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位移方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7214517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位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沉降、位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沉降、位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沉降、位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沉降、位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位移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京南站地区农花河建设项目(X标段)挡墙沉降位移测方案XXXX集团有限公司1、工程概况南京南站地区农花河建设项目施工招标X标段,河道全长为1.82km五段箱涵(2-4x4m,2-5x4m,3-5x3m,2-5x5m,2-6x4m)长507 m,河道两侧均为驳岸防洪墙长1.32km。2、编制依据(1)铁路南京南站地区农花河河道工程X标施工图设计说明(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沉降、位移观测目的和内容由于目前已进入汛期,农花河河道即将通水,而且结构物物的沉降、位移观测是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位移观测,可以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位情况,不但能为今后河道的正常通水,而且能便于及

2、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沉降、位移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布设控制网,按相关精度要求,根据施工实况,定期定点对结构物的垂直沉降、水平位移情况进行观测。4 、测量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依据中变形观测部分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仪器精度限制,变形观测的观测精度定为三等观测精度。即变形观测点的观测精度:点位中误差为土6MM,高程中误差为土2MM。仪器设备、布设路线、观测方法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在位移观测工作我们选择仪器采用天津欧波FTS-632N全站仪,在沉降观测工作我们选择仪器采用苏光NAL232型(1.0mm/km)水准仪,配合精密铝合金水准尺进行作业

3、,位移观测过程我们运用 全站仪进行测量作业,监测所用的观测仪器等设备必须定期经过校核,定期计量监督检测院等鉴定部门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间行技术鉴定,在作业期需多次对仪器进行检核,为观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证。5、点位布设根据现场控制点布设情况并结合考虑观测的通视条件,观测使用的基准点选用GP04、GP11、Z1、GPO2、Z2、GP03、Z5、GPO7等八个控制点观测。根据本工程需要在河道沿线挡墙布设19个观测点(点位分布图如附表)。观测点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a、自起始桩号200m设置一个(采用埋设钢筋头、砼灌实、并对其进行编号)b、遇高土堆或外部荷载大处须加密设置观测点c、遇挡墙断面变化、转角处、

4、根据现场情况布设观测点,原则上满足观测需要。本次变形观测工作采用四等水准和二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过程中,各项偏差控制及内业数据处理按照国家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中各项规定执行。进行变形观测过程中,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a.每次观测应遵守“四固定”原则,即:观测所用仪器及水准标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 减少偶然误差的产生。b.每次作业前,对水准仪i角与全站仪精度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检验校正。 c. 观测时间及环境:不在日出前后1小时、.午时分进行观测,更不能在大风或有雾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以防产生光线折射误差。6、观测周期挡墙施工结束后三天开始首次观测,观测频率在汛期内如河道平水时一天观测一次,在涨水时每天观测三次及三次以上。观测时应选择风速较小,大气折光影响较弱的时段进行。观测结果及时进行内业处理分析,每周向监理和代建、业主提供成果报告。如在观测期间发现异常将第一时间汇报。7、数据分析与整理成果:结构物变形测量在完成后,对数据记录进行检查、平差计算和处理分析,并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成果的整理:1、观测记录手簿的内容完整、齐全;2、平差计算结果和分析资料完整、清晰;3、观测点平面布置图;4各次沉降量、总沉降量及位移量观测成果统计表;8、附件1、浆砌块石挡墙观测点分布图(见附后图表);2、浆砌块石挡墙位移沉降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