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7197859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4、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二、学习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2、体会诗的意境,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三、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感悟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以佟鑫的歌曲乡愁为背景音乐的配乐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和思念之情交融,教师借此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并简介作者。作者介绍: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

2、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

3、,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要求听清停顿节奏。2、学生反复朗读,指名朗读,分组朗读表演。感受朗读诗歌的独特体验。3、思考:本诗以时间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三)感悟理解

4、讨论1、结全课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指导学生讨论,分析各个时期的乡愁。) 小时候 思念母亲 长大后 思念新娘 后来啊 哀思母亲 而现在 思念祖国2、各小节有什么特点?3、归结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以此诗深切表达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四)拓展感悟1、请同学们齐唱或欣赏以下歌曲,想一想:这些歌曲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我的中国心、大中国 指名回答后,老师总结:乡愁让我们感悟到是“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海峡两岸的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正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不论在何地的中国人心中都有

5、一颗中国心,这颗心来自于对祖国“家”的热爱。2、是啊,又有谁不爱自己的家呢?祖国是家,学校是家,班集体也是家,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浓浓的师生之情;在这里我们健康地成长。同学们都离家来到学校求学,一定会想家,那就请同学们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 示例:乡愁是一台电话机,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乡愁是一轮明月,是一只洁白的信鸽。乡愁是一座桥梁。(教师充分肯定和赞扬学生的想像力。)(五)课堂小结“家”的凝聚力向心力,把中华儿女紧紧地连在一起,在他们心中,自己永远是华夏子孙,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昨天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家”,浴血奋战,换来新中国的崛起;今天我们高唱“家”的颂歌,承前启后,

6、开创祖国的未来。作为生长在新时期的中学生更应珍惜“家”,为“家”增添光彩。(六)布置作业请以乡愁为蓝本,以生活中的一物或一事可一人为线索,仿写一首小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附板书设计乡愁余光中(时间线索 ) (具体形象) (联想内容 ) (主题)深切表达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小时候 邮票 思念母亲 长大后 船票 思念新娘 后来啊 坟墓 哀思母亲 而现在 海峡 思念祖国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环

7、境,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乡愁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它表达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乡愁作为人类普通的一种情结,是一种抽象的情绪。初一学生大多数是初次离家求学,学生对于家的回忆,仅限于优美的风光和儿时玩伴,离家近的学生,更无谓乡愁。在教学中如何理解作者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形象化,让学生融入“家”的主题之中,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本诗的教学的重点。 因此,我在教学前作了以下设想:第一: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火花。(播放与乡愁有关的歌曲)第二:在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

8、让学生自己去读,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学生是主体。第三:思维拓展,在以上的引导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齐唱或欣赏熟悉的爱国歌曲,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做到读写结合,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爱国情怀。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者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抓好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探求。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被动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习、拓展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教学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积极调动学生的想像力,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但是,由于初一的学生初次接触新诗,教学诗歌时,朗读是关键。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更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就是要读,读得多了,才能体会出其中的含义,才能体现出其中的意境,直至达到背诵的效果。并且,在朗读中体现作者的感情,读出作者的感情,这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先范读,并且划出重点,让学生在听,模仿的过程中而感受到那浓浓的乡愁。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读品味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