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207579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运输成本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公路运输成本分析 公路运输(Road Transportation)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构成陆上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机动车总数已达4亿多辆,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公路线长占23,约达2千万公里,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运量占整个货运量的80左右,货物周转量占10。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公路运输的货运量、周转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都名列前茅,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公路运输成本的作用1.1. 制定和调整运价的重要依据运价即运输产品所消耗的价格,是运输产品价值的货币表面,而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运输

2、产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能全面反映这种消耗的经济指标只有社会平均成本,它是维持企业简单再生存的必要条件,否则企业就会亏损倒闭。企业要进行正常的扩大再生产,其价格必须高于社会平均成本,因此在制定和调整运价时应以社会成本为基础,恰当考虑运输企业的赢利水平来制定运价,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2.企业经济经济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促进企业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在惊醒运输生产时的各种消耗最重将会反应到成本上来,就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成本上升就会减少企业的盈利,甚

3、至亏损。1.3.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数企业无论投资决策还是管理决策都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在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都要对其效益、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作为实施方案,没有成本这个参数就无法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道路运输成本的特点2.公路运输成本的特点及问题。2.1.公路运输成本差异大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状况相差悬殊、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国,这使各地在汽车运输成本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映在客、货运输单位成本上,有的甚至相差几倍。因此,在制定汽车运价时应充分考虑各地区成本差异的特点,汽车运价的制定应以同类地区汽车运输社会平均成本作为主要依据。2

4、.2.公路道桥收费对汽车运输成本的影响大。l984年以来,国家制定了“贷款修路、收费还款”的公路建设经营方针,在公路主干线车流密集区段出现了“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成为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路桥收费目前缺乏严格的归口管理,收费行为不规范,给用户核算运输成本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2.3.公路运输社会平均成本区域性特点。由于各地的情况差别较大,公路运输实际是以区域性社会平均成本作为制定运价的依据。这是由汽车运输的经营规模和经济运距两个因素决定的,也是公路运输成本与其他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不同之处。3.运输成本的构成3.1.固定成本.:在一定的运量范围之内与

5、行驶里程和运量无关的相对固定的成本支出。固定成本 车辆折旧费 银行利息 保险费 车船使用税 管杂费 人员费用(工资/福利等) 司机通讯费 燃油费3.2.可变成本.随着行驶里程变动或运输量而变动的成本。可变成本 车辆常规保养、维修费 车辆计提大修费用 过桥、过路费 燃油税3.3.联合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决定提供某种特定的运输服务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费用。联合成本对运输费用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承运人索要的运价中必须包括隐含的联合成本,它的确定要考虑托运人有无适当的回程货,或者这种回程运输由原先的托运人来弥补3.4.公共成本.这类成本是承运人代表所有的托运人或某个分市场的托运人所支付的费用:公共成本,诸

6、如端点站或管理部门之类的费用,具有企业一般管理费用的特征,通常是按照活动水平,如装运处理(如递送约定)的数目之类分摊给托运人来承担3.5.端点成本与线路成本 3.5.1.端点成本.在运输过程的起点与终点产生的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和与运量有关的装卸、收货、存货和发货成本。 3.5.2.线路成本.在运输线路上产生的费用。线路成本通常包括工资、燃油、润滑油和运输工具的维护成本。线路成本的两个重要决定性因素是运距和运量。 4.公路运输的成本特征.公路运输的固定成本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低的,而卡车运输的可变成本很高,因为公路建设和公路维护成本都以燃油税、养路费、公路收费、吨公里税的方式征收。 汽车运输业的成

7、本结构,包括较高的可变成本和较低的固定成本。大约7090%的成本是可变的,1030%为固定的,对于公路系统的公共投资是形成这种低固定成本结构的主要原因。 附表(我国道路运输成本结构) 我国道路运输成本结构序号项目占总体比重(%)序号项目占总体比重(%)1工资10.77养路费13.72职工福利1.48运输管理费1.63燃料24.69税金0.84轮胎4.310事故损失1.95修理17.111其他12.26折旧11.712总计1005.道路运输企业成本的控制与决策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生存或谋求发展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

8、动中永恒的主题。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一定的标准对成本的形成进行监测、调整,保证企业达到成本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少的资金消耗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并要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运用各种控制手段与方法,对成本开支进行适时、全面、有效的控制,防止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损失和浪费,避免成本偏差的发生,保证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水平。 所以,企业如何控制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1.企业运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的成本控制是随着企业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

9、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运营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相当部分人认为运营成本的控制只是单位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其他人无关。比如,道路运输企业中的驾驶员和修理人员,他们认为成本控制是基层管理人员的控制,而基层管理人员则认为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控制。事实上,基层管理人员、驾驶员及修理人员在运营成本控制中尤其重要。基层管理人员在贯彻执行运营成本的考核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驾驶员在燃料、轮胎及修理费等方面是最直接的控制者,消耗量的多少与他们密切相关;修理人员在维修控制方面也是及其关键的,

10、他们的技术水平决定着修理费用的多少。因此,加强成本控制,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控制为全员的参与控制。其次,许多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工作方法、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运营成本的大小。优秀的人才有助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他们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

