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说课稿.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198891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理数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理数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理数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理数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2、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二、说学生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及运算;对负数的概念有所了解,知道正数、负数和零的区别。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2、学生在小学通过对温度计的认识活动,学习了用负数解决一些简单的比较大小的问题。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程度参差不齐,结合实际正确的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建立有理数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是难点。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第三环节:实际应用,巩固提高,第四环节: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第五环节:小结反思,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活动内容一小学我们学过正、负数吗?你能举一个正、负数的例子吗?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负数,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并利用有理数的知识

3、解决实际问题。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有关正、负数的知识,温故引入,为本章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活动内容二问题: 答对 答错 不回答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两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答题情况第一队第二队如果答对题所得的分用正数表示,那么你能用正负数或零表示每个代表队答题得分的情况吗?试完成下表:答对题的得分答错题的得分未回答题的得分第一队+6第二队-2活动目的:用知识竞赛得分的情景启发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找出身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量,从而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

4、性。第三环节:实际应用,巩固提高活动内容三例1 (1)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2)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3)某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净重量:10kg150g”,这里的“10kg150g” 表示什么?解:(1)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记作-12圈;(2)-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克;(3)每袋大米的标准质量应为10kg,但实际每袋大米可能有150g的误差,即最多超出标准质量150g,最少少于标准质量150g。活动目的:通过对实例的分析,

5、让学生知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明确“基准”。例1中各题的基准分别是“转盘静止不动”“一只乒乓球标准质量”“10kg”。 “议一议”则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如何选定“基准”。活动内容四议一议选定12岁为标准,你能用正负数或零表示你的年龄与标准年龄的差异吗?你是怎样表示的?活动目的: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学数学的意义。练习:(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记作什么?(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 ,那么+2米表示什么?原地不动记为什么?(3)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什么?(4)把消费价

6、格比上年上涨4.8%记为+4.8%,那么下跌0.6%记为什么?(5)零上1记为+1,零下5记为什么?练习目的: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中的量。第四环节:合作交流,能力提升活动内容五我们把正整数、0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 将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交流。(2)还可以怎样分类?练习1、判断正误:(1)整数就是有理数,有理数就是整数。(2)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3,-7,0, 15,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拓展练习1,-2,3,-4,5,-6,7

7、,-8 ,其中第199个数为 _ ,第2002个数 _ ,规律是_;活动目的: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将数扩充到了有理数的范围。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第五环节:小结反思,布置作业活动内容六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数学思想?2. 作业:习题2.1活动目的:通过小结整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四、说教法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讲练结合,习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五、说学法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六、 说板书设计1、 复习2、 探究 3、练习 4、小结 5、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