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654955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县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 特征码 KqpbrUHnZEAyCIOaCImq *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执政为民、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和建设 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把解决农村“一保五难”作为提高农民 生产生活质量重中之重的民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 责任,精心组织,协调联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县解 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解决“一保五难”的基本情况 解决最低生活保障方面:20XX 年全县共有 2056 户 5083 人纳入 低保,其中农村类 1682 户 4007 人,城镇类 374 户 1076 人;

2、共 发放低保金 218 万元,其中城镇类 62 万元,农村类 156 万元, 另有基本医疗救助金 43 万元。据调查测算,20XX 年全县低保 总人数 6643 人,已领低保金 5083 人,应保未保 1560 人,共需 资金 486 万元。 解决住房难方面: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我县原定从 20XX 年起, 第 2 页 用三年时间完成 566 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在工作中,我们 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只用了一年时间全部完成了农村危改任 务,比市计划提前了 4 年。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完成了官圩红 中新村 165 户 692 人水库移民住房改造。同时,积极开展“卫 生进村居,健康在家园”活动,大力

3、创建生态文明村,改善农 村生活环境,20XX 年,新创建 106 条生态文明村、9 条广东省 卫生村。目前,全县建设生态文明村 162 条,今年计划创建 150 条。去年县城新建解困房 28 套,解决 22 户特困户住房问 题。从今年起,用 3 年时间,每年建设 40 套城镇特困户住房, 解决我县 127 户 508 人城镇特困户住房问题。 解决行路难方面:全县有县、村(包括通自然村)公路 783.3 公里,其中县道 76.4 公里,村道 706.9 公里。从 20XX 年 4 月 初,我县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到 20XX 年底,完成了 县通镇、行政村硬底化公路改造 349 公里,实现

4、了行政村通硬 底化道路,比省计划提前 6 年完成任务,基本上解决了山区群 众的“行路难”问题,并且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文 明、加快奔康致富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今年我县还将启动 50 公里大自然村通硬底化道路,抓好省道荔池线、县道马河线、 旺凤线、长建线、官沙线、九凤线等约 75 公里的改造建设,构 建全县大交通网络,拓宽山区农民致富路。 第 3 页 解决看病难方面:花大力气建设医疗设施,建设了全省山区县 配套完善先进的 ICU 重症室,建成了医疗卫生单位 17 间,其中 县直 5 间,乡镇卫生院 12 间,二级甲等医院 1 间,二级中医院 1 间,拥有现职卫技人员 732 人,为解决

5、群众“看病难”问题 创造条件。为彻底解决农村就医难问题,县政府大力推进农村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去年底全县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 达到 40,今年计划将达到 60。同时,去年县政府还拨款为 适龄幼儿 3649 人免费接种甲肝疫苗。 解决饮水难方面:全县农村饮水困难人口 15.6 万人,占农村人 口的 56;饮水特别困难 3.1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 13.6。20XX 年 10 月动工至去年 5 月完成的武垄镇宝金村、 福村等农村供水工程解决了 6500 人“饮水难”问题。目前凤村 镇匝村、格塘村等 7 宗农村饮水工程已列入省笼子,工程建成 后可解决 15 万人“饮水难”问题,该批工程力争年内

6、全部完成。 解决读书难方面:全县农村特困家庭子女“读书难”人数 6652 人(小学生 4200 人,初中生 2000 人,高中生 452 人) 。去年, 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读书难”学生人数 4621 人。 通过大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等民心工程建设,我县农村生 第 4 页 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党 群干部关系不断改善,党和政府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级落实责任 为了顺利推进农村各项民心工程建设,一是成立了以县党政主 要领导、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 领导小组,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镇委书记为第一责

