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潭石记学案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198461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潭石记学案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潭石记学案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潭石记学案第二课时.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按照游览的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2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 一、合作学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使用了哪些动词?对景物的描写运用怎样的写法。2第(2)段中潭水有何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写潭水?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怎样的写法。3第(3)段中描写潭的水源,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4. 第(4)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

2、容,该如何理解?.二、通读文章,把握脉络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三、当堂检测; 1.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方,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

3、哪些不是? ( )A. 闻水声,如鸣佩环。 B. 皆若空游无所依。 C. 似与游者相乐。 3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有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深 。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伐竹取道”与上文“ ”呼应,又为下文“ ”埋下伏笔。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句子是 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6.据要求填空 直接写潭水的句子是 间接写潭水的句子是 7.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写鱼静态的句子 。 写鱼动态的句子 。 写鱼情态的句子 。 8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9.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 、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