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2005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677985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2005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XX区2005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区2005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2005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工作计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区 2005 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 20XX 年度工作计划 特征码 CKqBTGdqskJsMpxSkfkZ 区科学技术局 区科学技术协会 20XX 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 20XX 年度工作计划 20XX 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 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区直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以党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区委二届三次全体会议部署要求, 紧紧围绕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坚持 “经济建设必 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 以“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主线,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水 平为目标,以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扶

2、持一批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具 体任务,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区科技、经济、社会的 全面发展。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一)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 第 2 页 1.全区科技意识明显增强 一方面,区委、区政府领导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区、乡 各级党政一把手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 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强 了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了对科 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专题召开科技工作 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同时,各乡(镇)还及时调整充实了乡 (镇)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分工和专职科技干事,

3、完 善了办公条件,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工作得到加强; 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大范围讨论、征求意见等形式 提高了决策和落实水平。 另一方面,我区把科技进步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依靠力量, 积极引导全区上下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社会 风气;不断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的制度和机制,注重区域创新体 系的探索和建设,努力提高区委、区政府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 策的能力和水平,在产业的培育、发展和龙头企业的扶持过程 中,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科 技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科技工作实现了从辅助工作到主 要工作的转变,

4、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的转变,全区上下各级 第 3 页 领导重视科技、抓科技蔚然成风。 2、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紧密结合 -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20XX 年以来,我区把“千百万” 工程、国家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省农业科技入户(水稻)试点 示范工程与农村实用增产新技术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狠抓落 实。 一是电脑农业推广深入开展。共组织 5 个乡镇 20 个村 2.37 万户农户,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 5.7 万亩,比上年增加 1.2 万亩,其中水稻 2.1 万亩、玉米 2.1 万亩、小麦 1.5 万亩。 二是增产措施推广力度加强。以良种推广为前提,以适时 播种为保证,以规范化种植为基础,以科学管

5、理为中心,切实 抓好增产措施的推广落实。共完成良种推广 86.18 万亩,其中 粮食作物良种 64.78 万亩,经济作物良种 21.4 万亩,以“93 12”、 “E211”为主的小麦良种 12.8 万亩,以“V06” 、 “墨西哥 500”为主的专用大麦良种 3.5 万亩,推广透心绿豆 4.18 万亩, 水稻良种 21.1 万亩(“滇系 4 号” 、 “滇超 6 号”为主的粳稻良 种 16.6 万亩, “优 98”、 “优 2186”为主的籼杂良种 4.5 万 亩) ;以“保玉 7 号” 、 “农大 3138”为主的杂交玉米良种 23.2 第 4 页 万亩;以“H090”为主的“双低”油菜

6、2.1 万亩;以“保丰 6 号” 、 “岫椒 5 号”为主的青椒良种 1.1 万亩及“加州石头” 、 “红宝石”为主的番茄良种 0.2 万亩;以“新台糖 22 号” 、 “粤 糖 93/159”为主的甘蔗良种 5.61 万亩;以“云 85”、 “K326”、 “云 87”为主的烤烟良种 7.56 万亩; 以“克撒锡巴斯”为主 的香料烟良种 2.71 万亩;推广香蕉组培苗“9197、9198” 、蒲 缥水晶石榴、日本甜柿、滇之红等水果良种 0.23 万亩;桑园以 “农桑 8、12、18 号”为主的良种 1.89 万亩;推广小麦条播 12.5 万亩,油菜、青椒、香料烟、烤烟等作物规范化栽培达 10

7、0%,水稻条栽 20.5 万亩,推广水稻旱育秧秧种床 0.96 万亩, 移栽大田 17.28 万亩;完成玉米规格化栽培 23.4 万亩(地膜栽 培 4.5 万亩、育苗移栽 4.6 万亩,深槽条播 14.3 万亩) ;完成 吨糖田建设 6.49 万亩(新建 2.5 万亩) ;推广农作物专用肥 72.4 万亩(水稻 18 万亩、玉米 16 万亩、麦类作物 13 万亩、甘蔗 10.5 万亩、烤烟 6.7 万亩、香料烟 2.7 万亩、其他作物 5.5 万 亩) ;建设小蚕共育点 254 个,小蚕共育率达 81.3%;完成病虫 害鼠害综合防治 532.64 万亩次,其中:粮食作物 359.76 万亩 次