7、任人,真正做到层层有机构,级级有人抓。二是落实挂钩扶持 责任制。县四套班子成员全部挂点各镇抓村道硬底化建设、农 村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扶持帮助所挂点镇的 12 户特 困学生;县直 67 个单位也挂点扶持村道硬底化建设,并且每个 单位分别挂钩 5-11 户危房改造户;全县副科以上的 106 个单位 各挂钩扶持一条生态文明村。三是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将村道 硬底化建设、危房改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任务分解到镇及县 直挂钩单位,纳入镇及县直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内 容,并把创建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奖惩的重要 依据,从而确保了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8、第 5 页 为了使村道硬底化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民心工程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了专门的动员大会,各镇按 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迅速召开贯彻会议,把 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和有关政策进行了传达,另一方面充 分利用简报、广播、电视、横额、标语和宣传车等各种宣传手 段,特别是派出专门的工作组进村宣传发动,大张旗鼓地宣传 实施民心工程的目的、意义和政策,共召开大小会议 620 多次, 广播电视宣传 1400 多次,拉挂宣传标语横额 1156 条,组织参 观活动 1300 多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有效克服了部分群众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使村道硬底化建设、农村危房改

9、 造工程由政府行为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生态文明村创建 活动中,县、镇、村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带头 捐资捐物,带头整治“脏、乱、差” ,群众创建热情高涨,实现 了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如高良镇的双乌村、播植 镇的长征村等村的干部群众主动写信要求政府帮助和指导创建 生态文明村。全县干部群众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 动起来,干部群众纷纷主动参加义务投工。据统计,全县义务 投工 16 万多工。 (三)抓好科学规划,点面结合推进 第 6 页 在推进村道硬底化、农村危房改造等民心工程中,我县做到科 学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为加快村道硬底化建设,我县 立足抓早、抓紧、抓实,

10、具体制定出每年村道建设的规划,并 迅速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立项勘测、设计等相关工作,组织 资金雄厚、有实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程序施工。在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我们对全县 566 户“危改”户进行了总 体规划,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德庆县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实 施方案 ,创办了三个危房改造试点村,其中马圩旺祥试点村由 县委书记挂点,规划改造 65 户,新圩大同试点村由县长挂点, 规划改造 28 户,凤村乾相试点村由主管农业副县长挂点,规划 改造 15 户,所有示范点都比计划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在示范点 的带动下,全县农村危改工程全面铺开,快速推进。 (四)上下配合,协调联动 村道硬底化建设、危房

11、改造创建等各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 大,必须依靠各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才能确保 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在村道硬底化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 府在征地拆迁和人力、物力方面确保优先保障,各镇政府和林 业、建设、国土、水利、供电、电信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 广大群众顾全大局,主动配合,各方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县、 镇、村各级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开 第 7 页 展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中,县国土、规划、房产、供电、 农信、广电等部门能够根据各自的职能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积极配合。如在抓好马圩旺祥试点村建设工作时,县成立了以 县委书记为总指挥的马圩旺祥村危房改造建设工

12、程指挥部,负 责指挥和协调做好试点村各项建设工作;马圩镇委、镇府负责 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落实农户自筹资金、用地调整、 搬迁及青苗补偿工作;公路局负责土地平整;环保和建设局负 责房屋的施工设计图,并做好整个工程施工及质量监督工作; 交通局负责新村的硬底化路网工作;供电局负责供电线路架设 到危房改造后的新村,使供电线路直接通到新村每户新楼门口, 有效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多方筹集资金,落实扶持政策 推进农村各项民心工程建设,资金是关键。为了保证我县村道 硬底化建设如期进行,我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一是努力把村 道硬底化建设计划纳入省、市公路改造“笼子” ,争取省、市交 通公路部门每公

13、里 15 万元扶持金。二是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发 动群众义务投工或资助每公里 3 万元。三是发动机关部门和干 部群众捐资及义务投工,县委办、人大办、县府办等 33 个单位 共捐资约 80 多万元,全县义务投工 96000 多工。四是积极走出 去,请进来,争取慈善机构和社会热心人士支持,如团市委资 第 8 页 助 30 万元,市民营企业郭雄先生资助 20 万元等支持村道硬底 化建设的事例屡见不鲜。两年来,我县通过多渠道筹集到建设 资金 8000 多万元,有效确保了全县村道硬底化建设顺利完成。 危房改造工作也通过“六个一点” (即农民自筹一点,政府补一 点,亲友借一点,对口帮扶单位和扶持干部帮一点,

