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代表团赴欧洲十国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649672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代表团赴欧洲十国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代表团赴欧洲十国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代表团赴欧洲十国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代表团赴欧洲十国考察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区代表团赴欧洲十国考察报告 特征码 oKhZihIvBsCyHmMlgGbk 以区长同志为团长区考察团一行 18 人,受德 国慕尼黑、多特蒙德市城建部门的邀请,于 20XX 年 12 月 7 日 24 日,对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士 等 10 个国家的 19 个城市进行了考察。和慕尼黑城市房屋规划 研究院和多特蒙德市规划建设局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着 重考察了解了德国城市发展及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 做法。一路上,十几个城市的城市建设、历史文物、风物人情、 经济发展,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触。通过考察,增 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总结了经验,得到了启

2、示,结交了朋 友,加深了了解,为做好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起到了良 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欧洲城市的建设印象 (一)城市品位高、特色鲜明 我们所访问考察的 19 个城市,无论是规划建设理念,还是 城市功能的实现,都立足品位高、体现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具 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走在街道上,见不到太高太大的建筑,新建 筑也很少,单独看每个建筑,除了一些标志性的大型公共建筑,如 火车站、博物馆、音乐厅、教堂等外,也谈不上多么美丽动人, 第 2 页 但统一的风格和协调的色彩,使得每一条街都显得那么古朴、 庄重、和谐和亲切,顿时觉得正是这种单体建筑不事张扬、不 标新立异,而是互相关照,互相呼应,才营造了街道

3、统一和谐 的整体美。欧洲大多数城市的许多街道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有轨 电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有轨电车宁静有序地穿行在并不横平 竖直、也不宽阔的街道上,与街道两边古色古香的建筑构成了 朴实无华、耐人寻味的街景,无形中就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 古老而深厚的底蕴。欧洲各国的城市交通都很发达,城市居民 出行基本采取公共交通的方式。公共交通快速便捷,四通八达, 给人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信赖与保证。城市的周围都建设了大 型的停车场,限制私人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很好地缓解了交 通矛盾。欧洲各国的许多城市,道路多以广场或标志性建筑为 中心,成放射分布,由于道路的形式,道路的叉口较多。但道 路标志都十分明确,每一条路的

4、指示及市区出口指示都非常的 完善。我们在法国巴黎时,陪同我们的导游介绍,如果在巴黎 迷了路,你就沿指示牌向市中心方向走,不多久,你就能通过 明确的道路指示牌,找到你要走的路。滨海城市的规划建设突 出海洋特色,以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城市设施完善,城市管理 科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地势低于海平面的“水下城市” , 城里河网密布,有“北方威尼斯”之称。以前整个城市的房屋 都不得不以木桩打基,城市就象架在无数个木桩上。不仅要向 海上要地,还在河上建房,阿姆斯特丹的河道上泊有 2 万多家 第 3 页 “船屋” 。虽然是船屋但设施齐全,风格统一,形成了一道靓丽 的河岸风景线。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四面环海,由

5、 118 个小岛组 成,城中近 200 条大小河道纵横交错,400 多座风格各异的桥 梁相互联通,构成一幅人工与自然交融的绝妙风景画。 欧洲属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市民收入水平都比较高, 目前市民的收入约是我国的 10 倍左右。但住宅建设从外表看, 都比较朴实、自然,不一味追求外表的豪华,周边的环境很好, 绿化讲求实效,以树木和草地为主,自然感很强。欧洲各国的 住宅建设,一般都不成体系,没有围墙,很少见到像国内几百 亩、上千亩的整齐统一的开发模式。 欧洲的城市建设注重细节。交通信号灯都设置于人视线平 行的位置上,不像国内必须仰视才能看到灯光。老城市的动力 系统和照明系统多固定在沿街的墙面上,

6、有效的减少了道路的 破挖和街面的柱杆。路灯并不华丽,几乎没有多头的华灯。建 筑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十分完善,房檐滴水在欧洲是不存在的, 楼顶上的雨水全是通过水槽输进排水管直接排到地下的。城市 小街小巷、人行道及广场的地面大多采用小方型石块铺筑而成, 呈圆形放射图案。这些都是城市的细枝末节,可唯其小,却真 正地反映出欧洲人做事的切合实际和精到细致。 欧洲的村镇建设看似毫无章法,绝无布局的零乱摆设,朝 向无南北,占地无大小,地势无高低。但细细来看又觉得甚得 自然之法,舍弃了人工的有序而取其自然无序;舍弃了人工的 第 4 页 严整而求其自然灵动。房子或沿路而筑,或随坡而建。村落掩 映在花树之间,外围或

