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204743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_孙烽.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孙烽 ( 复旦大学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 摘要: 本文在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深入阐述了构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 的几项重要步骤: 目标定位、 文化与制度建设、 管理流程与组织架构的完善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 并且指出这 些步骤必须适应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管理系统; 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1 .950)= :;#+15 ?5? ?9A B85864B45 9C9 ?585D?8E =;E:?56 D;BF85?49G =?9 F8F4 F49459 94H48E ?BF;85 94F9 ?5 D

2、;59ID ?9A B85864B45 9C9?585D?56 =;E:?56 D;BF85?49?458?;5GDIEI4 85: ?59?I?;5 D;59ID?;5G;F?B?L8 B85864B45 F;D499 85: 685?L88B4M;AG498NE?9=B45 ?5;B8?;5 FE8;B4G? ?9 F;?54: ;I =8 8N;H4 B45?;54: 94F9 BI9 8DD;BB;:84 =4 ?5458E 85: 4O458E 45H?;5B45 J=?5494 ?585D?56 =;E:?56 D;BF85?49E:?56 D;BF85?49P ?9A B8586

3、4B45 9C94BP B85864B45 F;D499 !%*,*)! 孙烽()+,*) , 男, 安徽黄山人,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参见!#$%+$0/5/$%FG$HH$)C!$ *+ID5I5BD07B:9J-6674455-KID5E045.0:47-0:9L.M N:07O:47-0-K15B8.74753J-667337-03:0:N56504 :0/J-04.-9,87/:0B5K-.15B8.74753R7.63:0/ID57. 18H5.S73-.3*;+$%FF$HH$%$% *(+胡关金+$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FFF$GFCF!$ *#+李

4、志辉+$北京: 中国金 融出版社,TT%$%GC%F$ ( 本文责编: 王延芳) 适用技术武装、 改造传统产业; 经济学家董辅礻 乃认 为, 新型工业化之路的核心有三: 一是充分利用科 技成果,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二是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 环境; 三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增加就业。 新型工业化需要一批有基础和优势、 一旦突破 就能产生重大原始性科学成果的各个科研领域的 基础研究作基础。同时在以微电子、 光电子、 计算 机、 网络通讯与软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以及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 纳米技术、 智能化结构、 功能 材料和空间海洋等各个科技领

5、域都需要科技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工业综合竞争能力, 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应当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 需要,深化产业内部分工协作和结构的优化调整, 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 传统产业 改造所需要的技术,调整优化科研开发投入结构, 加大新增技术创新投资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 心技术倾斜。应当鼓励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 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更加重视消化吸收, 重视 二次开发和利用, 加快具有领先优势和战略意义的 高技术研究, 推进信息、 生物、 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 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应当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 鼓励大中型 企业或行业

6、建立研发中心,推进高科技产业的转 化、 孵化基地建设,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优势领域取 得重大突破; 加强整合社会科研力量, 促进科研机 构向市场化的科技开发、 技术服务、 中介机构转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实施制度创新, 促进生 产要素的组合与流动,应当通过健全国家创新体 系, 形成全方位的科技创新网络, 集成全国的科技 创新力量, 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汇集并充分发挥创新 智能。 参考文献: *%+璐羽等$国外知识经济发展简述( 上)*=+$中国软科学%FF U)V$ *+LWJX$W6H9-26504 :0/ ,.-?4D 70 4D5 Y0-?95/N5CZ:35/ WB-0-62%FF#$ *(+姜爱林$城镇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研究*=+$经济纵 横TTUV$ *#+郭熙保$工业化、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东南学术TT($ *)+李廉水$知识经济与就业*;+$南京: 南京出版社TTT$ *!+吕政$努力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TTC%C)$ ( 本文责编: 王延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