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腐败.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42160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腐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透视腐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视腐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腐败.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透视腐败 特征码 EYnfsgCkiTyjtSnrGzRa 腐败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公 平正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腐败的 破坏性和危害性尤其严重,不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侵蚀着 党群关系,削弱着党的执政地位 在我国,诱发腐败的制度因素除了公共权力强大之外,还 有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值得重视,即在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中, 以公共资产形式存在的公共财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对这 些资产不能有效保护并合理分配,那么必然产生公共资源大规 模的流失,被私人或少数群体占有,不仅产生腐败,而且会加 剧

2、社会的不平等差距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保 障,反腐败重点应该放在解决那些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关 系最密切的领域和问题上,有效地发挥社会的力量和民主的力 量,减少甚至切断权钱勾结的渠道和网络,增强社会公众对反 腐败的信心和支持 腐败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 正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腐败的破 第 2 页 坏性和危害性尤其严重,不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侵蚀着 党群关系,削弱着党的执政地位。 在本质上,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公共资源的私人或个 别占有。在现代社会,随着国家

3、管理社会经济职能的增强,公 共权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干 预这些领域的活动。如果对如此强大的公共权力不能有效制约 的话,必然摆脱不了阿克顿勋爵的政治预言,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在我国,由于计划体制的历史, 公共权力有着干预广泛的传统。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 经建立起来,但是以项目审批权、资金分配权等为核心的计划 体制残余并没有清理干净,甚至在某些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并不想失去既得利益,以至出现了所谓的 “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以及“部门利益个人化” 的现象,腐败蔓延到更多的领域,涉及到更多的部门。据 20X

4、X 年的调查,在过去近 5 年全国反贪侦查部门共查办的 17 万多件 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生的领域已经从过去集中在党政机关、司 法机关、权力机关和金融、海关等部门,逐步扩展到社会各个 行业、领域和环节。在以前被人们认为是清水衙门的一些党政 部门、教育系统甚至殡仪行业中,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现象也 开始抬头。 在我国,诱发腐败的制度因素除了公共权力强大之外,还 第 3 页 有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值得重视,即在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中, 以公共资产形式存在的公共财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财产 包括国有企业、土地、矿产资源、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大量以各 种形式体现的国有资产和资金等。如果对这些资产不能有效保 护并合

5、理分配,那么必然产生公共资源大规模的流失,被私人 或少数群体占有,不仅产生腐败,而且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差 距。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不平等的拉大 是双重意义上的,既有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有财产分配差距的 扩大。而后者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公共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或 者被少数人占用。有数据显示,从总财产来看,人均财产最多 的 20%的人口拥有 59.3%的财产,而人均财产最少的 20%的人口 则仅有 2.8%的财产。 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公共资源的流失直接破坏着社会的公平 正义,威胁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具体体现为: 首先,腐败造成了机会和起点的不公平。公平的机会和平 等的起点是社会公

6、正的底线。个别人或群体利用公共权力破坏 社会竞争的基本规则,并通过侵吞公共资源来获得竞争的优势, 从一开始就拉大了社会内部的差距,破坏了社会的基本正义。 其次,腐败也造成了分配的不公平。这尤其体现在公共资 源的使用和分配上。而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原则,也是现代社会调整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公共权力通过 再次分配可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缩小社会差距,并帮助弱势 第 4 页 群体。在我国,由于制度的缺乏、监管的不力,少数人或群体 通过低价甚至无偿占用公共资源,一夜暴富,不仅造成民愤沸 腾,而且威胁着党和国家的威信。 再次,腐败诱发了社会道德的失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腐败分子基本上都是

7、官员。官员作为社会的优秀分子,且掌握 和使用着公共权力,遵守社会道德,成为社会表率,无疑是他 们的天职。可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如果出类拔萃的 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中央纪委向中 共十五大、十六大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1992 年至 20XX 年的两个五年间,全国处分党员数分别为 669300 人 和 846150 人,后者比前者增加 26.4%;开除党籍数分别为 121500 人和 137711 人,增加 13.3%;处分县级领导干部数分别 为 20295 人和 28996 人,增加 42.9%;处分厅局级领导干部数 分别为 1673 人和 2422 人

8、,增加 44.8%;处分省部级领导干部 数分别为 78 人和 98 人,增加 25.6%。腐败官员数量的增加虽 然彰显出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但也说明了腐败问题的严重。 最后,腐败的存在和不断产生侵蚀着社会信任的建立。和 谐社会也是信任社会。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把社会不平等控制在 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减少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国家的矛盾。 然而,由于腐败的存在,不仅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存在着怀疑, 而且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猜疑,彼此 第 5 页 都担心对方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不信任造成了两个 严重后果,一个是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不服从,另一个是政 府内部政令执行的不通畅。 党

9、和政府长期重视反腐败问题,并把它提到关系到党和国 家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提出要通过制度建设来遏止腐败, 并且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 深化。这些经验包括:从运动式反腐败转变为用制度来遏止腐 败;从建立反腐败体制框架转变为重视制度细节、有效地落实 制度;从体制内反腐败转变为体制内监督与社会监督、民主监 督并举;从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反腐败转变为全面的反腐败;从 国内反腐败协作走向国际反腐败合作;从约束官员行为走向提 升官员素质,加强道德建设,实现自我约束。就目前的情况而 言,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反腐败重点应该 放在解决那些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问 题上,有效地发挥社会的力量和民主的力量,减少甚至切断权 钱勾结的渠道和网络,增强社会公众对反腐败的信心和支持。 在反腐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 现有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不能让腐败破坏掉改革开放的大好局 面,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 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理解,才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宽松 的环境中解决腐败问题,并从容地构建反腐败制度。我们一定 要有紧迫意识,抓住时机,扎实推进反腐败进程,为构建社会 第 6 页 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