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651852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 特征码 tAbxcuZzSdkOUgjhBZEI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整体状况的全面普查, 在对全市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形成原因、总体规模、分布状况、 生存环境、活动规律和群体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深 入的了解的基础上,探讨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管理、服务工 作的具体思路与对策,并从社区青少年、青少年父母、社会服 务机构和政府等方面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主题词 社区青少年 生存发展 工作机构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今年三月以来,根据市委、市府领导关于加强社区青少年工作 的要求,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联

2、席会议办公室决定对全市社区青 少年的整体状况进行一次普查,力求通过此项调查,对全市社 第 2 页 区青少年群体的形成原因、总体规模、分布状况、生存环境、 活动规律和群体行为特点等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调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具体组织落实。4 月中旬开始,团市委 同零点调查公司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并于 6 月首先在浦东、长 宁和杨浦三个区开展调查。7 月 1 日起,其他 16 个区县的普查 工作全面开始。全市 6000 余名社区青少年工作者接受了调查工 作的专题培训,并深入社区开展入户调查。全部问卷回收工作 在 8 月中旬结束。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 社区青少年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特征

3、 社区青少年中,男性多于女性,他们极大部分未婚并与父母同 住,主要由父母做监护人。相当一部分人居住环境恶劣,虽然 约八成半的人士父母关系完整且和谐,但尚有 14%处于不和谐 或不完整的家庭之中。 (二)社区青少年的就业素质及其需求 1、人力资本量不足,缺乏竞争力 5.8的人存在健康问题,其中,智障者占 60,肢残者占 16。失业或失学的时间平均为 19.5 月,持续一年以上者接近 一半。大部分人中学毕业后没能继续就学和就业,属于被迫失 业或失学。主观原因中,44.4的社区青少年没有找到满意单 第 3 页 位。一般而言,学历越低,失业或失学持续的时间就越长。技 能匮乏,约 70%人士通过学习掌握

4、了一项及以上的技能,其余 30%人士则一无所长。 2、就业愿望强烈,但没有得到满足 社区青少年有强烈的就业意愿,但是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中大 多数人正在从事临时性工作、充电学习或两者兼顾。他们希望 获得的最大帮助是得到工作和学习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助于 以非正式支持网络略多于向正式支持网络。前者如:父母、同 学、朋友、亲戚、社区工作者,后者如:劳动力、人才市场、 街道劳动职业介绍部门等。在各类求助对象中,社区青少年求 助于父母和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最多(分别占 28.3和 22.8) , 选择工青妇组织的比例较低(0.7) ,其他求助对象中同学、 朋友的比例相当高(43.7) 。 (三)社区青少年的

5、心理特征及其需求 相当部分社区青少年对社会持怀疑的态度,对外界有较强不信 任感。在他们眼中,外界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不友好世界。 他们认为, “现在社会上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人” , “现代社会是 弱肉强食的社会” , “善良的人吃亏” 。害怕孤独是他们的心理特 征之一。因为害怕孤独,他们喜欢集群;其中,16-17 岁的社 区青少年害怕孤独的情况最为严重。此外,学历越低者越害怕 孤独。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身体状况、社会交往等充满自信。 约有 2/3 的青少年并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适应社会竞争,不过 第 4 页 也有一半左右的人对“我很能干”的说法不置可否,92.8%的人 认为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一半

6、以上人认为自己讨人喜欢。 (四)社区青少年的生活与交往状况 相当一部分社区青少年的收支不平衡,接近六成的人支出超过 收入。社区青少年的交往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朋友对他们有 一定影响力;学历越低者,其朋友是社区青少年的比重也越高。 他们在朋友家、自己家、网吧、快餐店和红茶坊集群的情况较 多。其中,16-17 岁人士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在自己家中 和网吧聚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电脑网络在社区青少 年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学历层次越高,喜欢上网者越多。 (五)社区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及影响因素 与其他群体相比,社区青少年有前科及不良行为的频率相对较 高。约有 3.3%的人犯有前科,其中,斗殴伤害(