8、、经济作物 83.98 万亩次、鼠害 27 万亩次、草害 62.9 万亩, 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 8054.38 万公斤,其中粮食作物 5182.14 万公斤、经济作物 1526.83 万公斤,防治农田草鼠害挽回产量 损失 7773.22 万元、经济作物 3053.66 万元,草鼠害中 2287.18 万元;开展农产品检疫 51 批次,检疫产品 51.38 万公 第 5 页 斤;推广新型农机具 20 台。以上措施的推广落实,有效提高了 我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 -大力开展畜牧科技推广应用工作。一年来,围绕着规模 养殖、良种繁育、饲料开发、草业工程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等 重点项目,推广了畜

9、禽良种及杂交改良技术、青饲料的青贮氨 化技术、饲料配方及添加剂技术、标准化饲养管理、疫病综合 防治技术等多项实用技术。到目前,已引进纯种公牛、纯种母 牛、西鲁杂母牛等优良种牛 316 头,全区推广饲料、青贮、氨 化技术涉及 264 个村,21677 户;建成肉牛冻精改良点 19 个, 覆盖全区 70%的乡(镇) 。全区共有 21 个(其中区级 1 个) 、级 兽医站、动物交通检疫站 2 个及 306 个村级兽医室基础设施建 设;在全区二十个乡镇大力推广“粮草”轮作、 “果(桑) 草”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和人工种草技术;当前,我区的标准化 肉猪养殖、商品肉牛、肉羊基地、各乡镇的防疫冷链体系建设 和中

10、心化验室正在抓紧筹备建设实施中。 -切实抓好“科技兴烟” 。在烤烟生产管理中,切实加强乡 村干部、烟农的科技培训,强化科技人员的管理考核,严格按 照区优质烟生产技术方案抓落实,建立科技户互助制 度和科技组长制度,全面推行“准采证”制度。目前,我区已 全面实行烤烟漂浮育苗,达到了 100%集中统一漂浮育苗移栽, 第 6 页 100%坚持合理平衡施肥,100%坚持中层施肥技术和山地烟水施 中层肥,100%坚持整地理墒、验收发苗制,100%化学抑芽。 20XX 年新建和改造节能烤房 3100 座,全区烤烟生产在提质增 效上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种植烤烟 7.56 万亩,比上年的 6.42 万亩增加 1.

11、14 万亩,增 17.75%;产量 994.85 万公斤,比上年 的 736.89 万公斤增产 257.96 万公斤,增 35.01%;产值 10200 万元,比上年的 7074 万元增加 3126 万元,增 44.19%。 在香料烟生产上,完成种植任务 2.71 万亩,比上年的 2.65 万亩增加 0.06 万亩,增 2.26%;产量 351.25 万公斤,比上 年的 235.92 万公斤增产 115.33 万公斤,增 48.89%;产值 3207 万元,比上年的 2019 万元增加 1188 万元,增 58.84%。随着种 植技术的不断规范以及轻度干燥技术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我区 在香料烟种

12、植、管理、加工、开发等方面,不断加大了各项科 技措施投入力度,香料烟生产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了一 系列科研成果。同时,香料烟公司在我区实施白肋烟、马里兰 烟和生切烟丝科技开发相继获得成功,有效提升了香料烟生产 水平。 -大力推广营林科学技术。我区在用材林、经济林、病虫 害防治、营林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熟配套的技术成果, 为林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推广华山松百日苗移栽技术, 第 7 页 引进并普及核桃嫁接苗、芽贴嫁接苗培育技术,云南松、思茅 松采用了袋苗上山种植技术,组织甜柿大树移栽试验以及桤木 的引种试种和育苗也获得成功,保障了我区营林建设的需要。 木材加工利用正在兴起,林下非木质

