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7206147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双师 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摘 要:本文以温州瓯海区三所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案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职业教育师资现状,从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提出具体对策。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师,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如何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自2009年1月起,笔者利用工作之便,运用问卷调查、文献收集、个别访谈等方法对瓯海区3所职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着

2、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技能、来源等情况进行摸底访谈。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注重老、中、青兼顾,既有行政领导,也包括一线专业理、实教师;既包括接受过国外培训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涵盖中青年骨干教师,还有新晋教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问卷覆盖全体专业教师,计收回问卷321份。回收率为91.71%。问卷收回后,经查核剔除废卷,有效问卷为314份,有效回收率为89.71%。有效问卷中重点关注专业教师,并进行研究分析。表1-1调查样本一览表项目类别频数百分数有效频数有效百分数问卷人数35086.42%31489.71%访谈人数235.68%2312.71%座谈人数10024.69%

3、8546.96%合计4734221职称结构。调查结果如表1-2,从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人数较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表2-2职称结构统计表职称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合计数量28959726246比例11.38%38.62%39.43%10.57%100%2.年龄结构。表1一3年龄结构统计表年龄30岁以下3140415051岁以上合计人数132633615246比例53.66%25.61%14.63%6.10%100%从表1一3年龄结构统计表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占到专业教师总数的79.27%,中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加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个巨大的冲击,职业学校的教学特别讲究实战经

4、验,需要教师有很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历。由于青年教师缺乏经验,各方面与老教师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个考验。3.学历结构。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如表1一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职业学校中低学历所占的比重还是个不小的数字,这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教师学历与国家的要求尚有差距,说明了我们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实训教师的学历层次。表1一4学历结构统计表学历专科以下专科本科硕士合计人数183017913246比例7.32%12.20%72.75%5.28%100%4. 师资来源。温州市瓯海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其他同类学校和企业。调查结果如下表1一5所示

5、。但访谈显示,近些年95%的专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的,这说明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单一,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表1一5专业教师来源表来源企业其他学校高校合计人数2354169246比例9.35%21.95%68.70%100% 5.“双师型”结构。“双师型”教师在所有专业教师中的所占份额如表1一6中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为23.17%,我相信这个数字是比较客观,但它的背后可能有很多水分,但即便如此,“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与国家的文件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表1一6“双师型”教师统计表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2465723.17%从前述不

6、难看出,瓯海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我是一名汽车专业课任教师,接受过很多关于双师的培训,诸如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培训,让我亲身体验了瓯海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笔者认为目前我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采取如下对策:一、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发散性的概念,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要赋予新的含义,但是它的根本性质是教师要有双重能力。这对专业教师的标准树立了一个标杆,要达到“双师”标准,需要时间跨度,更需要能力积累,这说明教师的来源非常重要。1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门机构,它承担为职业学校输送专业课任教师的培养任务,它主要从教

7、育理论、职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三方面入手培养职业学校教师,为中等职业学校输送合格的专业课任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方面一大优势,它培养的是“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这是它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醒目标志。2企事业单位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职教教师最需要复合型人才来担当,这种人才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优越于普通专业人才。从相关企业引进高职称,或引进基本功扎实并有高超技能的技术骨干做专职教师。这种“理、实”两条腿走路的企业精英既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又可以在技能教学上发挥“传、帮、带”的作用。3兼职聘用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需要学校制定优惠的政

8、策吸引企业骨干,请进来,是一条路子。从生产一线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培训做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兼职教师的优势是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能够在教学中找到产教一体的连接点 王子原,卢建平.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5):108-110。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不仅是对专业教师来源的重要补充,还能缓解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对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构建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的目标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目标,同时培训目标要考虑到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校本培训要体

9、现教师、学校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培训内容要实用多样。通过校本培训的实践,探索出一套培养目标明确、培训层次分明、时间长短结合、校内校外互补、“理、实”共同提高的校本培训模式。 1“青蓝”结对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帮助新教师成长。从高校毕业进入中职的年轻教师,在自身能力上有“跛腿”现象,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基础外,其他各方面素养都还很苍白。实施“青蓝”结对,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领头羊角色,帮助新教师实现一年达标、二年成型、三年成才的育人目标。2假日培训由学校教研组组织,专业教师轮流参加,利用周日在校内各实训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如实训讲座、骨干示范、互帮互学、或顶岗培训