7、45.7) 、偷 窃(35.3) 、抢劫、吸毒等 4 种最多。16-17 岁成为问题的高 发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前科的比例有所下降。不同年龄社区 青少年的前科重点不一。16-17 岁,偷窃和抢劫的比例较高; 18-21 岁,斗殴伤害、吸毒的比例明显上升,犯罪类型也变得 复杂。不良行为中“与不良青少年结群”最为常见,其次分别 为夜不归宿、打架斗殴、偷窃等。如果其朋友也是社区青少年, 那么社区青少年本身出现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他们的 朋友观念越强,越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其中,年龄较小、学 历较低的男性社区亲少年首先值得关注。 第 5 页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 重视发挥社区青少年的主

8、体作用 1、培养对社会、个人、前途的达观认识 应该认识到,虽然个人不可改变社会,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 的态度和行为完全可以改变从而逐步实现个人社会化。他们一 方面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形象、身体状况、社会交往等充满自 信,另一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个人实现自己目标的艰巨性。我 们应该引导他们乐观、自信地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比沉湎过去 更重要,不要因为暂时困境而却步,应该清醒第认识到,只有 自己不断努力才是未来可能成功的基础。 2、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方式 应该引导社区青少年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的社会参与和 角色体现,对父母、家庭尽自己的责任。在积极劳动增加收入 的同时,勤俭节约以为未来生活打下经济基础

9、。根据青少年阶 段害怕孤独、喜欢集群、强调朋友观念的特点,我们应该引导 他们积极与好朋友交往、努力多交好朋友、逐渐远离坏朋友, 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建立必要的、支持性的社会资源。 3、帮助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我们发现,在 932 名有过工作经历的社区青少年中,有相当大 部分人因为不正确的就业观念而离开岗位。有些人嫌自己的原 有岗位收入太少、工作太累、路远、工作不稳定而放弃工作, 第 6 页 有些人则因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放弃就业。我们应该引导他 们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在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竞争力不强、劳 动市场整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家应该爱惜就业机会,吃苦 耐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自

10、身的实力。 4、引导注重自身技能培训 社区青少年中大部分人中学毕业,30%以上的人身无所长,其余 人士的技术功力也不高。他们比较适合于传统行业中技术要求 不高的工作岗位,而这些行业在我国加入 WTO 过程中受冲击最 大,目前的劳动力也大量过剩。因此,我们应该引导他们积极 参加在职和专职培训,巩固老知识、学习新本领,扩大自己的 专长领域,强化自身的综合实力。 5、帮助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就业服务 要引导社区青少年通过开发与吸收与原交往类型相似的人士、 恢复与某些人士的联系等形式,推动他们扩大原有社会支持网 络的人数。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培训班等手段建立新网 络和获得新朋友;其中,开发或增加与

11、就业机构人员、相关专 家的交往尤其重要。社区青少年要正视就业服务的重要性,到 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所、街道居委会、人才市场等各种政府或 市场化就业服务机构获得强化心理、岗位中介、技能培训等多 类服务,努力获得尽可能全面的服务。 (二) 明确社区青少年父母的职责 父母是社区青少年的监护人、老师和模仿对象,家庭是社区青 第 7 页 少年的港湾。调查发现,社区青少年问题首先是家庭问题。父 母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家庭的完整程度和人际关系都给青少年 的心理带来巨大影响,并可能影响其观念与行为。一要通过家 长学校、影视媒体、社会评比、经验交流等手段,帮助父母宏 扬正确的观念和行为,纠正进而预防其不当方面,建立