13、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生 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同步开展,优化了林业资源的配置,促进了 林业生产。 -生态农村建设成绩喜人。我区在农村生态建设科技工作 中,大力推广节柴改灶措施和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技术, 利用沼气及其发酵残余物供水果保鲜、储粮、灭虫、浸种、施 肥、养鱼等,提高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效益,实现沼气工程的 节能、环保、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益;完成沼气池设计的标准 化、生产系列化、服务专业化的工作。到 20XX 年末,全区节柴 改灶 1.5 万个,全区累计建沼气池 11902 户,建池成功率达 100%,年产沼气 536 万 m3,相当于 3900 吨标准煤。在沼气发 展过程中,沼肥还田、沼液

14、浸种、沼液养猪、沼液种植林果、 沼液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沼气的综合利用 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进村入户有声有色。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全 区共抽调农、林、牧、水科技人员 345 人,进驻 193 个村,开 展帮扶行动,其中,农业 210 人,进驻 134 个村;林业 54 人, 第 8 页 进驻 30 个村;畜牧 56 人,进驻 5 个村,4 户企业以及养殖专 业大户 100 户;水利 25 人,进驻 24 个村。工作完成情况是: 农业:完成示范户建设 1340 户,带动农户 2.68 万户,完 成新型农户核心培训 1036 户,入户指导均超过了 5 次,建立了 科技入户示范

15、户档案,完成(水稻旱育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 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等)等为主要内 容的科技培训 11.75 万人次,发放区优势水稻栽培技术 资料 、 区甘蔗栽培技术手册 、 区玉米高产栽培技 术手册 、 区的玉米小斑病防治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 6.5 万余册(份) 。按计划完成“三位一体”沼气池建设 1750 口。对示范户的物化补助 233 万元,其中:优质水稻补助 123 万元、玉米补助 110 万元。共完成优质水稻高产综合示范 2.31 万亩,品种展示 1200 亩。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2.81 万亩。 通过培训和指导,示范户做到了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示范 户种植品种良

16、种覆盖率、科技措施到位率分别达到 100%,对全 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畜牧:开展技术培训 11 次,培训农户 1531 人次,共发放 技术材料 2000 多套,给养牛户、养羊户发放盐砖 112 块,逐户 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挂钩帮扶村(企)引入 LY 母猪 703 头,良 种能繁母牛 284 头,努比亚种公羊 105 只。新建卫生圈 第 9 页 9200m2,新建冻改点 8 个,新建饲料加工点 6 个。投入畜牧项 目扶持资金 113.5 蛟?SPAN lang=EN-US75 万元,市 级 15 万元,区级 23.5 万元) ,主要用于辛街乡邹里村、河图镇 董官村尹家坝两

17、个标准化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投入扶持资金 25 万元;汉庄镇龙潭村“三元结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投入扶 持资金 50 万元;潞江乡回族队优质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投入扶持资金 10 万元,其它项目投入扶持资金 18.5 万元。 林业:完成泡核桃种植 11804 亩,完成任务?SPAN lang=EN-US100%。带动全区新植泡核桃 85000 亩,完成对 农户的培训 15600 人次。完成造林 3550 亩,占计划的 100%, 带动全区荒山造林 16280 亩,完成沼气池建设 580 口,占计划 的 100%。按计划完成节能灶 389 户。 水利:完成各种水利工程 62 件,其中:完成人

18、畜饮水工程 22 件;完成烟水工程 19 件;完成其它小型水利工程 21 件。完 成土方开挖 13.25 万 m3,回填土方 1.14 万 m3,石方开挖 3.81 万 m3,石方支砌 7.43 万 m3,浇灌混凝土 8311m2,钢筋制安 338 吨,铺设水管 159.2 公里,新建水窖 1171 个、水池 416 个、 沟渠 44.95 公里;增加灌溉面积 13450 亩,改善灌溉面积 3500 亩,解决人饮 11700 人。共完成投资 1312.93 万元。 第 10 页 扶贫:组织培训 11 期,培训农户 301 人,实施安居工程 5 个,扶持高产稳产玉米种植 1 万亩,救灾项目 7

