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7206250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文由xiuseula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7年第 1期 经济经纬 ECONOM IC SURVEY No. 1 2007 中美能源政策对比研究 董治堂 (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2 ) 摘 : 美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 ,加上国家巨大财力支持下的石油进口 , 能源供应在现阶段是可靠的 .但美国考虑到本国能源 要 消耗不断增加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及石油输出国的限制措施等因素 ,提出了能源供应立足本土的战略目标 , 积极开展替代能源 的研发和推广 ,并十分重视能源节约 .美国这种未雨绸缪超前应对的做法值

2、得借鉴 .本报告在对美国能源消费 , 节约 , 替代能 源开发现状及政策进行了概要介绍 ,在对我国能源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 提出了我国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几点建 议. 关键词 : : 能源 ; 政策及技术开发 (发展 ) ; 思考 作者简介 : 董治堂 ( 1954 - ) ,男 ,河南宜阳人 ,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 ,高级经济师 ,主要从事能源的宏观管理和研究 . 中图分类号 : F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1096 (2007) 01 - 0061 - 05 收稿日期 : 2006 - 11 - 30 2006 年 9 月 6 日 25 日 , 由

3、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组织的 可再生能源考察团赴美进行了为期 20 天的访问和交流 .在 此期间考察团访问了美国能源部 , 美国环保署 , 全美节能联 盟, 能源有效经济委员会 , 全国生物柴油董事会等部门和机 构 ,对美国的能源资源情况 , 联邦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 策, 技术开发现状及运作模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了解和学 习 .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 , 一 美国能源消费现状 美国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的调查 统计资 料 ( Graham M. Pugh, 2006 ) , 我 们 做 出 如 下 分 析 . 2004 年能源消费状况 : 石油第 1 位占 40% , 煤炭

4、 23% , 天然 气 23% ,核能 8% , 可再生能源 6%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 能 1% ,生物质能 47% ,风能 2% ,水电 45% (见图 1 ) .在能 源消费中 , 石油消耗量最大 , 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 占 世界总数 5%的人口却消耗着全球 23%的能源 ,石油进口量 占世界 消 费 总 量 的 27% .目 前 美 国 对 外 石 油 依 存 度 为 53% .为确保能源安全 , 美国计划到 2025 年从中东进口的 石油减少 75% ,为此计划在本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 代能源 . 美国的能源节约水平不断提高 , GDP 单位能耗逐年下 降 .由于不断调整

5、产业结构和技术上的领先水平 , 美国的 能源利用效率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从 1970 年到 2004 年 ,全美 GDP单位能耗下降了 50% , 据美国能源部预测 , 未 来 20 年 ,全美 GDP单位能耗将以年均 1. 6%速度下降 ; 可再 生能源比重逐年上升 ; 常规能源自身供应不足呈常态 (见图 2) . 近年来 ,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 . 2005 年可再生能 源供应总量约为当年美国一次能源供应量的 6% , 已成为能 源替代品发展的主要领域 .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 (不含 水电 ) 已占发电量的 2. 3% , 其中生物质发 电 67% , 风 电 16% ,地热发电 1

6、6% ,太阳能发电 1% .其中风电装机达到 914. 9 万千瓦 ,位于世界第 3 位 (中国第八位 , 126 万千瓦 ) . 2005 年底 , 美国水电装机达到 9320 万千瓦 , 发电量占全国 6. 5% .此外 ,以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 , 以玉米为 原料的燃料乙醇工程 , 以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 生物柴油等方面也有较快发展 .全美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 迅速 ,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应用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 图 1 美国能源 2004 年消费结构 , 二 美国现行能源政策措施 经过两届政府推动 , 美国总统布什去年签署了新的能 ( 源法案 国家能源政策法 - 2005

7、 以下简称新能源法 ) .新 能源法致力于挖掘美国本土能源供应并向多元化方向发 展. 61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1. 采取标识办法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环保署和能源部推出了 能源之 星 计划 ,新能源法规定将进一步扩展这一计划 .该计划对 商品实行节能标识体系 , 经检验符合节能标准的商品允许 贴上带有绿色五角星的标签 , 并进入美国环保署的商品目 录得到推广 .目前 , 这一标识体系已从办公设备领域扩展 到家用电器

