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196770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网络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试卷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正确填号,错误填号)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2、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应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循环。 ( )3、设定目标值是为QC小组活动指出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目标,因此,设定目标值应与课题相对应。( )4、原因分析时,可以直接针对课题分析原因。 ( )5、要因确认方法有现场测量、试验及调查分析。( )6、针对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并提出对策的多种方案。( ) 7、制定巩固措施后,应对巩固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

2、 8、针对问题解决型课题,效果检查时,要检查课题目标实现情况,必要时确认小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9、创新型课题总体方案及分级方案,都必须具有创新型和可比性,这是创新型课题的本质特征。 ( )10、一般情况下,系统图、因果图、关联图可以互为转换,小组成员可根据自己对图形的熟悉程度和习惯选择使用。 ( )11、必要时,对巩固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巩固期的长短由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确定。 ( ) 12、 “创新型”课题开展活动时,虽没有历史数据参考,但为了提出各种方案,仍需进行现状调查。( )13、创新型课题,对创新成果应进行存档备案 。( ) 14、对策表中的“措施”是针对对策的要求具

3、体展开,具有可操作性。 ( ) 15、针对问题解决型课题,效果检查没有完成课题目标时 ,应该返回到原因分析步骤,开展新一轮PDCA循环。(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 内)1、指令性目标,不需要作现状调查,但要 (3) ;自定目标,必须作(3)来确定。 (1)目标依据说明、目标可行性分析 (2)目标可行性分析、目标依据说明 (3)目标可行性分析、现状调查 2、QC小组活动常用的两图一表是指 (3) 。(1)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2)控制图、因果图、对策表(3)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3、创新型课题是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和方法等不能满足 (2) ,运用创新的

4、思维研制新产品、服务、项目、方法,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1)实际需要 (2)实际需求 (3)课题需要4、创新型课题提出的总体方案来源于 (2) 。(1)课题 (2)借鉴 (3)课题目标 (4)查询5、判定末端原因是否为要因,应依据末端原因对 (2 ) 。定(1)确认标准 (2)问题症结及问题的影响程度 (3)规范 6、现状调查应把握问题现状,找出 ( 2 ) ,确定改进方向和程度。(1)主要原因 (2)问题症结 (3)关键影响因素7、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 (3 ) 、环保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以评价对策的综合有效性。(1)工期 (2)操作 (3)成本8、(3) 适用于

5、对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问题之间有互相缠绕、交叉影响的单一问题及多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1)因果图 (2)系统图 (3)关联图9、创新型课题对策表中的“对策”来源于 (2 ) 。(1)分级方案 (2)分级方案分解至可实施的具体方案 (3)课题需求 (4)总体方案10、问题解决型对策表前四项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2) 。 (1)主要原因、措施、目标、对策 (2)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 (3)主要原因、对策、措施、目标 (4)主要原因、目标、对策、措施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人、机、料、法、环、测(填5M1E 亦可 ) 。2、QC小组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

6、方面:(1)遵循 PDCA循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 应用统计方法 。3、问题解决型课题中,现状调查是为了把握问题现状 ,找出 问题症结 。4、针对问题解决型课题,必要时 提出对策 的多种方案,并进行对策效果的评价和选择。5、创新型课题的标准化是指把 创新成果 进行标准化。6、巩固措施中小组可以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 有效措施 纳入企业有关标准或制度。7、小组活动的总结可以从专业技术、 管理技术 、小组成员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8、PDCA循环的特点: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大环套小环。9、创新型在选择课题时应针对需求,借鉴查询不同行业或类似专业中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

7、等,研制(发)新的产品、服务、方法、软件、工具及设备等。10、在总体方案和分级方案有多个时,可将不同方案的 优势 整合成新的更优方案。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错一个不得分)1、下列课题名称比较好的是 B/ C 。A、解决大跨度钢箱梁施工难题;B、提高大体积砼一次验收合格率C、缩短装配式楼梯安装时间D、提高光面爆破质量2、对有推广价值、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 B/C 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A、工法; B、图纸; C、工艺文件; D、专利。 3、针对某症结进行原因分析,从环境角度分析时,其中有“喷漆色泽不匀”的因素存在,如下因素中可能的末端原因有 C/

8、D 。A、操作时看不清楚;B、光线太暗;C、灯泡数量少;D、灯泡瓦数低4、问题解决型课题选题应针对存在 A/B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课题。A、问题; B、改进对象; C、现状; D、缺陷及不足5、创新型课题在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过程中,确定方案可以采用 A / B/C等方法。A、现场测量;B、试验;C、调查分析;D、对比分析;E、重要度评价。 6、企业进行现场评审的重心,应放在审核成果的 B/C 上。A经济效益 B真实性 C有效性 D 技术含量 7、针对创新型课题,小组提出的方案包括 B/ C 。A、可行性方案;B、总体方案;C、分级方案 ;D、细化方案。 8、问题解决型指令性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可考虑 C/D / E 三方面。A、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要求;B、顾客需求;C、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D、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E、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9、创新型课题,若研发的是建筑新产品或新系统,可将产品的 / 纳入对策表。 A 组装调试 B 培训 C 系统的整合试运行 D 技术交底10、问题解决型课题小组在设定目标值时应注意 A /B /C/D 。A、目标与课题相对应;B、目标一个为宜;C、目标可测量,尽可能量化;D、目标应具有挑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