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191188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遗传基本规律【考情分析】 综合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题,高考命题在本专题有以下规律:1从命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遗传规律、遗传病及育种方法在本专题涉及内容较广,本专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和难点。2从命题思路上,非选择题形式在本专题考查时,多以专题内综合的形式出现,一般涉及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它们在农业生产或遗传系谱图分析中的应用,同时也涉及到一定的实验内容。3纵观三年高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已有遗传学知识对遗传定律、伴性遗传进行分析以及应用遗传规律指导农业育种、遗传病的控制和利用变异原理进行作物育种已是基本考查内容。对2010年高考的命题趋势

2、预测如下:1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思路解决育种、遗传现象、遗传病等遗传学问题。2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图谱分析及计算。3有关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特殊遗传方式分析。【知识交汇】要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实验程序杂交实验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提出问题 为什么F1全部为,为什么F2的性状分离之比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提出假说 验证假说 测交实验(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出结论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对象一对相对

3、性状,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都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细胞学基础减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联系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3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思路巧用分离定律分析自由组合问题:每一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这些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结合孟德尔由简到繁的

4、指导思想,在分析配子类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等问题时,可以先分析每一对等位基因,即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对将这些分离定律的分析结果再用乘法组合在一起。巧用F2中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解题:熟练掌握F2中四种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之比是9:3:3:1,以及9种基因型比例的规律(双杂占4/16、一纯一杂占2/16、纯合占1/16),可以直接写出AaBb自交后代中任一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特殊遗传现象的分析:题干中如果出现特殊附加条件,可能会出现9:7、9:3:4、9:6:1、15:1等比例,分析时可以按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的思路来分析虑。4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真核生

5、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要点二:伴性遗传1特征:遗传与性别相关联,雌性和雄性中的性状比例不同。对人类遗传病而言: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Y染色体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2原因:与伴性遗传有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或有的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体,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因此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3伴性遗传

6、符合遗传规律:性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所以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涉及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时,可以以常染色体基因的思考方式来推导计算,但又不完全一样,如XbXb和XBYb组合方式的子代中该性状仍然与性别有关系。要点三: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类型遗传特点实例诊断方法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患病几率相等,连续遗传多指、软骨发育不全、并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诊断)、性别检测(伴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几率相等,隔代遗传白化病、苯丙酮尿症伴X显性遗传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交叉遗传抗VD佝偻病伴X隐性遗传病男患

7、者多于女患者,交叉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多基因遗传病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遗传咨询、基因检测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遗传不遵循遗传定律猫叫综合征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结构检测)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2遗传病系谱中患病概率计算的解题步骤首先判断遗传病类型:a.确定遗传病是否为伴Y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b.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c.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常用排除法:“显性病,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隐性病,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确定所涉及的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对于正常个体中不能确定是纯合子还是携带者的个体,要根据双亲的基因型判断

8、携带者的几率。根据要求进行概率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注意明确题目要求,例如“只患一种病”与“只患甲病”不同,“男孩正常”与“正常男孩”不同。b.两种及以上的遗传病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c.涉及性别问题时注意是否存在伴性遗传,如为伴性遗传,应将性别与相应性状相关联进行计算。【典例导析】【例1】已知小麦高秆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矮秆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矮秆植株占总数的 ( ) A1/4 B1/6 C1/8 D1/16【分析】该题考查利用遗传定律解决遗传问题的方法和思路。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淘汰矮秆植

9、株aa后,AA:Aa=1:2,因只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才会出现比例为1/4矮秆植株,所以F2中矮秆植株所占的比例为=2/31/4=1/6。故本题应选B。【例2】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暗红眼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朱红眼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B正、反交的F1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C正、反交亲本雌果蝇均为纯合子D正、反交的F2代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不相同【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正交的基因型是XAXAXaY,反交的

10、基因型是XaXaXAY,正、反交的F2代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均为1/4。故本题应选D。【例3】右图示某家庭遗传系谱,已知2号不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患乙病不患甲病的男性婚配后,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A1/3B1/6C1/3D1/2【分析】该题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以及发病率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2号不带甲病基因判断甲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1号和2号的基因型可写为AaXBXb、AaXBY,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X,后代中男孩正常的概率男孩甲病正常概率乙病正常概率1/2(1患乙病概率)1/2(12/31/2)1/3。故本题应选A。【备战策略】本部分内容在考试

