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7216724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0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勘察设计 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孙惠敏 张贺超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工程在主楼地上结构采用隔震设计2.2隔震设计方案分析。采用MidasGen分析软件,通过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工北京防震减灾中心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作为地震的监程的隔震效果能否满足规范要求,达到预期的隔震效果。同测、指挥及科研中心,建筑内部设备多而且重要,需要该中时采用短柱层模拟隔震层的方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模心在地震发生时本身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对应的性能需要型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比,探讨采用短柱层模拟隔震层方法的达到中震弹性。采用通常的抗震设计,做到中震弹性代价较可靠性与准确性,论证该方法进行隔震层以下结构设计计算大。

2、综合考虑,对该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可行性。的。选取-1.8m标高位置为隔震层。具体为:隔震层位于1.国内外隔震研究的发展状况0.00m以下,即首层之下与地下一层顶面之间,图2和图3是基础隔震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河合浩藏于1881年提出实际结构构造示意图和结构模型示意图:的。隔震对低层和多层建筑较为合适,不隔震时基本周期小于1.0s的建筑结构效果最佳。当隔震层位置设置在首层及首层以上时,隔震体系的特点与基础隔震结构有较大差异,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设计计算也较为复杂。2.工程概况及隔震设计方案2.1工程概况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28号。主楼地上共8层,裙房3层,主楼

3、与裙房均为地下2层,图2 隔震层实际结构构造示意图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大部分柱距为8.6m,剪力墙集中在两端部,形成两个剪力墙筒。根据结构的使用功能及对抗震性能的特殊要求,拟在主楼地上结构采用隔震设计进行减隔震,裙楼采用常规的抗震设计,因此在主楼与裙房之间设有防撞缝,缝宽550mm。地上部分的整体模型见图1。图3 隔震层计算模型示意图采用隔震的主楼结构平面近似矩形,长边50.4m,短边20.1m,隔震层以上结构高度为37.4m。各层楼板开洞较少,剪力墙沿长向两端布置。3.隔震计算3.1隔震目标图1 整体模型图工程的隔震目标定为降低上部结构设防烈度一度。114 勘察设计水平向减震系数是按照隔震前

4、后结构的层间剪力的比例来确定的。为了使结构在隔震后达到7度(0.10g)设防的抗震水平,水平向减震系数应该为:【7度(0.10g)小震反应谱分析时的最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0.08】/【安评报告给出的小震下最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0.18】=0.56。规范中水平减震系数和层剪力比之间留了0.7的安全系数,因此,结构隔震前后的层剪力系数应该为0.560.70.39。3.2隔震层布置和参数隔震层全部由铅芯橡胶支座组成,支座的布置如图4所示,具体为:外圈布有直径 750mm的 大铅芯橡胶支座LRB750(周圈)15个以及直径850mm的大铅芯橡胶支座LRB850(周圈)2个;内部布有直径750mm直径的小铅

5、芯橡胶支座 LRB750 8个 以及直径为 850mm小 铅芯橡胶支座LRB85012个。橡胶垫和阻尼器参数列于表1。隔震层中各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应满足umaxmin0.55d,3tr,d为隔震支座直径,tr为隔震支座橡胶层总厚度。隔震层位移限值见表2。时程分析下3条地震波平均最大位移为377mm,包络最大位移为409mm,满足要求。结构高37.4m,宽20.1m,高宽比为1.86,远小于4,按规范规定,可不进行抗倾覆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局部隔震支座出现了拉应力,拉应力值基本不大于1.2MPa。Midas模型中采用橡胶支座隔震装置来模拟隔震层。SATWE模型中采用短柱来模拟

6、隔震层,短柱层层高与实际层高相符,通过变换柱截面尺寸调整结构刚度。通过两个模型对比,判断模型合理性。Midas模型采用时程分析计算,选取两条天然波和一条人工波,人工波由安评单位提供,按照目标反应谱生成,与目标反应谱吻合。SATWE模型采用设计反应谱计算。通过Midas模型得到结构的周期,然后通过改变SATWE模型中柱截面改变模型动力特性,使之与Midas计算结果接近。主要计算结果见图510所示。由于Y向为主要计算分析方向,结果中主要为Y向的计算结果。层1为隔震层。图5 小震周期图6 大震周期图7 小震Y向层间剪力图8 大震Y向层间剪力图4 隔震装置布置图表1 橡胶垫参数表2 隔震支座位移限值3

7、.3隔震层下部结构计算比较采用两个计算模型,对隔震层下部结构计算进行比较:( 1)采用Midas整体模型进行时程计算分析;(2)采用PKPM系列软件通过短柱模拟隔震层计算分析。图9 小震下Y向楼层位移图10 大震下楼层位移通过上面的比较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大震与小震下的层间剪力较为一致,大震下的位移较为接近。小震下楼层位移差别较为明显,但从图中可知,层间位移较为接近。两个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上部结构的荷载和作用能够较为准确地传递给隔震层以下的结构。4.结语采用短柱层来模拟隔震层,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和阻尼,能够较好地模拟上部结构的动力受力特性,使上部结构的荷载与作用能够较准确地传递给隔震层以下的结构,进而对下部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进而进行下部结构设计。(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