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7197684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红的画》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红的画教学设计渤海镇杏山小学 马文宇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2.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3. 学会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 学会用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特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画,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是谁呢?这可不是普通的小花狗,它可是帮了苏红很大的忙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苏红的画。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二、复习生字、词下面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本课的生字宝宝。出示生词,指生读,其他生跟读。三、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生字宝宝们现在都回到课文中,请你大声地朗

2、读一下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按照填空的形式,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回答。本文一篇记叙文,而且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在概括这样的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来进行概括。在这篇文章中“苏红不小心把参赛的画弄脏了”就是起因,“在爸爸的帮助下”就是经过,“把弄脏的话改成了一幅满意的画”就是结果。将这个方法记在第一自然段的上面。(二)精读课文,感情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满意”,你能快速地在文中找出,它们在哪一自然段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满意”。齐读,思考:满意是什么意思?指生回答,写在书上。端详是什么意思?指

3、生回答,写在书上。从这两个词你可以看出,苏红对自己的画是什么感情?“满意”和“端详”两个词就能突出苏红的内心感受,这两个词就是这一段的重点词,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在我们以后读课文时,也可以把重点的词找出来,他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带着满意、爱惜的心情再来读一下这个自然段。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满意”。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吗?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27自然段,思考:画是怎么弄脏的?苏红把画弄脏后她的心情怎样呢?从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把它画出来。“哇哇地哭”画一下,并在下面写上难过、伤心。想想这几自然段带着什么心情来读?指生来读。这太糟糕了,

4、怎么办呢?(画一只小花狗)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指生读第6自然段。爸爸为什么建议苏红画小花狗而不画别的呢?从这里可以看出爸爸是怎样一个人?让我们带着对认真思考的心情地读这一自然段。现在我们再来看苏红的第二个满意。这时苏红什么心情?坏事变成了好事,这里的满意似乎包含得更多,是对什么的满意呢?让我们带满意、高兴的心情来读一下这一自然段。不仅是苏红满意,爸爸也很高兴,齐读爸爸的话。从爸爸的话中,我们能知道什么道理呢?在文中画出这句话。指生回答,齐读。在课后将这句话再抄一遍。(三)课堂总结:生活中总有许多不如意的事,可是只要我们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名言。师读。板书设计: 7.

5、苏红的画 小花狗 弄脏 得奖 动脑筋坏事 好事苏红的画教学反思渤海镇杏山小学 马文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苏红的画为线索,课堂中始终贯穿着爸爸的话开展教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全文共10个自然段,根据教学重难点,我将两次“满意”和两段爸爸说的话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对重点段落进行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端详”、“满意”“仔细看了看”、“想了想”等,引导学生采用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进而感悟段落所要表达的意思,体会苏红和爸爸心中的所思所想,感受到他们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的美好品质。在教学的最后,

6、我让学生对于课文中爸爸说的“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句话,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对比,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学生有感而发,在齐读这句话中结束教学,爸爸的话贯穿始终,使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更偏重于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有所欠缺,示范得不够,指导得也不到位,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朗读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今后我要在如何引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使学生在课堂中读得充分,读得尽兴,读出每个人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真正做到以读为主。对于联系生活实际,还是没做到,在课文的结尾部分,应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遇到了哪些类似的事,你是怎么解决的。这样才能做到学知识,用知识,真正的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对生活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