8、 , 照明 , 空调设备等方面 , 甚至包括新建住宅和 商用房屋等 ,它针对的是数以百万计的普通用户 . 2. 太阳能的开发既经济又带动了新的产业发展 美国 2000 2005 年 , 平均每年太阳能发电增长 44% . 太阳能设备的开发 , 带动了多晶硅产业 .美国生产的多晶 图 2 美国能源消费历史和前景 1. 新能源法鼓励开发再生能源 美国新能源法的最主要内容 ,一是强调节能 ,二是增加能 源供给 ,提高能源供应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减少对国外能源的 依赖 .首先 ,美国新能源法决定重启核电建设 .新能源法授 权美国政府 2010 年前建一座新的核能电站 , 并规划今后 20 年将建造包括

9、核电在内的 1300 座电站 .其次 ,新能源法还提 出了提高风能 , 太阳能 , 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 供应技术的竞争力 . 2. 联邦政府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政策 美国能源部除直接对新能源技术投资研发外 , 还将与私 营企业合作投资 ,并在基础科学研究和生产方面给予企业税 收优惠和贷款担保经济政策 . 新能源法案提出了 145 亿美元能源税的奖励 ,其中 26 亿 美元用于石油天然气产业 , 31 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如风 能, 太阳能及水能 , 13 亿美元用于研发节约能源 . 针对太阳能技术还制定了 ITC ( Investm ent Tax Credit) 政 策 ,

10、规定购买太阳能设备投资的 30%计入并顶替当年需缴纳 的个人税务中 ; 针对非太阳能的其它可再生能源 ,十年内享受 每度电 1. 9 美分的优惠 . 联邦政府还鼓励利用煤层气作为替代能源 , 采取各种优 惠政策和开发先进技术 ,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美国对煤层气的 利用从原来占天然气总量的 1%提高到 17% . 3. 各州政府也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措施 至少有 20 个州实行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电力 ) , 这 是对售电商的一种要求性政策 , 它规定了售电商必须收购可 再生能源发电的最小比例 (或数量 ) . 2005 年 ,德克萨斯州新 增风电 70 万千瓦 ,明尼苏达州 14. 5

11、万千瓦 ,加利福尼亚州 6 万千瓦 .此外 ,美国在 14 个州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 每年征集 5 亿美元 .主要来源于电力收入 ,通过系统效益收 费制度征集 ,主要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资金补助 , 电费 补贴或低息贷款等 .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美国 ,正在从 技术研发走向商业化运行阶段 .现阶段仍需要政策支持以建 立一定的市场规模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 项目开发的主要促进手段 , 可再生能源发展资金是用户端使 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支持措施 . 硅 ,多半用在生产太阳能设备上 , 过去几年中 , 多晶硅价格 上升了一倍 .测算到 2010 年 ,

12、 美国的太阳能发展需要用 60000 吨多晶硅 , 而其它行业总用量为 30000 吨 , 多晶硅市 场看好 .随着技术的发展 , 美国太阳能发电成本不断下降 , 预计 2015 年太阳能电价可降到每千瓦时 6 美分 , 低于常规 发电 . 3. 成立专门机构宣传和推广节能 美国于 1977 年成立了美国节能联盟 , 倡导在全世界推 广有效地和清洁地使用能源的技术 .它的日常工作集中在 发展节能产业 , 制定节能政策 , 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 .它的 全部活动都突出强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当今世界上最重 要的一项能源政策 .在华盛顿市联盟总部 , 示范性地使用 了最新的节能照明和其它先进的节能技术

13、 , 能源使用效率 比一般办公室要高 50% .该总部对外开放 , 供公众参观 . 许多企业和协会通过节能联盟对经济效益好的能效项目进 行投资活动 . 4. 美国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及门窗节能 美国由研发机构 , 制造商及消费者团体共同发起成立 的全美门窗节能标准评估协会 , 专门建立了一个公正的门 窗指标评估标准体系 .房屋 (住宅 ) 耗能占社会总能源的 20% ,其中有 1 /3 的热量是通过窗散发出去的 , 但窗也能获 得太阳的光热 ,仅占 6% (徐国英等 , 2006 ) .因此 , 门窗的设 计引起美国的足够重视 . 5. 美国联邦政府十分重视自身节能 美国测算联邦政府办公耗能占全国