11、说明中的要求都较高,不仅要理解所列知识点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1在分析遗传的规律、实验和现象时,要指导学生与遗传的物质基础相联系,这样既可以从容应对综合性较强的非选择题,又能为分析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并迁移到实验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强化遗传性实验特点,最终达到熟练设计整体实验的效果。2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复习,关键是要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去分解、透析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切勿忽视基因的分离定律,否则会适得其反。3利用遗传定律分析遗传病并进行相关概率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审题并判断疾病类型以及特定情况下的概率

12、。4解答遗传综合题时还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对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的记忆,学会科学地运用概念、特点或原理进行判断和推理。其次,重视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过程步骤、优缺点及相关例子的理解和记忆。第三,构图建表要科学规范,对于遗传图解要注意基因型的写法;对于坐标图要注意纵坐标的单位、名称及曲线走势及柱形图对应的横纵坐标轴上的点;对于表格要注意首行和首列各自对应的名称及所统计项间的关系等。 【专题演练】1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根据下面的杂交结果判断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是 ( ) P: 紫花 白花 F1:

13、 3/8紫花 5/8白花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2(2010年山东聊城模拟)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 兔,F1自交产生的F: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 表现为灰兔,但基因c纯合时就表现为白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 CF2代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若F1代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3(2010年山东济宁模拟)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基因

14、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两种精子(或卵细胞)比例为1:1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所有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 D导致基因重组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即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1全是长翅。F1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产生F2,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 )A2/3B5/6C8/9D15/165已知小麦种子的颜色有七种,种子颜色的遗传受到三对基因的控制,此三对基因的影响力

15、均相等且具有累加作用,基因型aabbcc颜色纯白,基因型AABBCC颜色深红,设定纯白色为第一级,深红色为最七级。若亲代为AABBCCaabbcc,则F2中出现第三级的机率为 ( )A5/16 B 3/16 C15/64 D 3/326(2010年江西瑞金模拟)从下列某种哺乳动物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肯定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 ( )A一头直毛雄性与一头卷毛雌性杂交,产生一对后代,其中雌性卷毛,雄性直毛B一头长毛雄性与多头短毛雌性杂交,后代3只长毛(一雄二雌)4只短毛(二雄二雌)C一头黑毛雄性与多头黑毛雌性杂交,后代雄性中,黒毛:白毛=1:1,雌性全部黑毛D一头蓝眼雄性与一头棕眼雌性杂交

16、,后代全部棕眼雌性 7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系突变而来。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具有两种突变型的雌果蝇杂交,则后代中可以出现的性状是 ( )A红眼雄蝇 B白眼雌蝇 C刚毛雌蝇 D截毛雄蝇8(2010年广东东莞模拟)已知果蝇的红眼(W)和白眼(w),红眼性状和白眼性状雌雄都有。某同学欲探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性染色体上,用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杂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

17、;雄果蝇全为白眼,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性染色体上B若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若杂交后代雌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该实验也可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通过一次杂交也能得到正确推论9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10果蝇

18、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性个体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A1:1 B1:3 C1:5 D1:711下列不能通过观察胎儿或新生儿的组织标本就可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性腺发育不良(特纳氏综合症) B先天性聋哑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2下图是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3与4号个体为双胞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只有5患有白化病(aa),则3和4均为纯合体的概率为1/4B若1正常,2是色盲患者(XbXb),则3、4、5均为色盲患者C若1正常,2是抗VD佝偻病患者(X

19、DXd),则3、4、5患病的概率相同D若3与4的第三号染色体上都有一对基因AA,而5的第三号染色体相对应位置上是Aa,则a基因由突变产生1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患血友病且患Klinefelter(染色体组成是XXY)综合症的儿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患儿基因型可表示为XhXhY w.w.w.k.s.5.u.c.o.mB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母亲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C病因是在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出现差错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血友病儿子的概率是1/414右侧系谱图中,6号无患病基因,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是 ( ) A1/48B1/24 C1/16 D1/

20、9615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10号个体的家族无该病病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该病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C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12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16某种鼠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纯合鼠进行了如右图的杂交实验(注:F1灰色雌雄基因型相同)。请分析右边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表现型为灰色鼠中,基因型最多有_种,在F2表现型为白色鼠中,与亲本基因