12、良好的 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二要通过多种方法,帮助父母拥有和提 升教导青少年、规范孩子行为、激励孩子、保护孩子自己、指 导孩子交友、就业和就读的正确技巧。三要激励父母学习从而 提升自己实力,是帮助父母尽好自己职责的不二法门。如此, 一方面,父母有能力和实力为子女作出表率,另一方面,社区 青少年也拥有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利于增加社区青少年的 积极和正当的认知和行为,预防、治疗和减少他们的不良乃至 偏差行为。 (三)完善社区工作机构的运作及职能 1、设立专门的社区工作机构和专业青少年工作者 建议设立三个层次的机构。一是社区青少年工作领导与协调机 构;成员包括街道干部、学校老师、家长代表、社区青少

13、年代 表、职能部门人士、企事业单位代表、专业化的青年社会工作 者等;具体工作包括指定工作方向,设计工作计划,审批办公 室和工作小组的行动计划等。二是社区青少年工作办公室,由 经过专业课程培训的专业青少年工作者担任主任。办公室执行 委员会通过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需要指定行动方案,统筹工 第 8 页 作小组的行动,进行内部管理等。三是办公室下设若干任务中 心的工作小组,分管及执行与社区青少年的相关工作,组长担 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2、设立专门的社区青少年工作场所 一是社区青少年工作应该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在可行情况下开 设社区青少年的专用活动场地。二是鉴于网吧、快餐店、茶坊 等是社区青少年目前的主

14、要集群场所,我们开展工作时可以借 用上述资源。三是要利用传统的教育基地如学校、企业、部队 等机构的场地和设施,单独或与这些机构共同展开社区青少年 工作。 3、针对社区青少年需要加强综合培训 培训的最终目标在于利于社区青少年成功就业或读书,具体目 标在于教导生活态度、交友技能、专业技能、社会规范,优化 其心理素质,激励其增强知识、增强找工和学习动机和行为。 培训内容可分为讲授、训练和帮助发展互助小组三部分。讲授 部分可包括正确生活态度、交友原则、专业技能、社会规范, 心理调适当技术,找工技巧等。培训部分可包括交友角色模拟、 社会规范体验、碰壁和障碍训练、社会支持演练等。课程结束 前,教师帮助参与

15、者组织成立各类互助小组,并协助决定本班 同学日后联络和活动方式、确定重点帮助个案等。为此,社区 青少年工作机构应该建立信息中心,帮助提供有关信息,机构 最好能建立专家咨询部,以对有特殊需要者进行某些类型的特 第 9 页 殊服务。 4、优化社区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一要协助建立和维持各种有益健康的社区青少年小组,利用多 种形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动力,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行 为和努力。二要组织家长学校,传授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 本知识,交流为人父母的成功经验,学习社会规范和政策法规, 介绍强化青少年能力的技巧和方法。三要发挥社区青少年工作 机构沟通上下、整合需要的作用,把握上级政府“从上而下” 的

16、计划和社区青少年“从下往上”的需要,与相关社区机构、 社会资源合作,共同为解决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和满足社区青少 年的需要努力。 (四)强化政府的角色作用 一要成立帮助社区青少年的专门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帮助社 区青少年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的宏观环境。二要组织多层面的 专职工作者队伍,并配套相应的制度。三要加强提供各方面信 息,拨出专款、在资金与信息流通机制方面多下工夫,积极帮 助社区青少年。四要对青少年进行培训以提升其综合实力。五 要增强社会保障的积极功能,提高社区青少年就业成功率、就 业速度和就业质量。六要对特殊社区青少年采用特殊社会政策。 如智障、肢残者要保证必要的基本生活费用,尽可能帮助就业; 有前科的社区青少年要得到更多帮助。七要组织针对性劳动力 市场、开通劳动投诉渠道、保证成功再就业者的基本利益。八 第 10 页 要扩大经济环境对劳动力需求、缩小劳动力供给总量。九要通 过增加学习来减少社区青少年的规模。如延长学习期限,实现 12 年制义务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和扩大职业教育等规模,强化 劳动预备制度,转岗资格制度。十要倡导有利于社区青少年就 业的社会环境,形成利于社区青少年调适身心、开展找工行为 的良好社会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