14、社会赞助 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经多方努力已经落 实的扶持资金和政策主要有:一是省、市、县三级政府每户补 助 5000 元,其中省 1000 元,市 2000 元,县 2000 元;二是县 农信社每户发放小额贷款 10000 元;三是县政府对“危改”户 在农信社贷款实行贴息 2 年;四是县直每个单位(67 个)分别 挂钩 511 户“危改”户,每户补助 1000 元以上;五是落实对 贫困农户建房优惠政策,坚决执行省物价局关于涉及农民建 房收费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免除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只收 土地证书费 5 元证,房地产权登记证书工本费 10 元证,杜 绝强制或变相乱收费。去年全县

15、共投入“危改”资金 1442.6 万 元,其中省 50 万元,市 20 万元,县 207.18 万元(包括办点资 金 43.5 万元和县直单位帮扶资金 50.48 万元) ,农户自筹 1165.42 万元(包括小额贷款 312.8 万元) ,确保危房改造工程 的有效推进。 (六)强化监督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第 9 页 农村“三项民心工程” 、村道硬底化、危房改造等工程投入大, 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工程建设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到 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为此, 我县切实抓好“两大工程”:一是阳光工程。严格落实招投标 的有关规定,对投资额大的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同时,

16、切实加 强财务监管,彻底公开财务,增强透明度,确保专款专用。二 是质量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县注重不断健全和完善质 量监督管理机制,如在村道硬底化建设中县政府、交通、地方 公路站分别成立“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组” ,落实有质监人员、 镇干部、村委会 2 名村干部在施工现场监督施工,加强对工程 施工的监督和管理,落实县村道建设指挥部和质量技术督导组 全面负责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和德庆县村村通硬底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严格把关。在危 房改造中,县、镇分别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质量监督严格按 照德庆县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加强了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检查,

17、对完成危改组织工作组逐村逐 户检查验收。通过落实有效监督措施,严把质量关,我县在推 进农村各项民心工程中都没有出现“豆腐渣”工程,达到党委 政府放心,群众满意。 三、推进“一保五难”的建议 第 10 页 (一)建议省政府、市政府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提前完成 民心工程建设的县(市、区) ,不仅要尽快兑现政策扶持资金, 而且要实行奖励,并在省市计划完成的时间内继续按既定的标 准追加该项民心工程的扶持资金,真正建立起一个“奖勤罚懒” 的激励机制,以加快各项民心工程的建设进度。 (二)建议省级补助金,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给予政策倾斜, 多补助。在加大低保资金投入的前提下,提高低保标准,使之 能够与社

18、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市政府在市人大会议上承诺对乡村公路改造硬底化每公 里支持 5 万元要落实兑现;镇通行政村公路改造已完成,但通 往自然村的路段还未改造,农村“行路难”未得到彻底解决, 要求省、市纳入计划改造。 (四)乡村公路改造,省每公里补助 10 万元不够,按我县实施 情况看,每公里平均要 25 万元(包括改建涵洞、小桥、挡土墙、 加宽路肩、水沟等) ,建议省、市增大投资额度。 (五)省下拨标准(小学 320 元人学年,初中 500 元人 年)与“费制”收费标准(小学 454 元人学,初中 674 元 人学年)有一定的差额,增大地方压力。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府 第 11 页 助学、奖学制度和社会助学制度,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 资助力度,扩大受资助学生的范围,对部分特困学生实行“两 免一补” (免杂费、书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费) ,从根本上解决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今后,我县将按照省委加快推进“一保五难”的工作要求,继 续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努 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