21、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_。(2)F1灰色鼠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相应的比例为_。(3)F2代中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后代中是黑色鼠概率是_。(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纯合的黑毛鼠与白毛鼠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毛鼠,有时得不到灰毛鼠,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答题要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试作简要说明)。 图解1: 图解2: 说明:_ 说明:_ _。 _。17女娄菜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控制其株型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其叶色的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带有b基因的雄配子致死。现有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杂交(组)亲代子代雌雄1高茎绿色矮茎金黄色高

22、茎绿色雄株:矮茎绿色雄株=1:12高茎绿色高茎金黄色高茎绿色雄株:矮茎绿色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矮茎金黄色雄株=3:1:3:13高茎绿色矮茎绿色高茎绿色雌株:高茎绿色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2:1:1(1)写出第1组杂交组合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写出第2组杂交组合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2)如果让第3组子代的高茎绿色雌株与高茎金黄色雄株杂交,其后代表现型为_,比例为 。(3)如果进行育种实验,目的是培育出稳定遗传的雌性高茎黄色植株,可从子代中选择哪一种表现型的植株作为亲本?_。用此植株的_细胞进行_,获得试管苗,再经低温诱导,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植株,这些植株的基因型为_,从中可筛选出稳定遗传的

23、雌性金黄色植株。18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的类型和比例:表现型长翅、直毛残翅、直毛长翅、分叉毛残翅、分叉毛雄果蝇3/81/83/81/8雌果蝇3/41/400(1)控制直毛和分叉毛遗传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翅为显性性状。(2)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上述两对性状中子代表现型不一致的是_。(4)请设计实验验证长翅和残翅、直毛和分叉毛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步:选择纯种

24、的长翅直毛雌果蝇与纯种残翅分叉毛雄果蝇交配,得到F1;第二步:让F1代雄果蝇与表现型为_果蝇进行测交。第三步:观察并统计_。预期结果:_。19调查和统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以下是调查和统计方法的某些具体应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为了解一些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某班同学打算从青少年型糖尿病和红绿色盲中选取一种,在全校学生及其家庭中开展调查。你认为选 遗传病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校07、08、09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调查,假如被调查的人数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4)、XBXb(5)、XbXb(1)、XBY(43)、XbY(

25、7)(b为红绿色盲基因),则Xb的基因频率是 (可用分数表示)。(2)调查过程中发现某男孩(-10)的家族除红绿色盲甲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外还有另一种遗传病乙(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下面是该色盲男孩家族遗传病的系谱。乙病的遗传病类型属于 遗传病,-12的基因型是 ;若-9与-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20(2010年安徽合肥模拟)假设此植物是女娄菜,属于XY型性别决定,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仅存在于雄株中,以下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第1组第2组第3组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雌株绿色雄株绿色雄株1绿色

26、雄株 金黄色雄株1 : 1金黄色雄株 绿色雄株 绿色雌株 1 : 1 : 2(1)在绿色和金黄色这对相对性状中,_是隐性性状。(2)决定女娄菜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若用A或a表示相关基因,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_、_。(3)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_。(4)请写出第三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参考答案】1.A 2.D 3.A 4.C 5.C 6.C 7.C 8.D 9.D 10.C 11.B 12.C 13.C 14.A 15.C16(1)4;2/3(2)灰色、黑色、白色;1:1:2 (3)1/3(4)图解1说明:如果黑

27、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与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进行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灰色兔。(图解、说明各1分)图解2说明:如果黑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与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进行杂交,后代中可出现灰色兔(图解、说明各1分)17(1)AaXBXB;AaXbY (2)高茎绿色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矮茎绿色雄株、矮茎金黄色雄株;9:3:3:1 (3)高茎绿色雌株;卵;植物组织培养;AAXBXB、AAXbXb、aaXBXB、aaXbXb18(1)X;直 (2)AaXBXb AaXBY (3)直毛和分叉毛 (4)残翅分叉毛雌;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长翅直毛雌:残翅直毛雌:长翅分叉毛雄:残翅分叉毛雄=1:1:1:119(1)红绿色盲;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属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受环境影响明显;7/75(2)常染色体显性;AAXBY 或AaXBY;17/2420(1)金黄色(2)X;XAXA;XAXa (3)金黄色雄株产生的含Xa 的配子不能成活,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参与受精作用(4)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 XAXA XAXa XAY XaY 亲代 XAXa XAY绿色雌株 绿色雄株配子 XA Xa XA Y绿色雌株 绿色雌株 绿色雄株 金黄色雄株1 : 1 :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