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7214705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一、 什么是案例教学?什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什么是案例教学?简单地说,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完全区别于讲授法,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 案例教学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有针对性和代表性;教师只需加以指导或引导,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即不再把学生当作授众,而应该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主体。 那什么又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总的说来它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的新表述。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可分为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美的情感。态度是在一定情景下个体对人或事件,以一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成分(信念或真实知识)、情感成分(对人对事的情绪反映)和行为成分(对客观事物的外显行为)构成。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某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这些看法一方面沉淀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成为人们判断客体价值大小,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思想根据。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感意志领

3、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感意志发展的连续体。 二、 案例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理念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平衡发展,切实改变以往教学目标中只重双基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培养和获取。所以,新课程标准中明显突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具体的知识载体来表达和实现。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区别于讲授法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最佳手段和途径。教师先制定好目标,准备好案例(情境故事),再按计划进行实施,从而达到学生情感的体验并

4、逐渐形成相应的态度和价值趋向。在这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培养目标,案例就是知识载体和实施计划,案例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教师是组织和评价者,而学生就是整个活动过程的主体。 三、如何在案例教学中渗透和落实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在案例准备中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起点,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在案例准备中是每一个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必须精心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巧妙的融入到案例的设计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使教学知识不死板,能如滔滔的江水源源不断的把知识输送给学生,使之成为有创造性的,气氛活跃的教学氛围。就要认真理解新课标,把握好教材,针

5、对学生实际,确定好每一个案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讨论,塑造自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例如,我在设计案例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时,就把培养学生辨证史观和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历史价值观确定为这次案例教学的情感目标。这些都是很好的讨论切点,容易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能通过历史教学中诸多的案例和历史故事、背景材料等,巧妙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还要考虑到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案例活动中充分的自主体验和感悟。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到案例教学过程中 要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

6、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容易使学生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气氛活跃,激发兴趣。教学中利用现代电教设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把握契机,充分依据教材内容,选好教具,选取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兴趣向知识、能力更深层次的发展。例如:在讲四大发明中纸的演变时,我准备了自制竹简、丝绸、报纸和毛笔等用具,问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发明纸?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顿时课堂气愤活跃起来,接着又问,怎样才能造出纸呢?同学们开始展开充分讨论,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冷静思考,重大的发明创造

7、都与各个时期的社会需要相关。我们将来应该怎样满足我们的社会需要呢?同学在讨论和发言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和净化。 教师提出调查问题,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调查自己所在学校周边的环境。根据调查的结果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学生将调查结束,让学生写成小论文。有的学生写到“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读着昔日的历史感到时代的变迁。我是北京人,我感到自豪,我为它去做贡献。”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在字里行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在案例教学评价中 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主要手段。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在教学评价中是一个易说难做的事情,关键是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具

8、体的评价细则。我们的评价针对性要强,目的性要明确,要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只要学生能思考到、找到、做到的交给学生独立的去做。比如:在学习寻找家乡的历史案例时,让同学们先自己准备,可以写所见所闻,也可以展示实物。课上给学生发言、讨论,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表达奖,“最佳诚实信誉奖”和“最准确奖”,给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机会,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发言的学生能有一种就感,评价的学生得到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体验。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观点上要精确,有概括力,在对学生的行为活动中的评价,则要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多采用激励性、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感到心理上的快慰,情感上的体验。

9、同时还必须及时记录成绩。每进行一次活动,成绩列入成绩册,使教师能及时地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很好的使学生个体特长得到持续发挥,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有一种学习满足感。 本人通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合理融入,使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所以,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要牢牢的抓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这一教学之魂,坚持案例教学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还要相互借鉴和总结经验,使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持续化的进行。这才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为实际有效的方法,也是突破教学改革模式之藩篱,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