19、个,农田水利 工程 1 个,即加固灌溉沟渠 3 公里;完成以自然为单位的整村 推进项目 21 个自然村,实施茅草房改造 2000 户,资金 315 万 元,完成 20XX 年度首批茅草房改造项目 1460 户,资金 300 万 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 6 件,解决 389 户,1556 人的饮水问题。 完成“三位一体”沼气池建设 377 个,占计划的 100%。 3、工业科技稳步发展 20XX 年,我区工业企业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新技术, 极力调整结构,全面实施技术改造,共投入技改资金 1.65 亿元, 完成技改项目 15 项。全年,区工业企业已有 5 户通过质量 体系任证,随着企业技术进步

20、步伐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 高,促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到 今年年底,全区 2042 户工业企业,预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 15.94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增长 20%,实现工业增加 值 6.34 亿元,比去年增长 15%。 4、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区坚持教育创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 第 11 页 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市 第二人民医院拥有腹腔镜、电子胃肠镜、呼吸机等大型医疗设 备,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拥有量不断增加,医疗水平进一步提 高,医学研究成绩显著,公众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 健康水平进一步

21、提高。 5、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充 分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并从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解决科技、经济 “两张皮”的重大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区科研机构和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人才总量和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截至 20XX 年底,全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11681 人,其中,高级职称 292 人,中级职称 4020 人,初级职称 7369 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 5599 人,占 48%;中专及以下学历 6082 人,占 52%,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拥 有量为 112

22、 人,万人工程师(科学家)拥有量为 32(人万人) ,有 3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 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3 人获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称号,15 人获保山市政府 有突出贡献奖,5 人获科技兴乡贡献奖。同时我区还制定实施 了 区引进人才暂行办法 ,进一步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 第 12 页 政策和机制。 (二)部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 年初,因工作需要我局行政领导班子进行了正常的交替。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提出了 20XX 年我区科技工作的主 要目标和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

23、会 精神,认真落实区委二届三次全会和区人大二届三次会议精神, 围绕“摆正位置、内强素质、理顺关系、搞好服务、重树形象” 的二十字工作方针,进一步转变作风、勤政务实、深入研究, 调动各方力量,加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科技工作的 健康快速发展。并从“增强项目立局意识、加大项目申报力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联系、做好区人才库建设和有突 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带头人选拔工作、创新科普工作思路、加 强科普宣传、完成十一五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等 9 个方 面,提出了我局 20XX 年的工作重点,为全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 了基础。 2、加强科技计划工作,带动提升我区产业层次 第 13 页 一是顺利完成了

24、省、市两级项目的申报工作,确定并实施 了区级项目。今年,我们深入企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主动上 门服务,宣传鼓励技术创新的有关科技政策,帮助企业进行项 目申报,项目申报工作成绩突出。共上报省、市级项目 8 项。 其中:省级 5 项、市级 3 项。目前,申报项目中的“中学生生 物多样性考察活动”和“冷冻干燥技术在山葵中的开发应用” 等两个项目已得到省级立项扶持;“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泵技术 的应用开发” 、 “山葵漂浮育苗技术实验示范推广”和“区 科学技术局办公及住宿房屋修缮建设”等得到市级立项支持。 (正在组织实施的“彩色蔬菜试验示范”和“优质良种引进项 目” ,在来年,也将进一步组织实施完成) 。

25、区级科技项目紧紧 把握“面向市场需求、立足支柱产业,围绕经济效益”三个原 则,对区级农业、工业及乡镇实用技术申报项目进行了调研, 根据实际共立“莲藕种植品种引进示范及种植技术研究” 、 “优 质茶叶引种示范” 、 “肉牛养殖示范场建设、病疫检测、良种引 进、冻精改良、牧草种植示范” 、 “翟家湾无公害水果栽培示范” 、 “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建设”等 9 项课题,实际下达科技经费 30 万元。并加强了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服务。同时完 成了区十一五科技规划 、 区十一五科技人才规划 和区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编写工作。 第 14 页 二是认真开展前期调研,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今年我局加 强了科技项

26、目的前期调研工作,确定了 20 家企事业单位作为调 研对象,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工作。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我区各 行业的发展规模与科技工作及科技创新情况,澄清科技工作现 状,为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力度,理清工作思路,以及为项目申 报工作打下基础。 三是继续组织实施续建项目并通过验收。今年以来针对转 接续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确保了 项目实施的收效。如:省级项目“瓦房村科技综合开发示范” 、 “种植木薯 2 万吨酒精生产线建设项目” 、 “保山特产透心绿蚕 豆年产 1500 吨深加工产品开发示范”等进行了调整,通过这些 科技项目的实施,不但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 产业发

