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198711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优秀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语言,感悟优美语句中包蕴的美好心灵,美丽画面。学习作者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扫清生字障碍,正确认读7个生字,识记“暴、惰、衡”字形。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体会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总要作用。教学过程:一

2、、介绍背景,导入。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疏通生字障碍。1、生自由练习读文,读准生字词。2、生词学生认读。指导暴、惰、衡的写法。3、指名轮读课文,师随时正音。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了

3、解搭石。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2、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扣住“脱鞋绾裤”反复朗读去感受。3指导感情读第一自然段。五、作业设计: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3遍。第二课时教学设想: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4、,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结合板书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搭石的美的。课时目标:1、抓住关键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说搭石。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谁来为大家

5、读一读什么是搭石。二、细读文本,品搭石。(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

6、读一读这两句话。(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踏踏的声音,像。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2)读一读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7、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我们可以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可以由画面联想到词:出示画面:杨柳( )白雪( )明月(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5、配乐美读这几句话。(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

8、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招手示意、

9、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伏”。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B、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假如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他觉得搭石

10、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你能说说作者是如何把搭石的美呈现出来的吗?结合板书引导:作者写出了看得见的美:一道风景;看不见的美:美好的情感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今天,老师走进我们四年级学生中间,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这个陌生的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是一种美。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这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四、作业设计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2、写一写你发现的生活中的美。板书设计:搭石一道风景: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美好的情感:为他人着想 谦让和睦 尊老爱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