14、能耗的 1. 6% ,是一 个最大的用户 .他们认为 , 联邦政府应在降低能耗上为全 国树立一个榜样 .在联邦政府部门工作的负责能源使用的 员工要进行严格培训 , 对办公设备节能技术和照明节能有 一套法规法令可以遵循 .对政府每一个部门实行合同能源 管理 ,信守合同节约了能源 , 有关人员可得到政府补偿 .对 联邦政府用可再生能源 ,也做出了计划 ,计划要求到 2010 年 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不小于 3% , 到 2015 年要求不小于 7. 5% .另外 ,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还制定了针对消费者节能 的奖励政策 . 据测算 ,美国 2000 年节能产生的价值约为 500 亿美元 , 在继续强力推

15、动下 ,计划到 2020 年达到 1860 亿美元 . , 四 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 三 美国努力节约能源并取得成效 美国政府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 , 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方 法和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根据能源消费情况 , 美国提出一方面要改善汽车及工 业设备的燃烧工况 ,节约汽油 ; 另一方面大力提高可再生能 源的使用量 .美国新能源法明确提出对可再生能源的支 62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持 ,即减税 27 亿美元鼓励可再生能

16、源生产 , 包括风能 , 生物 质能 , 地热 , 小水电站 , 垃圾填埋气利用 , 垃圾燃烧发电 (供 热 )等 . 1. 大力发展石油替代品 现在美国每天用 1920 万桶石油 , 其中约 12600 桶是用 乙醇替代的 .汽车用油中大约掺 10%乙醇 .按照新能源法 的要求 ,到 2012 年 ,美国炼油厂将年产 75 亿加仑 (约相当于 278 亿升 )酒精用于燃料 ,这将使目前的使用比例提升一倍 . 对于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 , 政府将持续提供 贷款及其它方面补贴 . 2. 积极推进风力发电的发展 1992 年美国修改颁布的 能源法 , 由鼓励装机到鼓励 多发电 ,由投资抵

17、税变为发电量抵税 , 每千瓦时风力发电量 抵税 1. 5 美分 .美国能源部按照 2002 年风电电价降到 2. 5 美分 / K , WH 2010 年装机 10G 等目标 , 拨出专款支持科研 W 机构和制造商进行研究开发 .目前 , 风力发电场建设投资 已降至 1000 美元 / K ,低于核电投资且建设时间可少于一 W 年 ,其成本与煤电基本接近 .根据此次考察情况看 , 美国风 能电价已降到 4 5 美分 . 3. 大力支持太阳能技术开发 布什总统提出了阳光计划 , 其主要内容是在能源部增 加 22%的资金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 , 2007 年预算拨款 1. 48 亿美元用于美国阳

18、光计划 , 主要是为了加速半导体材 料开发 ,更好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预计到 2010 年 ,使太 阳能电 从 现 在 的 13 22 美 分 / K WH 降 到 9 18 美 分 / K WH,同传统发电相比有一定竞争力 (何学民 , 2006 ) .同时 能源部从 2007 年至 2009 年耗资 1. 7 亿美元 , 与有关企业共 担费用合作开发太阳能技术 .另外 , 美国新能源法对购买 和使用太阳能设备给予银行贷款和免税等激励措施 . 4. 推动生物质能的利用 美国能源部成立了生物质研发技术咨询委员会和生物 质能项目管理办公室研究制定了生物质技术路线图 2002 .该技术路线图的

19、战略目标如下 : ( 1 ) 生物质电源 . 用于公共电力的生物质能每十年翻番 .到 2010 年生物质能 将满足全部工业和发电需求的 4% . ( 2 )来自生物质能运输 燃料 (包括生物柴油及生物质乙醇 )从 2001 年的 0. 5%增加 到 2010 年的 4% . ( 3 )生物基产品 .生物质生产的化学材 料 2001 年 占 整 个 化 工 品 产 量 的 5% , 增 长 到 2010 年 的 12% .整个技术路线图涉及生物燃料 , 能源和工业产品中一 个或更多方面的应用 . 5. 推广生物柴油的应用 美国生物柴油年需用量约 600 亿加仑 , 其中 56%用在 汽车上 ,