10、等。这种培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成本低、效率高,通过假日培训,能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3社企培训社企锻炼培训工程主要依托企业挂职锻炼。职业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担任企业顾问,帮助企业培训员工、降低成本、规范企业生产流程。以上三项培训工程即相互独立又呈现螺旋式提高,它们既可以独立,也可以组合进行,具体通过“送、下、带、聘”等办法进行。“送”是选拔理论薄弱、技能相对优异的专业教师脱产进修;“下”是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聘”是指聘任企业精英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培训,一支年轻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会迅速成长起来。三、完善激励机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分为软、硬件建设,其中软件主要

11、指的是教师队伍。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则是重中之重。中职学校要努力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的激励机制。职业教育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成长,需要激励机制。 为了彰显“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地位,职业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对“双师型”教师,学校要给予享受一系列不同于普通教师的优惠待遇,同时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主动邀请他们“参政议政”。通过以上举措,突出“双师型”教师的特殊地位,从而激励广大教师以获得“双师”素质为荣,进而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 李湘苏.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

12、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 2005.四、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要真正互动起来,关键还在于学校,学校应当转变高高在上的观念,放下架子,树立起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实现学生在“理、实”两方面的提升,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句话,本人认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文章可做。1深入企业挂职顶岗学校选派专业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为期半年以上。专业教师工作期间按企业员工制度管理,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2开发校本课程 校企合作使得专业教师能够深入生产第一线,经过不断地顶岗

13、锻炼,专业教师就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写校本课程,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听取企业的建议。专业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会促进“理、实”一体化和学分制教学方面的进展,对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一定会产生积极影响。校本教材的开发一定要体现:一是增强适应性。开发的教材具有模块式结构。二是突出实践。教材中实践性必须鲜明,技能部分要突显,要突出“理、实”一体,使实践教学课堂化、项目化、一体化。三是兼顾等级考核。3建立实习基地 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一个大事。实习基地对教师的技能提高能带来便利,企业是教师最好的学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服务等活

14、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中。五、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黄尧司长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的报告中指出“学校可招聘社会英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增加双师型比例”。黄尧.大力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10期聘请社会英才担任兼职教师,也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一条途径。在中职教育中,兼职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弥补实训教师的不足;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师资结构的灵活性。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兼职教师队伍应从四个方面加强管理:1.聘用程序化聘请一线兼

15、职老师第一要按照专业教学的需求推选合适人选,其次由专家组进行考查,这样才能保障一线兼职教师的素质。2.建立人才信息库各职校必须增强完善它们之间的合作,更需和各种行业组建联系,随时掌握了解各专业教师英才状况,针对人才信息资料需定期更新。各职校应该使用现代传媒科技和人才市场等单位之间、职业学校之间实现信息化,建全人才资料库,实现共享人才资源。3.加强组织管理要求兼职教师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一定量的技能教学,而且每学年应开设12次的教学公开课。4.保持队伍稳定目前中职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比较松散,难以和学校拧成一股绳,他们的作用无法发挥。为了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可以采取以下

16、几个举措:(1)与兼职教师签定长期合同。(2)将兼职教师个人利益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 刘琴.中国教育新闻网“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14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6。(3)对兼职教师要一视同仁,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4)针对兼职教师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只要兼职教师能真正感觉到学校是他们的家,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去,为企业培养适用型人才而努力奋斗。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个持续不断的长期工程,我们只有通过“双师型”教师主体、学校本位和国家导向的多层面调控,制定出一套高效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管理机制,同

17、时创造条件,培育适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的土壤,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继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5-57.2 俞仲文,沈耀泉,李建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14-21. 3 苇洲.也谈“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6)4 董桂玲,周明星.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生存病态与诊疗J.职业技术教育,2005,(04) 5 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1,(3):46-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