体水平不高,程度参差不齐。以电脑普及和应用情况为例,国内工商企业的电脑保有量还比较少,近50的企业电脑保有量不足10台,近80的企业电脑保有量不足50台。在电脑的应用方面,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和销售管理,超过50的企业将电脑应用于上述方

6、面;而在其他环节和领域的应用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企业最为核心的生产流程、业务流程、经营决策以及物流管理方面的应用还非常有限。2条形码技术应用开展较早,但普及程度仍然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要求。条形码作为商品标识方面的应用,在我国企业中开展的较早,普及水平相对较高。目前约60制造企业的产品采用了条形码标识,相对而言大中型企业的普及程度更高。值得注意的是,388的零售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条码化。这不仅对零售企业利用POS系统实现销售效率提高有较大影响,而且影响了整个物流流程的信息采集与反馈、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合作、以及物流作业自动化的开展。3EDI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企业之间物流信息

7、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EDI作为一种有效的、新型的商业信息管理手段,在中国的应用范围还非常有限,相对集中在进出口企业与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使用。就国内多数企业而言,真正意义上的EDI应用还远未开展,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技术条件和信息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二是EDI系统的开发成本比较高,多数企业缺乏充足的开发资金实力。三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在认识上尚未达成一致,有些上下游企业甚至没有意识到EDI的作用。4网络技术应用仍然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局域网、增值网(VAN)以及互联网是目前国际上物流领域中应用比较普遍的网络技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商业化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普及,网络技术已逐步

8、取代了EDI技术,但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网络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还处在起步探索过程之中。据调查显示,我国建有局域网的企业,制造业为447,批发业为313,零售企业为627。可以看出,局域网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水平还不高,只有零售企业的使用情况还比较好。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滞后分析1.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意识不强。众所周知,虽然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是相当低的。虽然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但许多企业还是只说不做,显示出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意识不够强。 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受到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9、”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制约。在这方面,对于众多企业而言,上网费用、带宽等因素仍然制约着企业的上网热情。 3.前期投入较大。采用信息技术要求较大的前期投入,因而企业的固定成本比重较高,规模经济明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达到较大的规模,才能使单位成本降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而规模小的物流企业如果在采用信息技术之后,不能迅速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则会处于两难境地。4. 企业规制影响信息化应用。目前,中国物流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一个直接原因是大量的物流活动仍然停留在工商企业内部。以制造企业为例,其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只有20%的物流服务是有专业化物流企

10、业提供的。5.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工商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仍然是以运输和仓储为主。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与手段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内容和手段过于简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物流信息服务、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方面,我国物流企业还没有或根本没有能力全面展开。6. 竞争主体多样且比较混乱,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网络和企业联盟尚未形成。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竞争主体非常多,既有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也包括拥有物流设施和能力的工商企业,还有相当部分的传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及货运代理企业。于这些竞争主体之间还没有根据物流流程优化的要求形成必要和合理的分工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从事不同物流作业环节的企业之间的长期交易关系和分工协作关系都还没有理顺,也因此影响和制约了像发达国家那样的企业协作群体或战略联盟的发展。四小结 所以,就对策而言,一方面要求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有规模经营的理念。对于规模小的企业而言,做大并不一定能做强,但它却是做强的一个必要条件。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或纲要,以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