20、11%用于居民取暖 , 市场潜力巨大 .汽车常用二种 比例混合 : 混 20%生物柴油 80%石油柴油对排放改善最佳 ; 混 2%生物柴油时能增加石油柴油的润滑效果 , 增加设备寿 命 ; 家庭取暖一般混 5%生物柴油 (李浩南 , 2006 ) .由于石 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能耗安全不稳定性增加 , 美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税收抵扣和强制使用一定比例生物柴油的政 策 ,致使生产商大增 ,市场看好 . 6. 注重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美国计划到 2012 年 , 从纤维素中制取乙醇获得成功 . 计划种植一 些 速 生 林 , 为 制 取 乙 醇 提 供纤 维 素 .预 计 到 2030 年 ,

21、乙醇将占汽油用量的 30% .近期 ,生物燃料技术最 可能大量用于汽车 ,主要是用乙醇和生物柴油 , 这些领域还 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王垂仍 , 1996 ) .因此在研发阶段 , 政府 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把风险降到最低 , 比如为企业提供信贷 担保或与企业共同投资进行研发 , 待最终技术成熟时 , 政府 退出 ,完全实现市场运作 . 柴油比汽 油 燃 烧 效 率 更 高 , 据 测 若 全 美柴 油 车 能 达 50% ,每天可节省 150 万桶石油消耗 , 相当于现在每天从沙 特进口的油量 . , 五 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及问题 1. 能源总量供应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 , 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

22、人均拥有量远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能源消费 1970 1978 年较平稳增长 , 改革开放后 , 1979 2005 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快速增 长期 ,年平均增长 9. 7% . 1997 1999 年 , 由于国内市场疲 软, 关闭 五小 企业 ,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原因 , 出 现了能源消费的下降 . 2000 年后 ,随着国家拉动内需 , 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 , 高能耗产业的发展 , 导致了能源消费量的迅 速增长 ,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 (魏一鸣 , 2006 ) . 图 3 能源消费历史情况 目前 ,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正处于工业化和城 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23、,能源消耗强度较高 ,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 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 ,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 必须有足够的能源投入 .据专家测算 , 到 2020 年 , 我国人口 按 15 亿 - 16 亿计 , 则需 要 30 亿 - 35 亿 吨标煤 (张 振 勇 , 2000 )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必 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早作应对确保能源安全 . 图 4 2004 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2. 能源结构不合理 ,油气资源更为紧张 63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24、rights reserved. http:/ 从常规能源的天然赋存条件看 ,中国是以煤为基础能源 的国家 ,煤炭支撑了中国能源的主要需求 .从 2004 年中国能 源消费结构来看 (见图 4 ) : 中国煤炭占整个一次能源消费的 67% ,石油占 23% ,天然气占 3% , 而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加一 起仅 7% ,而美国核电及可再生能源比例为 14% ,世界该项指 标的平均水平为 12. 3%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能力远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 . 中国人均油气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7% 左 右 ,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 40% .未来 20 年 ,中国城镇化快 速发展 ,再加上汽车数量

25、的大幅增长 ,势必会使油气消费快速 增加 .据国际权威预测机构指出 ,到 2010 年世界常规石油产 量将达到顶峰 ,也许 2015 年左右会发生世界第三次石油危机 (陈秀芝 , 2006 ) .届时作为我国这样优质油气能源需求高速 增长的国家将需付出高昂代价 . 3. 节能措施不力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处在前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仍然需要 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 ,因此能源消费强度较大 ,甚至还会出现 上升的趋势 .从下表 1 我们可以看到 , 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 0. 86,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之甚远 , 而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0. 32 的 1 倍多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能源资源 . 表

26、 1 世界部分国家 2004 年 GDP和能源消费量 单位 : GDP: 千亿美元 ; 能源消费量 : 亿吨油当量 ; 能源强度 : 吨油当量 /千美元 GDP 美国 GDP 87. 85 23. 30 0. 27 日本 25. 38 5. 10 0. 20 德国 20. 7 3. 30 0. 16 英国 13. 79 2. 30 0. 17 法国 15. 67 2. 60 0. 17 意大利 13. 39 1. 80 0. 13 印度 6. 99 3. 80 0. 54 中国 16. 57 14. 30 0. 86 世界 317. 49 102. 20 0. 32 能源消费量 能源强度 资料

