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得名与建省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65930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得名与建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得名与建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得名与建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得名与建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得名与建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四川得名与建省四川得名与建省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及现代四川的历史概况。重点掌握:1四川得名2宋代的四川经济3四川建省4四川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军大起义5红军在四川6四川解放7四川历史的新篇章一般掌握:1王小波、素顺起义2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3石达开部在四川的失败4四川的新政5川陕革命根据地政区建制6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行政区划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巴蜀历史与文化巴蜀历史与文化专题辅导专题辅导四川电大沈庆生教授殷周时期,在今四川地区曾经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

2、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直至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将川峡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朝建立行省制度。1286年,正式建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由此开始了四川建省的历史。一、悠久的历史一、悠久的历史巴蜀境内发现的原始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其中“巫山人”、“资阳人”和三星堆文化遗址及金沙文化遗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开启巴蜀地区文化之门的钥匙。相传古蜀地第一代称蚕丛氏,之后是柏灌氏,之后是鱼凫氏,之后是杜宇,之后是开明,据考古发掘分析,三星堆遗址所在地是古蜀国鱼凫王朝至杜宇王朝的都城。殷周时期,

3、巴蜀地区建立了蜀国和巴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和蜀国。从此,巴蜀地区便成为中国各朝代直接管辖地区,其间在巴蜀地区也曾建立过割据王朝。巴国和蜀国长期为近邻,长期以来,巴蜀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以至渐趋同一而形成“巴蜀文化”。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府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一次新的调整,将今四川地区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1262年,元朝设陕西、四川行中书省,1281年正式在成都分置四川行省,1286年,正式建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由此开始了四川独立建省的历史。二、灿烂的文化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内涵

4、丰富。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巴蜀文学创作主要是从汉朝开始的。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等是古代巴蜀文学的第一代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是古代巴蜀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其中司马相如成就最大。及至唐朝,蜀中迎来又一个文学高峰。“国朝文章盛,子昂始高蹈”。陈子昂高举革新大旗,力倡汉魏风骨,并以其突出的创作实绩,力扫齐梁诗风,奠定盛唐之音,成为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宋代是中国封建时期文化发展的最高峰,也是巴蜀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宋代蜀学独标于世,著作家蔚然蜂起,苏舜钦、三苏、田锡、范缜、魏了

5、翁等都是当时名流。明清两代,蜀中文人众多,最著名者有明代的杨慎(升庵)、清代的李调元等。在现当代,四川的作家有全国影响的很多,如郭沫若、巴金、艾芜、沙汀、杨翰笙、何其芳、李劼人、流沙河、周克芹、阿来等。天府之国的四川,人杰地灵,天宝物华。巴蜀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巴蜀儿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美伦美焕的艺术奇葩,为中华艺术宝库增添了华美乐章。神秘的三星堆青铜艺术,古朴清新的汉代画像砖,多姿多彩的唐宋佛教造像,简洁朴素的四川民居,诙谐的川戏,优美的音乐舞蹈,绚丽的蜀锦,灿烂的绵竹年画,都是中华艺术宝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巴蜀艺术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巴蜀文化中,川菜、川酒、川剧、川茶构成了巴蜀的特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素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