27、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 四是区级科技项目密切结合主导产业立项支持,为提高产 业层次注入活力。如:列入我局 20XX 年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的、 区农业局果蔬站实施完成的“翟家湾无公害水果栽培示范”项 目,目前, “无公害甜柿栽培技术规程”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 现在正着手进行无公害产地任证工作,计划明年完成无公害甜 柿产品认证。 第 15 页 3、加大科技管理工作力度,坚持推行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 目标责任制考核 一是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于月 16 日至 20 日汇同相关部门对全区 20 个乡(镇

28、)20XX 年度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2 月 18 日完成汇总考核计分表及相关资料工作。我区通过认真组织 实施乡镇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增强了乡 镇党政一把手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自身科技素质,推动了 乡镇科技管理机构建设和职能发挥,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 展。 二是精心组织,充分准备,圆满完成了市上对我区党政一 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工作考核,并取得优秀等次。全区科 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成效显著,受到了各级的一致 肯定和好评。与此同时,我区还组织参加了全国科技进步示 范县(区)建设的考核。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 (委、局)考核的基础上,科

29、技部组织专家对科技进步考核 “三个一票否决” 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复核,通过复核,我区顺 利通过科技进步考核。 第 16 页 三是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及时组织成果的鉴定与评审工作。 完成了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修订工作,制定并实施 区科技联络员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全面了解和 掌握区内科技工作动态;积极与人事部门配合,做好我区科技 人才库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为提高我区科技管理干部的业务 工作能力,我局今年内分批共派出 10 人(其中局内部职工 人,乡镇 6 人)参加了省级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培训,通过 培训,参训人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时期

30、科技工作的方法、 思路。 4、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提升全社会科技影响力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科普宣传活动。今年以来组 织有关部门参加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活动 16 次, 组织工作人员 450 多人次,共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 92860 多 份,展出展板 1000 多块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 12840 多人次, 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普服务;在“315” 、 “4.26”、 “61”、 “五月科技活动周” 、 “626 禁毒日” 、 “第二届中国 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暨端阳花市” 、 “全国科普日” 、农 村赶集日等节日和节庆活动中,开展实用技术、反对邪教、科

31、学生活、禁毒防艾等科普宣传活动。在今年“全国科普活动日” 第 17 页 期间,我区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在保山一中开展了“科普进校 园,你我共参与”系列活动,并邀请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 副主任、云南天文台高级工程师高衡到我区作了怎样想新点 子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思维方式和天文知识等专题科普知识 讲座,近 1700 中小学生聆听了讲座,这对促进我区广大青少年 掌握世界现代科技动态,开拓视野和工作思路起到了积极作用; 设立“专家课堂” ,深入实地解决广大群众在生产、 生活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报刊上开设“科普之窗” ,自编 科技信息,宣传科技法规政策、科技动态、新技术等,加大科 普宣传力度、倡导科学思想,

32、使热爱科技、推广科技成为全区 人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 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全区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期间,我局 密切配合畜牧、卫生等相关部门,深入各乡镇,加大科普宣传 力度,深入各乡镇,张贴宣传画报,发放宣传材料 42210 多份, 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认识。 二是注重实效,创新办学思路,继续办好农函大。农函大 办学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村乡土人才,促 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20XX 年,区科协经过 认真调研,调整了办学思路,在收到实效上狠下功夫。加强 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组织机构,健全了区、乡办 第

33、18 页 学网络;办学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进行,围绕当地产业办 班;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现有教师 80 人,其 中高职 5 人,中职 30 人,初职 45 人;走部门联合办学之路, 为学员创造就业门路。20XX 年与区农业局、保山茧丝绸公司联 合招生 87 人,毕业考试合格者,茧丝绸公司将聘为蚕桑技术辅 导员,为学员解决就业问题迈出了第一步;在扩大招生对象 上进行尝试,20XX 年首次在我区戒毒康复农场招收学员 200 名, 让吸毒人员在戒毒康复期间学习至门实用技术,为巩固戒 毒成果和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20XX 年我区农函大共招收学员 1873 人,由于多管齐下,多方并举,效果明