27、来源 : 中国能源报告 ( 2006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6. 不丰富的国家是一个可怕的情形 .究其原因 : 一是我 国节能的理念未被人们所认识 , 节能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 ; 二是我国的节能技术发展缓慢 , 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 用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 ; 三是产业结构有待于优化 , 高 投入 , 高消耗 , 高污染的粗枝型增长方式尚未完全扭转 , 高 技术低能耗的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尚须提高结构比例 . , 六 对我国能源节约及利用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比分析 , 我国必须更加重视能源节约 , 更加 重视常规能源的接替问题 , 更加重视能源科学技术的研发 , 努力实现能源

28、供应的多元化和绿色化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 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 同时大力发展替代能源 , 特别是积极发展可 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 , 风能 , 生物质能等 ) , 改善能源生产和 消费结构 . 1. 加速太阳能利用的产业化 由于电池成本比传统能源发电高 , 太阳能发电技术迟 迟未被推广应用 .现在 , 光电效率随着新型硅材料的诞生 而得到提高 ,光电转换效率已由原来的 2%提高到 20%以 上 ,接近常规能源发电效率 , 在太阳能发电走上产业化之路 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王亦楠 , 2006 ) .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正成为世界太阳能

29、利用的新 潮流 .它是将能把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直接嵌入在屋 顶和外墙上 .这种新型光电材料比高档建材便宜 , 只要花 费不到 1 辆汽车的钱就能买到 1 套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屋 顶 ,可在 25 - 30 年内满足自家的电能需求 .此外 ,五花八门 的太阳能新产品也层出不穷 , 太阳能汽车 , 太阳能飞机 , 太 阳能游船 , 太阳能自行车 , 太阳能空调等等形形色色太阳产 品在世界各地出现 .太阳能应用是有极强生命力的新兴产 业. 现阶段在我国 , 应制定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辅 之以适当的投资支持 ,使太阳能技术创新加快 , 尽快实现研 发制造的国产化 . 2. 培育风力发电成

30、为电力工业的新增长点 从理论上讲 ,开发地球上 1%的风能就能满足全世界能 源需求 .风力发电的巨大发展潜力已为世界公认 , 正以惊 人的速度发展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从 1980 年的 1 万千瓦猛 增到 1999 年的 124. 4 万千瓦 (李力 , 2006 ) . 我国陆上风电资源就有 2. 5 亿千瓦 ,近海还有 7. 5 亿千 瓦 ,是实现我国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我 国的风电发展已由过去的试验阶段逐步进入产业化发展阶 段 ,正在实施 乘风计划 加速发展风电 .截至 2000 年底 , , 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 34. 4 万千瓦 . 风电发展中 , 应注重提高风电效

31、率技术的研发 , 以加速 风电产业化的步伐 .特别是大型风轮机 , 新型号叶片设计 , 高级材料应用 , 智能更高的电子技术 , 灵活的轮轱结构及合 乎空气动力学的控制装置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另外 , 应制 定激励风电发展的政策 , 其中包括减免税收的经济政策及 电网优先收购风电的政策 .相信未来 10 - 20 年 , 风力发电 将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新的增长点 . 3. 应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生物质能具有环境较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 .我国农业 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 , 分布广泛 , 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农业 生物质能源主要有畜禽粪便 , 农作秸秆 , 农产品加工业副产 品等 .应进一步开展技术攻

32、关 , 解决生物质能集中供气技 术和燃气后处理技术 , 探索商业化的生物集中供气站的运 营管理方式 ,实现生物质能热电气联产 ,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 经济效益 ,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化 . 我国农作物秸杆资源丰富 , 具备大规模进行生物质能 64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发电建设的条件 .大量收购秸杆可增加农民收入 , 是典型 的支农项目 .在秸杆发电项目发展中 , 应解决好收集 , 运 输, 粉碎成型等环节的技术开发 , 并制定电网强制收购办