7、是林木莽原,或是碧绿的、毫无杂色草 的绿地。那种自然的灿情,简直可以把你的肺腑照亮,任何没 有去过这些国家的外国人,都不会想象出这些村镇仙境般的美 妙。同时,不由得让你对村镇规划建筑师的匠心独具肃然起敬。 (二)人文气息浓、环保意识强 文化欧洲。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 化的兴盛,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学、艺术的共同繁荣,对 欧洲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漫步在欧洲的城市 街道上,街景和建筑物上写满了文明、艺术和知识的历史,似 乎是在阅读一部生动的欧洲人文发展史诗。许多我们所熟知的 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的雕像或矗立于街头,或嵌凸在建筑 物上。仅意大利的佛罗论萨城,就可

8、以看到点燃文艺复兴烈火、 追寻自由与科学曙光的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但丁等 四大杰出人物的光辉形象。米开朗其罗的传世之作“大卫”雕 像也赫然于街头。 梵蒂冈的圣彼德堡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分别花费了 1600 年和 180 年才完全建成,这些教堂的建设周期虽然分别经 历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但从建筑来看,好象是一个建 筑师、一班能工巧匠建造而成的,我们无论从建筑教堂的用料、 施工工艺、雕塑与绘画艺术,还是整体建筑风格,都像是一气 第 5 页 呵成,看不出任何不连贯的地方,哪怕是一个细节。从欧洲的 这些教堂建筑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欧洲各地到处可见不朽的建 筑,其柱梁是石头做的,其墙壁是

9、石头做的,其屋顶是石头做 的,室内装饰大部分还是石头做的。这些建筑所有的细节都特 别的讲究,比如 500 多年前建造的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每一 块的绘画都十分科学,色彩是那样纯正和鲜艳。比如圣彼德堡 有数不清的大理石雕像,每副雕塑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皮 肤纹理都栩栩如生,连所穿衣服的皱纹都十分逼真,据说这些 大理石雕像每件作品的雕刻都耗时在五十年以上。在瑞士的卢 塞恩,满街都是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 每座城市的古建筑都镶着一块铜牌,铜牌上记录了何年何月何 人诞生在这座楼上,记录这座楼房历史上有何功用。意大利的 罗马城,2000 年前的古神殿和斗兽场巍然屹立。完好的保存着 古

10、城,清晰的透出古城的历史。通过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 记住历史的方法可以是文字,但城市及其城市拥有的建筑,更 能让人感动。欧洲的城市是一部充满文化智慧和令人愉快的书。 诚信欧洲。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欧洲对人的信任。欧洲大 部分宾馆房间内有付费饮料等食品,客人离店时在宾馆前台自 觉结帐,而没有查房之说。导游告诉我们,在欧洲购物,只要 是在正规的商店,虽有价格高低之别,但绝对没有假冒伪劣产 品出售。在欧洲的火车上都配有单独洗面池、洗漱用具及饮用 第 6 页 矿泉水,在火车到站时,厕所是不锁的,厕所内贴有“停车时, 厕所请勿使用” ,旅客都能自觉做到。在欧洲看不到占道非法经 营的小商贩、小摊点,更看不

11、到站在马路上的城市监管者。 和谐欧洲。欧洲城市的夜晚是宁静的,尽管临街的餐馆、 酒吧灯火通明,人们兴趣盎然的喝着啤酒、咖啡或吃着什么, 街上行人三五成群,街心广场或花园的长椅上坐着老人或情侣, 还有艺人在街上的表演,但没有喧哗、没有吵闹,一切都显得 那么悠闲、清雅和随意。初来乍到遥远的欧洲,不仅没有感到 陌生,反而处处感到亲切。在经过没有红绿灯的街道斑马线时, 大多数司机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走,当我们按照中国行人习 惯退到马路边上时,他们会微笑地招手,示意行人优先。欧洲 很多设施都很人性化,如罗马街上到处有水供饮用。德国政府 规定城市繁华地段每隔 500 米应有一座公厕;一般道路每隔 1000

12、 米应建一座公厕;其他地区每平方公里要有 23 座公厕。 整座城市拥有公厕率为每 5001000 人。所有的厕所都有衣帽 钩,每个酒店卫生间都有 2 筒卫生纸等。每到一个景点出入、 到宾馆住宿登记或是乘船登机,欧洲人都自觉排队,人多人少 都没有拥挤现象。海边路旁、城中街边,车辆多不胜数,却没 有乱停乱放现象。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氛围。 环保欧洲。欧洲所有的厕所都干干净净,没有异味,所有 厕所均有水龙头、卫生纸和洗手液。我们所住的宾馆, 硬件有 好有差,但都干净方便,没有一点污垢。欧洲的许多河面没有 第 7 页 任何漂浮物,河水也清澈。欧洲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也干干 净净,路面与路边几

