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199009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用水测量时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及板书”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水钟记时的原理及设计制作水钟的过程。难点是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经历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使学生发现,看起来缓慢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二、说学情在小学阶段

2、,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在一定的装置里,才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以及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的原理。2、能根据记录100毫升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推测10毫升,5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时间。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四、说教法、学法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法、讨论归纳法,

3、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产生个性化的经验。结合我校学情,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要采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五、说教学思路根据科学探究教学的一般思路,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1、 观察100毫升的水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推测10毫升,5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2、对不同容量水流完所需要的时间提出假设,再用实验证明假设是否

4、正确。3、了解古人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4、根据原理,让学生自制各种类型的水钟。六、说教学过程及板书(一)课前准备1、课前收集各种水钟的资料与图片。2、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铁架台、一个透明水杯、一个100毫升的量筒、适量的水、时钟。(二)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课题由有关时间的谚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古代没有计时的钟、表等,那他们是用什么来计时呢?从而导入新课用水测量时间。2、认识古代两种类型的水钟(1)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观察水钟的结构。(2)小组讨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3、滴漏实验我以“100毫升水缓慢滴漏所需多少时间?那么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1

5、0毫升和50毫升时,又各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进入滴漏实验活动中,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1)小组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2)讨论交流。(3)得出结论并生成新的问题,比如:A、如果把孔变大或变小,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会怎么变化?B、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C、怎么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4)小结A、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看起来缓慢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所以要随时关紧水龙头。B、我们还发现孔大流的快,孔小流的慢;流量多的快,流量少的慢。C、时间与流水虽然都是运动着的,但流水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时间的流逝我们不能控制,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4、课后延伸回家以后设计一个测10分钟的水钟和家人共同享受做水钟的过程及乐趣。(三)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能直观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用水测量时间 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漏壶 滴漏 水量减少 水量增加 计量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