33、 法 ,执行国家秸杆上网电价上浮的政策措施 , 以提高项目的 经济效益 . 此外 ,将木质植物加工成液体燃料的技术正在悄然兴 起 ,我国有广大的森林面积 , 地面上木质生物量开发潜力巨 大 .还有利用陈化生产乙醇汽油技术也已实现产业化 , 应 大力发展 .通过争取以上综合措施 ,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 重 ,使能源供应走向多元化 . 4. 更大力度发展煤炭液化技术 我国是煤炭大国 , 研制开发煤的液化技术 , 以煤制甲醇 代替短缺的石油应是现实可行的途径 .煤的液化在我国已 经起步研究 ,但鉴于目前的油价便宜 , 人造油尚未能得到应 有的重视 .我国在确定能源技术发展重点时 , 应将煤液化 技术

34、列为攻关的重点 ,投入更多资金和更大的科研力量 , 开 展煤液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 以及其他非常规石油技术的开 发研究 .同时 , 在新世纪的安排中 , 我国还应积极开展油 , 气资源的勘探 ,增加国内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量 ; 积极参与 国外油 , 气田的勘探和开发 ,增加准国有油 , 气资源份额 . 5. 强化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的目标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我国颁布的节能法 和可再生能源 法 应制定和颁布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专项规划 , 明 , 确发展目标 ,并将国家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分解 到各省 (区 , ) ,加强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工作的指导和监 市 督 .加强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家 ,

35、省级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的 管理机构建设 , 实行严格的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目标管理制 度 ,逐步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和降低万元产 值能耗作为各级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考核指标 ,确保国家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目标的实现 . 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方面的人员培训 , 有必要 在一些综合大学 , 重要的工程技术院校和高等技工学校开 设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课程 , 并设立中短期专业技能培 训计划 ,迅速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专家 , 要 组织研究国家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发展的技术路线 , 开展重 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 ,形成有实力的国家级研发队伍 ; 还 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和

36、节能协会建设 , 协助各级政府主管部 门 ,加强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的行业管理 , 帮助企业提高用能 管理技术水平 ,为实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发展的战 略目标奠定组织和技术基础 . 参考文献 : 1 Graham M. Pugh. U. S Energy Efficieney and Renewable En2 . ergy Policies and Progrom s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s Office .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United States Departm ent of E

37、nergy Sep t 11, 2006. . . 2 徐国英 ,等 .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 能源研究 与利用 , 2006, ( 1 ) . 3 何学民 . 美国能源面面观 J . 国家电网 , 2006, ( 6 ) . 4 李浩南 . 生物柴油技术研究进展 J . 能源研究与利用 , 2006, ( 3 ) . 5 王垂仍 . 李云琼译 . 科学技术能源 M . 中国对外出版社 , 1996. 6 魏一鸣 ,范 英 ,等 . 中国能源报告 (2006) M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2006. 7 张振勇 ,等 . 煤的综合加工与利用 M . 徐州 : 中国矿业大 学

38、出版社 , 2000. 8 陈秀芝 . 当前石油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J . 中国能源 , 2006, ( 8 ) . 9 王亦楠 . 对我国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的一点看法 J . 中国 能源 , 2006, (8). 10 张思军 .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与河南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 展 J . 河南电业 , 2006, (1). 11 李力 .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思考 . 能源研究与利用 , 2006, ( 1 ) . (编校 : 育川 ) A Com para tive Study of Ch in ese and Am er ican Energy Polic ies DONG Z

39、hi - tang ( Henan Eng ineering Consu lting Corpora tion, Z hengzhou 450002, Ch ina ) Abstract: America is rich in energy sources and in addition the petroleum import is under the strong national financial support, so the get, i e. the energy supp ly should rely on their own country and they should r

40、esearch and p romote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actively, . vance. This report giv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p res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of American energy consump tion and conser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and advanc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energy conserv

41、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 resent energy situation and p roblem s of China. Key words: energy;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ought energy supp ly of America is reliable at p resent But considering that domestic energy consump

42、toin indreases continuously, the interna2 .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nergy conservation.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 American way of taking p recautions and p reparing in ad2 toinal petroleum p rice grows continually and the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take lim iting measures, America p roposes the strategic tar2 65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