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7190593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的作用:会聚作用 光心(O):透镜的中心,通过这个点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做凸透镜的(实)焦点; 焦距: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用f表示,凹透镜,特点: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的作用:发散作用 光心(O):透镜的中心,通过这个点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在主光轴上交于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虚)焦距: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用f表示,三条特殊的

2、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必过焦点,如图1。 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如图2。,2、过焦点后通过透镜的光线 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必平行于主光轴,如图3。 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必平行于主光轴,如图4。,3、经过光心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5。 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6。,f,f,2f,2f,一倍焦距以内(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距大于物距(vu) 应用:放大镜,f,f,2f,2f,一倍焦距点(u=f) 不成像 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f,f,2f,2f,一二倍焦距之间(fu=2f) 成:倒立

3、、放大的、实像 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v2f) 应用:投影仪,f,f,2f,2f,二倍焦距点(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距也在二倍焦距点(v=2f) 应用:确定焦距,f,f,2f,2f,二倍焦距以外(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fv2f) 应用:照相机,总结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和像,谁离透镜远,谁就更大一些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

4、确 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屛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如图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光屏应向_调整(选填“上”或“下”) (3)实验过程中,调整好各部分的高度后,把蜡烛放在某一位置,不论怎样移动光屏也得不到蜡烛的像,原因可能是:_ (4)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5)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