13、乎没有塑料袋、饮料瓶、废纸张等。在瑞 士,家用废旧日用品等必须送到指定的回收点,回收点上有好 几个回收箱,每个回收箱上都写有不同废旧物品的名称。所有 的城市、乡镇都有废旧物品回收中心,通过这些回收中心,对 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处理。瑞士是一个花园国家,每个居民是城 市的绿化主体,树木成荫,鲜花绿草塑造美好国家为己任的理 念已深深扎根在每个家庭。就拿日内瓦为例,无论是坐车还是 步行,从不同角度看,都有绿荫美景可见。 二、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 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如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民居等都 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为世人瞩目。作为有着悠久的蒙古 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当前已处

14、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区要充分 借鉴欧洲的做法,尊重和珍惜民族文化遗产,在不断创新和发 展同时,应坚决保持并形成鲜明的民族地域性特色。城市建设 要有品位、有特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找出与其他城 市不同之处,做足做好特色。同时,在实践中,要做到三个 “三位一体”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最大限度 地避免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造成城市建设工作的不协 调,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效率的提高。二是经济、文化、自然 第 8 页 三位一体,要重视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把城市的文化品位进一 步提高,把文化底蕴进一步加厚,同时在建设中注意自然资源 的保护

15、与利用,力求使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完美结 合。三是历史、现实、未来三位一体,坚决杜绝一切因现今的 发展需要而破坏历史遗留下的财富的做法,在现实的开发建设 中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为后人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 源,不能因为现实的需要而牺牲后人的利益。 (二)不断创新区二期发展模式 1、要转变规划设计理念。城市规划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景 观和地势,按地形、等高线进行城市设计,随自然地形进行开 发建设,体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要提高对城市空间的规划 设计水平。一个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 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 的特征。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

16、头的绿地、道路交叉口、 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是指商业街、林荫道、景观带等 线性空间;面是指城市中心广场、站前广场、中心公园等,城 市设计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从定位、定量、定 形、定调等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所在城 市中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各方 面的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 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见效,并且系统化的操作, 可以避免好大喜功的盲目建设以及随之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第 9 页 要创造城市空间个性特色,充分考虑与城市的传统文化、社会 经济以及地貌、环境、风俗习惯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 彩

17、、地形、风貌等综合手段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要塑造 “人性化”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应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达到 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要强调参与性,环境设施不仅应具 有观赏性,更应创造条件让人们参与活动,使审美、参与、娱 乐渗透与结合。 2、要转变发展观念。一是要转变片面追求规模效应的观念。 不能片面追求张扬性的城市排场,而忽视或弱化城市发展的质 量和功能。从区首期开发建设来看,城市虽有宽大的主干 道,但缺少科学合理的路网结构;虽有污水处理厂但无完善的 排水管网;虽有绚丽的霓虹灯,但公共交通滞后;虽有成片的 居住小区,但商业、停车等服务设施短缺。功能不完善必然制 约城市的和谐发展,影响城市的可

18、持续发展。二是要转变片面 追求速度和效率的观念。在二期城市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速 度和效率,避免规划设计脱离科学性。在欧洲极少有城市危害 居民健康的事件发生,在城市建设中,绝对不允许出现劣质管 道对水质的污染、多层住宅的二次供水污染、无限通讯视频发 射辐射污染、变电器与高压线路电磁辐射伤害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欧洲国家学习,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始 终把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否则城市建设就回舍本逐末。 第 10 页 3、要创新发展模式。一是要促进政治生态平衡。不能过分 强化党政机关的中心地位与职能的倾向,要把促进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城市建设必

19、守的原则。在欧洲,市政厅办公场所与其它建筑毫无区别,门 口没有士兵和警察,甚至连标识牌都没有,人们可以自由进出, 市长和市民没有丝毫距离感,大家都平和的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里。二是要促进社会格局均衡。在城市居民区的规划中,不能 把风景好、生态优的区域用来建设高楼住宅、别墅群,不能把 自然环境差或城市边缘的区域用来建设普通居民住宅区。要按 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促使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阶层的人们生活 于同一区域,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和睦相处,创造均衡的社会 格局,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4、要提高发展质量。一是避免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发展速 度而忽视发展质量的倾向,为人与社会的适应和人的素质的提 高创造环境。在

20、城市开发建设中必须重视公共教育、公共文化、 公共娱乐与体育设施的建设,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创造 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发展环境。二是避免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 忽视文化建设的倾向,为社会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欧洲 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除国民教育发达外,相当大程度上还得 益于社区公共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健全和社区教育、文化 的繁荣。我们的城市建设中要塑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在把 农民转为市民的同时,把他们培育成有文化、讲文明、会经营、 第 11 页 守法规的城市居民,增强他们在新环境中生存、创业、发展的 能力。要切实加大对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形成覆盖全社 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体系,不断适应城市居民 提高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 十几天的欧洲之行,从认识上讲,既清晰,又模糊。说清 晰,是因为清晰的看到了欧洲十个国家城市建设方面一些表象 的东西;说模糊,是因为有太少的人给我们讲一些深层次的东 西,也无法做一些深入的研究。看了、听了、想了,写成这篇 走马观花后的体会,难免会有偏见和主观,但希望会有一些启 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