11、于一个企业维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加强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但降低幅度是有限的。因此,企业管理者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就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开发一项全新的技术,虽然耗费较大,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从长期的角度分析,则可能带来长期的、大量的成本节省,这种技术开发的投资是合适的。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制定技术改造规划,加强培养科技队伍,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与科技单位、其他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尤其加强对成本影响较大的环节的技术攻关,用科技力量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质量和成本是企业的生命,又是企业

12、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有人认为提高质量会引起成本增加,尤其在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时往往忽视质量问题。从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看,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是统一的。因此,企业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概念,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的关系。5.2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对于道路运输企业来说,运输成本通常是运营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运输量、货物的密度、转运、服务水平、市场等。了解这些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程度,合理安排运输,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5.2.1.、充分利用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进行满载运输。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由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方

13、面构成的。变动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路桥费、燃料费及维修保养费等。固定成本是指与每一次运输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包括不受装运量直接影响的费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成本就越低。在运输活动中,固定成本在一定时间内是保持不变的,固定成本随运输量的增加而被分摊,运输量越大,单位运输量的固定成本越小,单位运输成本随之下降。这就是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运输活动中,应尽量通过拼装整车运输,将小批量的装载整合成更大的装载量,使运输工具在准许的载重量下进行满载,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5.2.2.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运输空间,增加运输货物的平均密度。

14、货物密度是指货物重量与体积之比。货物密度是把货物重量与空间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运输成本。通常,密度小的货物每单位所占的运输成本比密度大的要高。在重量和空间方面,单独的一辆运输车辆更多受到空间的限制,而不是重量的限制。即使该货物很轻,车辆一但装满,就不可能再增加装运的数量。所以运输的货物密度大,相对的可以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增加的数量上,因此增加产品的密度一般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企业在运输货物时,可以通过轻重配装变相增加运输平均产品密度,从而有效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率。另外,还应该通过解体运输和多样堆码充分提高运输工具空间利用率。某些运输产品可能具有不规则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超重或超长等特征,通常不能很好地

15、利用空间。运输企业可以根据运输工具的吨位情况以及所运输货物的形状,将体积大、笨重的货物,拆卸后分别包装,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搬运,提高运输效率。5.2.3.注意起点和终点相向运输货物的平衡,避免返回空载现象。运输的起点和终点相向运输货物是否平衡,必然会引起运输成本的增减。如果来回程货物不平衡,会出现返回空载的现象,造成运力的浪费,使运输成本增加。所以企业在运输活动中,应和其他企业进行联合运输,保持来回货物的平衡,降低运输成本。5.2.4.减少转运次数。在货物运输时,两端的装卸费用要算入运输成本。转运次数越多装卸次数越多,运输成本越大。所以企业在进行货物运输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减少货物转

16、运。5.2.5.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油耗标准,控制油耗成本。每一辆车在制造完成出厂时,一般都有最低的油料消耗标准,但是油料的消耗与车辆的车型、驾驶员操作、路面等级、车辆新旧程度、季节变化等都有关。企业应根据具体线路,用正规操作的驾驶员,总共消耗多少升的油料,然后除以总行程,进行多次测算,以求取平均值来做为油耗标准。并据此对驾驶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另外,企业应该加强燃料发票管理,堵塞报销漏洞。企业应对每一辆车的油耗严加控制,将同一辆车、同一线路、不同驾驶员的油耗进行对比,或将同一车型、不同线路的油耗进行对比。如果有明显超支,则应进行分析每一次加油所行驶路程,是否与实际相符。另外应当尽量采取磁卡加油方

17、式,预防驾驶员与定点加油站互相勾结,一旦发现有不正当的交易,对当事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5.2.6.加强维修费用的控制。一方面,车辆的维修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修理费用与修理人员技术的好坏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设置技术监督部门,就很难界定是否需要修理,是更换小零件还是更换总配件。因此,企业应该做好以下两点:(1)规范维修站点管理,提高维修人员业务素质。正常的保养及小修都应在修理厂内进行,月底由单位统一结算。由于车辆的维修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一般管理人员是很难全面掌握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提高素质,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如果企业没有自已的修理厂,应指定修理厂定点维修,月底由单位统

18、一结清费用。如果车辆需要大修理时,应经有关技术鉴定部门审核及领导的批准。(2)严格把好临时维修费用关。如果车辆是在行驶过程中损坏,那么这就有可能存在维修时驾驶员与临时维修点相互勾结,存在虚开发票多报销的现象,以及修理人员为图方便,不更换小零件而更换配件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同意进行更换修理,但是,要求将所更换的零部件带回,以备技术鉴定人员对整个更换的零件进行仔细检查。5.2.7.优化运输路线。 不合理运输,如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的存在,造成了运力的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而优化运输路线可减少不合理运输,降低运输成本。5.2.8.减少运输事故损失。在运输途中,有可能发生货物丢失、货物变质、甚至出现事故,这些都造成了运输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因此对运输事故的关注十分必要。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日常防范;购买保险;积极理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