34、显,结业率达 96%。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市科协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三是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我区产 业结构调整,协同妇女及共青团组织开展实施了加强农村妇女 教育培训和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我局分别联合区妇联、 区农业局、区畜牧局、区兽医站、区蚕桑站等部门,根据生产 实际需要,深入乡村、农场、民兵连队举办不同类型的实用技 术培训 11 次,共计培训 1760 多人次。通过反馈,参加培训的 学员都不同程度的学到了农村实用技术。另外,我局还联合区 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录制包谷种植与管理,核桃嫁接与管理,牛、 猪养殖等技术推广普及光盘;联合(配合)市科技局、科协、 老科协组织送科

35、技下乡等活动,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 19 页 四是积极开展科普文明示范点创建工作。在省、市科协的 支持关心下,我区把科普示范工作和法治示范、精神文明示范 等建设工作同步推进。至今,全区共建成科普文明示范村 118 个,科普文明示范社区 1 个,科技文明示范村 1 个,市级科普 示范学校 1 所,区级科普示范学校 2 所,乡级科普示范学校 1 所,科普兴农示范园 2 个,科普文明示范企业 1 个,科普文明 示范户 520 户。在示范社区、村、学校里,科技阅览室、科普 活动室、科普放映室、科普宣传栏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示范 区的建设,为我区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思想起到了较 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36、。同时,我区还积极争取全国科普示范县 (区)的创建工作,目前,我区被中国科协确定为第三批全国 科普示范县区创建单位。 五是加强协(学)会的管理和发展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 老科协工作的作用。组织区老科协积极参与区科协组织开展的 各项科普活动,组织区老科协积极做好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工 作。今年以来已组织老专家参加各类科普宣传活动 8 次,有 2 篇学术交流在市老科协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奖。另一方面 是做好农技协现状及行业协会的调查。并于今年 10 月组织对全 区 25 名农技协会长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各位会长加深了对 农技协的了解,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提高了业 第 20 页 务知识

37、水平。 六是其它几项工作:积极组织我区中小学生参加了第 20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校内组织了科技作品竞赛和小论文 评比活动。在 20XX 年云南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工作中,区 观测点对分布在 4 个乡镇的 40 个调查对象开展了调查工作,圆 满完成省科协下达的任务。加强了科普网络、科技信息平台 建设。目前,我局在完善好局域网络建设的同时,建成开通了 “科技信息”网站,网站的建成开通,将进一步促进全区 科技工作的宣传与交流。 5、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努力开拓良好的工作局面 今年 426 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宣传活动期间我们一是组 织区直有关部门近 300 人参与了“中国公众知识产权有奖知识 大赛

38、”活动,通过有奖知识问答的方式宣传普及了知识产权的 相关法律法规;二是与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等部门一道联 合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对部分药店、超市、书店、音 像店、专卖店进行了一次著作、商标权维护、专利的执法检查, 对所到之处的商场(店)负责人进行了知识产权内容宣传,强 化了社会公众和商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了知识产权保 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我局还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形 第 21 页 式开展了专利知识、专利法规宣传,提高公民知识产权意识。 今年,共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利 7 项,黄泥塘藕粉被批准为 云南省首批使用国家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6、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机关干部队

39、伍建设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全局进一步转变 了机关作风,规范了机关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机关干部队 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对原 有岗位责任制、职业道德、廉政建设和内部管理等多项效能建 设基本制度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开承诺制度、民主科 学决策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责任 追究制等项制度,强化了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二是推进了学习 型机关创建。积极开展“五比五创”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 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干部队伍。坚持每月一天的学习, 学习中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

40、合,辅导与交流讨论相结 合,集中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全面提高全局人员的业务素 质和服务能力;同时,我局还结合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 神学习贯彻,全局干部职工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对机关效能 进行深层次理解、认识、提高,围绕“在发展新中科技部 门怎么办?”举办了专题讨论座谈会。全局上下学养成了肯学 第 22 页 习、勤思考、务实效、求创新的良好风尚。三促进了机关廉政 建设。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办事承诺制,补充完善相关 的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和监督制度,树立依法行政、执政 为民的意识,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提高科技管理的效能和服务 质量;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还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 廉洁从

