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7199124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及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及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二、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所选的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要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二)广泛性和代表性1.从广泛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内容2.衡量所选内容的代表性3、 考

2、虑各部分的均衡性(三)地方性和季节性选择与季节同步的自然现象注重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中有价值的方面灵活地运用当地事物替换幼儿较远或难以收集的材料根据季节变化,恰当的编排教育内容(四)时代性和民族性1.结合幼儿生活选择介绍先进科学技术2.选择介绍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内容3. 引导幼儿认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产,或当地有名的物产三、如何设计活动目标?1.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2. 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方法来取代。(在观察、游戏过程中,把对汽车的兴趣转化为了解汽车的好奇心)3.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4.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活动目标5.体

3、现三个层次,情感态度放首位四、观察型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点: 1、用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观察兴趣。2、问题具有启发性。3、指导幼儿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有序观察法和比较观察法)4、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全面感知观察。5、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观察中的发现6、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如形象化的绘画、图表、符号、标记等)五、观察认识设计思路1、物体观察活动:出示观察对象-幼儿自由观察-表达交流-教师引导观察-表达交流-教师总结2、展示观察活动:收集物体-布置展览-共同参观-表达交流-教师总结(或开放性结束)3、现象观察活动:引出对象或问题-观察现象观察中的交流与个别指导教师组织讨

4、论与交流-教师总结4、户外观察活动:激发兴趣、提出问题-个别观察(个别指导)-分享和表达交流六、实验操作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点1、提供充足、多样的实验材料。 2、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要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 3、组织幼儿就实验中仔细观察,注意实验材料在操作过程中的变化。 4、组织幼儿就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析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鼓励幼儿解释实验的结果。 5、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七、活动过程的设计1.演示操作式2.自由引导式3.猜想验证式-1、呈现物体,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2、让幼儿进行猜想并说出理由3、引导幼儿控制变量分别操作试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4、鼓励幼儿交流、讨论他们的发现。5、师幼共同归纳总结。8、 科学讨论型科学活动指导要点1、 避免把科学讨论型活动变成灌输科学知识的课堂2、 建立民主课堂,充分体现平等对话的精神3、 帮助幼儿利用多种手段特别是艺术的手段表达他们的科学认识4、 可以利用多媒体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9、 技术操作型科学活动的指导要点1、提供适当的材料(以半成品为主,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2、引导幼儿对物体结构进行充分细致的观察。3、明确制作的目标、方法和评价标准。4、探索制作的方法和技巧。5、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表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结果。6、注重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