41、政若干准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于律已,廉 洁奉公,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树立了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从源 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7、其它各项工作有了新提高 以职能工作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党风廉 政建设、机关党建、信访、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措 施。 深入落实信访、综合治理、平安等各项有效措施,为 维护社会稳定尽责任。对来信来访所反映的情况按政策规定给 予帮助联系和落实,在源头上做好工作,无越级上访和矛盾激 化情况; 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协同相关社区出资、出力 共同开展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全局无赌博、迷信、 第 23 页 邪教活动等违法违纪的事件,无治安案件

42、和火灾、失窃、泄密 等安全事件发生; 机关党建工作,在机关党委的领导下,落实好党员教育、 帮扶结对、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工作,并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 动,组织全局党员深入持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档案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均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了文 明行政行为,制定了局机关工作人员日常行为准则,积极参与 共创文明城区的各项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市、区抗旱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后, 我局领导班子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到旱情较严重的瓦窑乡和扶贫 挂钩村汶上小水井了解旱情,指导抗旱工作,并及时调整资金 1.5 万元,支持瓦窑乡和小水井村购买包谷种和抗旱用水管及 塑料桶,为群众

43、办好事、办实事。 此外,我局还紧紧抓住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认真做 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一、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 24 页 一年来,我区科技工作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 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 要求。区虽然是保山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由于 历史的、自然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低层次,生产力水平还处在工业化准备期,在与全省同步实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过程中,面临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 一系列重大转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 竞争力弱等深层次矛盾。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44、制建立对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提 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区存在观念滞后、体制不顺、机 制不活,导致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少,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 业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重、难度大,面临着加快发展 和加快改造的双重挑战,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市场配 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 紧密,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 展规律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和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科技自身能力建设提出了 第 25 页 新的要求。我区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基础条件十分薄弱、高层 次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区域创新体系还未形成,不能达到适应 新时期加强

45、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 四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 要求。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将成为我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的制约因素,人口、资源、生态、城镇化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将 逐渐增大。解决人口与健康、食品安全、公共安全、艾滋病防 治、毒瘾戒断、重大突发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突 破系列重大科技难题。 五是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我区在 科普场馆、设施建设方面差距较大,再加之科技工作经费匮乏, 制约了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 科技工作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开展正常活动。 二、 下一年的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4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科学发展观,以既快又好为发展主题,认真落实新时期国家科 第 26 页 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 方针,紧紧围绕区委二届四次全体会议部署安排,深入实施科 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 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把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 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 争力的中心环节,以提高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 能力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走 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不断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

47、化进程和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具有特色的区 域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全区经济 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发展目标 根据“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到 20XX 年,科 技进步水平和区域创新环境和科技基础条件初步改善,科技人 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乡(镇)科技服 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科技 发展规律及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在重点产业 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突破,造就一批在 省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科技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 第 27 页 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48、。 20XX 年,力争建成 1-2 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专利申请量 和授权量增长 10%以上;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拥有量比 20XX 年提高 5%,引进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 6 人以上;区本级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 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 2%以上, 企业 RD 经费支出占全社会 RD 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 45%; 完成农函大招生 1500 人以上,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在 15 次 (1700 人次以上) ,开展科技下乡 15 次以上,宣传普及科普知 识达到万人次以上;力争引进省市项目不少于 5 个,其中:省 级项目 2 个,市级项目

49、3 个。 (三)工作措施 1、不断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意识。加强 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及科技发展 资金管理体制,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推动一把手抓第一生产 力责任制,加强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深入贯 彻落实“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把抓科 技进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强化党政领导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中 第 28 页 的地位。 2、继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牢固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 才作为第一战略任务。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 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促进人才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和政 策。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的成长 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广畜 牧冻精改良技术,发挥区内现有种禽种畜优势,引进优良品种, 改善和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继续实施科技兴烟战略,不断提高 烤烟生产的科技含量,努力巩固香料烟科研、生产、加工在国 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